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入門基礎教學(ps基礎教程)

1、套索工具

(1)套索工具

左鍵單擊,拖拽出自己想要的形狀,即可形成選區(如果選區畫了一半就鬆開的話,也會自動連線)

# 描邊有三種形式:內部、居中、居外

# 合併圖層:按ctrl鍵或shift鍵(連續)加選,然後CTRL E

(2)多邊形套索工具

適用於摳多邊形的物體

# shift鍵——繪製出水平、垂直、45°、135°的直線路徑

# 雙擊滑鼠也可以閉合路徑

# CTRL 0——按照螢幕的大小進行縮放

# CTRL J——複製當前的圖層

(3)磁性套索工具

左鍵單擊後,沿著顏色區分明顯的邊緣區域,會自動吸附在上面

(也可以單擊左鍵,自行建立節點的)

# delete鍵——刪除上一個節點

# Esc鍵——取消所有節點

# CTRL D——取消選區

PS:如果需要選區更加精細,也就是邊緣的錨點更多,可以調節屬性欄上的值:如減小寬度、增加對比度、增加錨點頻率(但要注意寬度不能夠太小,需要保證比邊緣的畫素的)

◆ ◆ ◆ ◆ ◆

2、魔棒工具組

(1)快速選擇工具

基於畫筆工具的功能(比魔棒工具更加直觀和準確)

可以畫出所需的區域,距離邊緣較遠的較大區域可以使用較大的畫筆;距離邊緣較近的且較小的區域便使用小一點的畫筆;

總之,按照實際情況進行大小調整,還要巧妙地運用布林運算

# “]”——放大;“[”——縮小

# 硬度比較小的畫筆模式不適合摳圖,適當調整大小

選擇主體:可以識別畫布中的主體部分並且建立選區

調整邊緣:可以對選區做精細調整,可以控制選區的半徑和對比度,可以羽化選區,亦可以調節光滑度來去除鋸齒狀邊緣,同時不會是邊緣變得模糊

(2)魔棒工具

點選圖層自動建立選區(適用於摳出來的主題與背景有明顯的色差)

如果魔棒點選背景所選的範圍較小,可以適當的調整一下容差

(容差越大,範圍越大的)

# 按住shift鍵,直到所有色區建立完成

# CTRL shift i——反選

# CTRL J——複製當前圖層

# 建立剪下蒙版——alt鍵 左鍵單擊(滑鼠移至兩圖層間出現一個向下的箭頭)(覆蓋的圖層要放在被覆蓋的圖層的上方!!)

實際應用

1、簡單的光暈效果

新建圖層——橢圓選框工具——填充白色(可以偏黃一點)——羽化設定500

2、摳圖!!

多邊形套索工具——適合稜角分明的物品(eg.桌椅)

磁性套索工具——邊緣顏色對比度比較大的

(色彩邊界反差比較大——用高對比度;色彩邊界反差比較小——用低對比度)

# CTRL 0——按照螢幕的大小進行縮放

# CTRL J——複製當前的圖層

# delete鍵——刪除上一個節點

# Esc鍵——取消所有節點

# CTRL D——取消選區

# CTRL shift i——反選

# “]”——放大;“[”——縮小

# 按住空格鍵,然後調整畫布的位置(可以防止節點斷開)

(要記住上面的快捷鍵哈,大家可以先多找些圖來練練手)

3、換裝(在扣圖的基礎上)

# 建立剪下蒙版——alt鍵 左鍵單擊

以下是視訊傳送門(2-10~2-18

恭喜你!又離“美味蛋糕”近了一步(美食誘惑)

更多內容可以關注下方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