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黨用什麼膝上型電腦好(大學新生膝上型電腦推薦)
[PConline 體驗]最近臨近開學(上網課),不少大學生甚至是準研究生同學都在向我諮詢:如何選購一臺好的輕薄本用於日常寫作業、看論文、聽課,以及到企業實習的時候用。
當我問他們“想要什麼樣的筆記本”時,他們的回覆往往是“效能要好,嗯,其他的差不多就行......”
筆記本只要效能 不要其他?
不可否認的是,好配置在筆記本的工作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比擬為筆記本的心臟。但是現如今,“配置決定一切,只看配置不看其他”的思想屬實不可取。
從我們去年一年的評測輕薄本來看,目前主流搭配十代酷睿處理器或者銳龍R5/R7,都能夠滿足使用者日常學習辦公的需求。因而,在同等配置或者相同價位的情況下購買輕薄本時,大家可以多關注其“周邊”的設計,如螢幕素質等讓學習辦公屬性加持的設計。
優秀的螢幕素質 讓使用體驗非同一般
我們在使用筆記本的時候,用的最多的部分是鍵盤和螢幕,而在做一些瀏覽性工作時,甚至連鍵盤都不需要。這也難怪大家都認為筆記本的趨勢是摺疊(割去鍵盤,只留螢幕)。
因此在選擇筆記本的時候,螢幕的素質一定要格外注意。一般來說,判斷螢幕的好壞主要看兩點。
1、螢幕的設計能否有助於工作
螢幕設計方面,高色域是目前輕薄本的一個趨勢,但是目前市面上仍不少產品在宣傳的時候故意錯開不提,只提效能和配置。而不提色域的原因也很簡單:為了降低成本,採用的是低色域的螢幕,如45%NTSC。
這種螢幕在色彩範圍覆蓋上,毫無競爭力可言,尤其是目前手機2K屏滿大街,手機和電腦的來回切換使用,必然會造成視覺上的“失落”。所以,在選擇筆記本時,為了眼睛和使用體驗,千萬不要考慮渣螢幕。像大學學設計專業,或是有修圖需求的使用者,更是要格外慎重,好壞螢幕在顯示方面完全是“冰火兩重天”。
其次,螢幕的比例也變成了一個很值得關注點。
過去,我們通常會使用16:9比例的筆記本,但是隨著近些年3:2螢幕的出現,又讓那些主要從事學習辦公的使用者有了新的選擇。
相比於16:9的螢幕,3:2螢幕提供了更加寬廣的視野,讓螢幕上可以顯示更多的內容,這不僅僅是節省了我們翻頁、拖動滾動條的次數,它最重要的是解決了我們的腦力,更輕鬆的閱讀、比對、瀏覽和創作,可以看到更全面的整體效果。當然,3:2的螢幕對於觀影來說體驗一般,如果深度觀影愛好者慎選!
另外一點就是觸控屏。可觸控的螢幕使用起來相當方便,像我們平常簡單接收個郵件,直接點一下就行,不用再在觸控板上劃幾下找收發彈窗。在長途的客車或者飛機上,地方空間狹小,相較於觸控板或滑鼠,觸控屏更能發揮它的優勢。
而玩的更6的,則是在可觸控基礎上增添新功能。
比如華為MateBook 13/14 2020款筆記本,在擁有2K解析度3:2螢幕可觸控屏的基礎上,以手機為師,增加了三指下滑自由截圖手勢操作。這個功能不用調程式,只需簡單三指下滑即可開啟自由截圖,截圖選項豐富,手勢簡單易懂,符合大多數使用者的使用習慣。
比如在一些學術網站的頁面,或者線上文件等,無法複製文字,學習做筆記還的一個字一個字的用鍵盤打出來,非常麻煩。這個功能的存在,使用者只需三指下滑截圖,在螢幕上輕鬆勾勒截圖,自動識別截圖中的文字並形成文字可供複製貼上,非常高效。
2、螢幕是否護眼
作為生產力工具,多數學生黨每天都要長時間面對電腦螢幕,有時需要手機和電腦來回看,經常會讓眼睛非常疲勞,有的時候甚至會幹澀流淚。越來越多的人,因為螢幕的長期刺激,造成視力下降。
現在很多筆記本品牌的螢幕都加入了護眼技術,為使用者帶來不錯的體驗。比如華為MateBook 13/14 2020款筆記本的護眼模式,其採用軟硬結合的技術方式,通過減少有害藍光,自動調節螢幕白平衡和色調,讓眼睛舒適感光,緩解視覺疲勞,進而實現更好的護眼效果。
硬體技術方面,華為採用了intel的顯示卡硬體模組,在底層就進行專項研發,實現了專門的介面專用於護眼模式,這避免了與上層螢幕色準校色的相互干擾,即在硬體層面擁有獨立的護眼模式。軟體方面,則是配合硬體獨立研發的演算法,將螢幕輸出的RGB訊號中的藍光成分進行一定比例衰減,在源頭上就減少了有害藍光,有效保證了護眼目的。
軟體加持 成為了未來發展的一大特色
這幾年,筆記本為了效能的提升,不斷迭代處理器和顯示卡等硬體,但是可見的效能提升和“擠牙膏”品質,讓不少使用者在實際體驗上並沒有太大變化,因此感覺筆記本創新不足。但是,隨著華為獨家創新黑科技--多屏協同的推出,讓筆記本的發展有了另一條新路——通過軟體層面對使用者的使用體驗進行提升。
比如我們在學習時,經常通過手機與同學、朋友互動交流,討論問題,傳送資料等。手機和電腦兩個螢幕頻繁切換,非常麻煩。同時,電腦螢幕上播放的視訊,還會可能遺漏。同時,頻繁切換螢幕,也容易造成注意力渙散,效率低下。
全新華為MateBook 13/14 2020款升級“多屏協同”功能,直接將手機螢幕投射到電腦螢幕上,在一個介面上,一邊學習,一邊與同學朋友互動,解決了多個螢幕切換的問題。檔案傳輸也更加高效,通過多屏協同,手機和電腦檔案輕鬆拖拽,即可實現資料共享。多屏協同的出現,解決了這些使用者經常忽略而實際又存在的需求。
華為多屏協同功能有多火?除了網上有破解版的教程之外,前段時間參加過某PC廠商的活動,也看到他們也正在研製與“多屏協同”相似功能。而在目前的手機廠商中,也開啟了“互傳聯盟”之類的專案,基本可以看出,華為“多屏協同”的真香,以及這種進行跨系統、跨平臺高效操作的遠瞻性。在未來的場景中,手機和PC之間的互動也只會有增無減。
總結:
展望未來的筆記本發展,隨著其效能的逐漸“見頂”,會有更多的廠商去關注使用者的硬性需求和潛在需求,產品的定位也會進一步細化。如果你是學生或是職場新人,最近想購買筆記本,那麼可以考慮這些需求的“探索者”——華為MateBook 13/14 2020款。
3:2生產力比例的可觸控屏、100%sRGB色域、專業的護眼設計,讓華為MateBook 13/14 2020款筆記本產品在如今的輕薄本市場非常出色。並且巧妙將2K觸控屏與多屏協同組合,通過軟硬結合的方式,可以為使用者帶來更加暢爽高效的跨屏辦公體驗。如果有興趣瞭解關於華為MateBook 13/14 2020款筆記本更多內容,可以戳看評測:https://notebook.pconline.com.cn/1320/13201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