短視訊對青少年的利弊(青少年沉迷於短視訊的原因)
轉載自:上海法治聲音 · 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委員會官方賬號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將於6月1日起施行。5月20日,央視新聞熱評指出,“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增設了網路保護專章。預防青少年沉迷網路確實需要法律的加持,也需要有關部門儘快制定出落實這部法律的具體政策,在繼續保持監管壓力的基礎上,對違規企業或平臺加大法律與經濟層面的懲罰力度,對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網際網路公司,則應給予及時的鼓勵與獎勵。”
“六一”兒童節前夕,南都記者實測了4個擁有短視訊、直播功能的常用平臺,針對其青少年模式執行情況進行測評。實測發現,在青少年模式下,視訊號中仍有打著軟色情擦邊球的“性感美女”視訊及直播,直播渠道也未完全關閉。此外,遊戲點券、理財產品通過支付密碼即可購買。
各平臺青少年模式下操作許可權有所不同
目前,快手、抖音、b站、微信4個平臺,均上線了青少年模式,其中,設定在微信操作頁面內的微信視訊號,操作情況亦受到青少年模式影響。
青少年模式能否起到實際作用則是各界更為關注的問題。
5月20日,央視新聞曾發表熱評稱,“‘青少年模式’一再失靈的原因,或是網際網路公司在技術上沒用心,或是網路平臺在內容設定上不走心。無論是模式開啟後,呈現的瀏覽頁面與普通模式在內容上毫無區別,還是‘一刀切’地將部分正常模式下的軟體功能禁用了事,敷衍的態度與刻板的手段,都無法讓青少年真正用好、喜歡上‘青少年模式’。”
“六一”兒童節,也是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正式實施前夕,南都記者針對4個具有短視訊、直播功能的平臺內容設定進行實測,發現各有不同。
其中,開啟青少年模式後,微信視訊號可以選擇允許訪問範圍,包括“全部”“我關注的”“不可訪問”,選擇“全部”即可實現搜尋想看的視訊。
抖音平臺青少年模式開啟後有搜尋功能,但無法檢視私聊訊息及直播,推送視訊內容多為各類科普、萌寵、教育等視訊。
快手使用者僅能瀏覽首頁推薦視訊,以及“護苗在行動”“空中課堂”等板塊中的教育教學視訊,首頁視訊內容也多為教育類。
青少年模式下,b站首頁雖設有直播欄,點開則顯示“正在青少年模式中,暫時沒有匹配的內容”,另外的“推薦”“追番”欄目中,也多為教育、知識、兒童動畫等視訊。
在視訊、直播發布方面,青少年模式開啟後,抖音不支援釋出視訊,由於釋出視訊與直播功能在同一板塊,抖音直播功能也被遮蔽;快手遮蔽了視訊釋出板塊,並提示無法進行直播,且無法進行打賞、充值等操作;b站原有的“直播中心”板塊被遮蔽,無法開啟直播,且有提示該模式下無法進行充值、打賞等操作。
南都記者實測發現,視訊號在青少年模式下,則仍有直播、釋出視訊的入口,但需要進行實名驗證。視訊號在該模式下觀看直播無打賞功能。
此外,青少年模式開啟後,部分平臺還對使用時間進行了限制。例如,根據抖音平臺設定,青少年模式開啟後,預設將開啟時間鎖,使用者單日瀏覽時長超過40分鐘後,必須輸入設定好的密碼才可以繼續瀏覽。關閉時間鎖、修改觸發時間,也都需要輸入密碼才能操作,且提示“每日晚22時至次日早6時無法使用”。快手平臺則預設“每天使用時長不超過40分鐘,晚上10點至早上6點無法使用”。b站則顯示每日22時至次日6時無法使用。
性感美女“擦邊球”視訊仍存在
打著軟色情的“擦邊球”引流,仍是青少年模式下值得重視的問題。
南都記者注意到,開啟青少年模式後,微信視訊號可以選擇訪問範圍,如若將範圍設定為“全部”,使用者則可以通過關鍵詞搜尋到打著擦邊球的“美女”視訊。
南都記者開啟微信的青少年模式後,在視訊號中搜尋發現了一“美女”視訊號,賬號內容中的女子身著緊身短裝,在視訊中擺出摸腿、扭胯等姿勢。視訊下評論留言“好性感的大腿”“加微信私聊”,也有人質疑“沒營養的東西發個不停,有意思嗎?”其他同類視訊中,還有女子穿著絲襪秀腿,或穿著暴露扭臀等畫面。
通過點選一名此類視訊作者頭像,進入其作品頁面,南都記者發現了作者正在進行直播的連結。直播中主播穿著一件吊帶,一邊與觀眾留言互動,一邊隨著音樂在鏡頭前扭動胸部,並自稱是性感風格,“你們想看顯的話就點開我的頭像,我有發視訊”“平時都不怎麼穿”。該作者日常視訊中,多為穿著暴露的衣服,內容以秀性感身材、賣萌舞蹈為主。
該直播評論區留言更是不斷重新整理,“內衣表演節目更好看”“想在你那裡深入”“超管要來了”“主播到後半夜就開始走xg路線”。
