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nfc地鐵卡刷不成功(蘋果手機怎麼用nfc刷公交卡)
【天極網IT新聞頻道】最近,北京地鐵可以刷手機的新聞引得很多人關注,越來越多的手機型號支援NFC刷公交卡的功能。但是唯獨蘋果iPhone擁有NFC功能卻不可以刷公交卡,到底是為什麼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NFC到底是什麼。
NFC其實是具有相互通訊功能,並具有計算能力的晶片,支援NFC的裝置可以在主動或被動模式下交換資料。NFC工作模式有卡模式(Card emulation)、點對點模式(P2P mode)和讀卡器模式(Reader/writer mode)。雖然NFC在傳輸速度與距離比不上BlueTooth,但是NFC技術不需要電源,對於行動電話或是行動消費性電子產品來說,NFC的使用比較方便。
作為一種面向消費者的交易機制,NFC比紅外更快、更可靠而且簡單得多,不用向紅外那樣必須嚴格的對齊才能傳輸資料。與藍芽相比,NFC面向近距離交易,適用於交換財務資訊或敏感的個人資訊等重要資料;藍芽能夠彌補NFC通訊距離不足的缺點,適用於較長距離資料通訊。
早在2006年,諾基亞就曾經推出了支援NFC功能的6131手機,不過當時NFC技術才剛初出茅廬,諾基亞僅僅將它作為一種為藍芽連線的適配方式,並沒有拓展出更多的功能,而在後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三星、索尼、HTC雖然也推出了不少搭載NFC模組的智慧手機,但這些產品並沒有跳脫出諾基亞“劃定”的適用範圍。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雖然智慧手機無法透過NFC功能直接實現公交卡功能,但卻可以通過NFC接觸讀取公交卡資訊,並直接使用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軟體對其進行充值。
從iPhone 6開始,蘋果開始在iPhone中新增NFC功能,其主要的用途在於Apple Pay,當使用者通過Touch-ID進行身份識別之後,iPhone背部的NFC天線與POS機接觸就能實現支付,這意味著iPhone的NFC本身支援卡模擬功能。
iPhone本身已經具備了實現NFC公交卡的硬體基礎,但若要在國內實現公交卡功能,卻也不是這麼簡單就能達成的,這與國內複雜的公共交通運營不無關係。
當智慧手機廠商需要在手機中引入相應的公交卡功能時,就需要與當地的髮卡公司進行商務合作,由於不同城市的合作方有所區別,因此合作過程漫長而又緩慢。
公交卡發行方合作中,還將牽扯到髮卡所產生的成本費用,當我們購買一張實體公交卡,往往需要15-20元的押金,而在上述裝置中開通虛擬公交卡,同樣會產生一筆“購卡費”,大約在30元左右,而它也是廠商與髮卡方爭論的焦點。
正是因為這些利益的分配以及本地化的合作問題,iPhone是否能刷上公交卡,早已不再是一場技術的糾葛,即便在今年iOS11推送後蘋果宣佈支援公交卡功能,也鐵定只會從一線城市開始,後續城市的合作,將會是一個極為漫長的過程。
【原標題:為何iPhone有NFC卻還不能刷公交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