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出門怎樣用手機打車
東方網記者王佳妮11月26日報道:網約車軟體複雜不會操作,“掃碼”乘車、移動支付搞不定……如今手機APP眾多,打車服務愈加多樣化,但老年人的出行是否變得更為舒心?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慧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下文簡稱《方案》)的通知,要求保持巡遊計程車揚召服務,對電召服務要提高電話接線率。引導網約車平臺公司優化約車軟體,增設“一鍵叫車”功能,鼓勵提供電召服務,對老年人訂單優先派車。上海落地情況如何?東方網記者為此進行了一番採訪。
巡遊計程車候客點有了新功能
“現在年輕人都用網約車,我們年紀大的用起來總覺得不方便,甚至有些人都不會用,太麻煩了。”當年輕人享受智慧化帶來的便捷出行時,不少老年人卻在感嘆出行難。
如何讓老年人在網際網路時代出行更舒心?為此,上海推出了創新之舉:計程車候客站點推出線下“一鍵叫車”功能。
在中山東二路新開河路計程車候客點,東方網記者看到了揚招杆上的計程車呼叫按鈕。按下按鈕後,出現了“正在呼叫,請耐心等待”的字樣。不到半分鐘,螢幕顯示有1輛計程車予以應答,等待時間為2分10秒。2分鐘後,一輛錦江計程車如約而至,停在了候車點上。
“距離這個點位不到1公里的位置,司機端跳出了提示,語音文字都有顯示,說’中山東二路新開河路計程車候客點有人叫車’,我就開過來了。”計程車駕駛員李師傅告訴東方網記者,這是他今天在計程車候客點接到的第2單。
“這個功能對老年乘客很實用。他們不需要再使用APP客戶端,而是直接在揚招杆按下按鈕後,半徑2公里內,但凡安裝了’申程出行’APP的計程車司機都會收到語音版和文字版的提示。”“申程出行”總經理袁棟樑在接受東方網記者採訪時說。
據悉,截至11月,“申城出行”累計註冊司機數量已超過3.5萬人。
網約車平臺多舉措力爭“適老化”
線下揚招功能有升級,線上服務也在將“適老化”納入考慮範圍。
“申城出行”APP上線時,就考慮到了老年人輸入困難這一點。開啟該APP,藍色的“一鍵叫車”按鈕頗為醒目,乘客無需輸入目的地,即可進行呼叫。因此,不擅長操作智慧手機的老年乘客也能輕鬆叫車。
此外,在近2個月的試運營期間,針對一些老年人反饋在申程出行APP介面無法找到“一鍵叫車”按鈕,以及介面字型過小、看不清等問題,“申程出行”除了對“一鍵叫車”圖示進行重點提醒處理,還專門推出字型更大,更易上手操作的“大字模式”。
事實上,不少網約車平臺都在逐步將老年人的出行需求納入考量。以滴滴出行為例,為方便老人出行,2016年起,滴滴陸續推出了“代叫車”、“關懷模式”、“親友代付”等功能。
老年使用者可在滴滴出行APP設定中心開啟“關懷模式”,進行一鍵發單。“關懷模式”支援大號字型顯示,簡化了發單流程,使用者可預先設定五個常用地址,直接叫車。對於沒有網路支付賬號的老年使用者,親屬朋友可通過“滴滴親親卡”繫結老人滴滴賬號併為其開通“親友代付”功能,老人在叫車時選擇“親友代付”,行程結束後賬單將直接通過親友免密支付完成支付。
此外,對於沒有滴滴賬號的老人,親屬朋友可通過“滴滴代叫車”功能為老人叫車出行。親友下單時輸入老人手機號碼,司機將通過虛擬手機號碼與老人聯絡,確認其上車地點,將其送達目的地。
傳統計程車平臺推“長者叫車專線”
除了網約車平臺外,《方案》還要求保持巡遊計程車揚召服務,對電召服務要提高電話接線率。
對此,東方網記者從強生出租獲悉,該平臺為老年使用者提供“差異化”服務。比如,專為老年人設立62581111叫車熱線,並針對老年人通話與用車習慣,建立老年客群使用者檔案。老年使用者打入電話系統智慧識別,並由專業客服人員提供耐心周到的接聽服務。派單時還特別叮囑駕駛員上下車主動攙扶一下,開車確保平穩避免急剎,為老年客群提供全程貼心服務。
大眾出租平臺方面也表示,如果在訂車熱線的呼叫者為老年人,則會特別留意,調派經驗相對豐富的司機過去接單。同時,公司在日常培訓服務中,也會引導司機樹立幫助老年乘客的意識。
網際網路時代,如何讓老年人真正跨越數字鴻溝?也許需要做的還有很多。對此,業內專家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數字產品研發者應多考慮產品“適老化”的問題,從最初的設計理念上就減少老年人使用起來可能面臨的障礙;二是老年人也應該肯定自己,告訴自己我能行,高科技不代表高難度,在面對數字產品時不要有畏難情緒,要不斷學習,激發社會參與感;三是社羣也應該連續性開辦“手機課堂”,請專業人員為老年人講解數字產品的操作方法和步驟,從方方面面幫助老年人學習新東西。
專家表示,只有全社會形成一種“善待老人”的觀念,大家才能真正從意識和行動上做到多為老年人著想。“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讓老年人在智慧時代生活得更好。”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東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