對於上述問題,陝西恆達律師事務所高階合夥人、知名公益律師趙良善告訴南都記者,即將實施的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禁止釋出、傳播淫穢物品及資訊,以及禁止製作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廣告。而對於“性感美女視訊和直播”,是否屬於上述禁止範疇,需結合主播著裝情況、直播尺度、內容、程度綜合判定是否涉嫌淫穢色情以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據他介紹,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規定:“網信部門會同公安、文化和旅遊、新聞出版、電影、廣播電視等部門根據保護不同年齡階段未成年人的需要,確定可能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網路資訊的種類、範圍和判斷標準。”
趙良善稱,目前網路直播平臺所做出的技術手段主要是針對註冊賬號的實名認證監管,這樣可以拒絕一批未成年人註冊直播,但是仍然難以防範未成年人利用他人已經註冊的成年賬號開播,也就是缺失實際使用過程中的運營監管。
他認為,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還規定:“網路直播服務提供者不得為未滿十六週歲的未成年人提供網路直播發布者賬號註冊服務”,既然不允許未成年人直播註冊,自然也就不為未成年人提供網路直播服務,所以,未成年人利用成年人的賬號獨自開直播也是不允許的,至於後期如何避免以及採取何種技術手段阻止未成年人利用成年人的賬號獨自開直播,還有待完善,網信部等部門可細化標準,以達到杜絕未成年人直播之監管目的。
微信青少年模式下可購買理財產品
在進一步實測的過程中,南都記者注意到,青少年模式下,除了可以觀看視訊號中的“性感美女”視訊以外,使用者仍然可以通過微信支付功能,開啟Q幣充值、理財通等服務。
以Q幣充值服務為例,南都記者用已進行過身份認證的微信賬號實測發現,在微信開啟青少年模式的狀態下,開啟Q幣充值服務,可任意通過點選“遊戲”“會員·鑽”等模組按鈕進入充值頁面。
- 青少年模式狀態下開啟Q幣充值服務。
進入Q幣充值的“遊戲”模組後可以選擇不同遊戲購買遊戲點券、遊戲道具等。選擇的遊戲範圍有包括和平精英、王者榮耀、英雄聯盟等在內的多款遊戲。
以和平精英遊戲為例,點券面額10點券到6480點券不等,對應的充值金額為1元到648元不等。除了購買遊戲點券外,使用者還可以選擇相關遊戲裝備進行購買。購買前需要提前將微訊號和遊戲號進行繫結,選擇所在遊戲大區,支付時可直接通過輸入微信支付密碼進行付款。
除此之外,在微信青少年模式下開啟Q幣充值服務後,還可以通過“會員·鑽”模組進入騰訊視訊VIP、QQ大會員、綠鑽豪華版等充值服務頁面,購買充值過程中同樣系統會直接跳轉到微信支付介面。
此外,在微信青少年模式下開啟理財通服務後,頁面有紅色字樣的“買一筆試試”按鈕,點選後,能直接跳轉到貨幣基金購買頁面,購買時只需要輸入相應金額,然後點選“買入”按鈕,勾選“悉知風險”即可以通過微信支付,直接購買相應的理財產品。
以上板塊,雖然開啟了青少年模式,但在支付前,除了要輸入支付密碼,並無其他認證需要。
對此,趙良善表示,未成年人購買理財產品、遊戲點券等,是不合法的。根據網路遊戲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網路遊戲虛擬貨幣交易服務企業不得為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務”,遊戲企業不得為未成年人提供虛擬貨幣服務。
趙良善建議,在未成年人消費或者青少年模式時,對於一些消費頁面或者消費推送進行關閉或遮蔽。
專家建議增加網路平臺的稽覈義務
南都新業態法治研究中心長期持續關注未成年人網路保護,並就未成年人冒充家長身份鉅額充值及打賞問題開展過探討。
2019年3月,一家有直播業務的公司宣傳部門負責人告訴南都記者,該直播平臺預設手機使用者已在營業廳進行實名認證、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已經在繫結銀行卡時進行過實名認證,作為平臺也會在頁面設定中加強提醒功能。
“但即使做到認證賬號歸成年人所有,實際使用人是誰這一問題仍然無法有效解決。”該負責人表示,當未成年人掌握了監護人手機、賬號、密碼、簡訊驗證碼等資訊後,平臺如何採取更有效的實名制和防沉迷措施,也是長期以來困擾平臺的一大問題。
趙良善也曾就此向南都記者表示,針對未成年人遊戲直播打賞的困局,立法上可以增加相關規定,以避免糾紛出現,比如可增加網路平臺的稽覈義務,需要進行消費的使用者必須使用有效身份證件進行實名註冊,並儲存使用者註冊資訊;同時,應該設定實名註冊後,要求使用者上傳真實照片進行比對,該比對目的就是對身份進一步核實。同時在進行銀行卡繫結消費時,應該就實名註冊資訊和銀行卡辦卡資訊進行核對及人臉識別消費。
出品:南都新業態法治研究中心
採寫:南都記者 敖銀雪 見習記者 楊天智 楊苓妍
轉載自:新華網客戶端今日頭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