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怎麼申報退稅(個人所得稅彙算清繳退稅)
從3月16日開始,辦理個人所得稅年度彙算不再預約,可以直接在個人所得稅手機APP辦理2021年度的個人所得稅彙算,辦理退稅和補繳個人所得稅的業務,不少朋友因此可能還會獲得一筆退稅收入。
不管是補繳個人所得稅還是依法享受退稅,都是公民應盡的義務,我也算是其中的幸運者之一,2020年在辦理彙算時,享受到了2000多元的退稅;2021年我也是幸運者之一,通過年度彙算,我可以獲得10800元的退稅,目前正在提交稅務部門稽覈之中。
我2021年並沒有工資性的收入,養老金按照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不屬於繳納個人所得稅的範疇,我主要申報的是勞務收入。其實和我一樣的退休人員,獲得的收入基本上都是勞務收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收入來源主要是九個方面。
一是工資、薪金所得;二是勞務報酬所得;三是稿酬所得;四是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五是經營所得;六是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七是財產租賃所得;八是財產轉讓所得;九是偶然所得。在這八大類收入中,工資所得和勞務所得是最為主要的,部分朋友可能還會有財產租賃所得。
按照規定,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餘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按照這個規定,我在2021年收入合計為15萬元左右,費用合計為12000元左右,免費收入120元,減除費用60000元,專項扣除13500元,納稅金額65000多元,應納稅4000多元,但是通過各種途徑我已經納稅14900多元,綜合彙算的結果,我應該退稅10000多元。
我的收入絕大部分來源於自媒體的收入,每次收入平臺都在扣稅,但是經過年度彙算以後,實際上我是多繳費了,通過彙算來實現退稅,自己既為國家納稅了,同時多繳納的稅收也能退回來,這是一種公民社會責任感的體現。
要辦理個人所得稅年度彙算,首先要在手機上搜尋個人所得稅手機APP,下載以後按照要求註冊,登入,完成專項附加扣除填報,比如贍養父母的費用,租房的費用,購買商品房還貸的費用,子女的教育費用,大病醫療等方面的費用扣除。
2021年綜合所得稅彙算,按照系統提示進行操作,可以根據系統記錄的收入資料和納稅記錄進行彙算,有補充收入和納稅收入的可用手工填報,根據系統顯示的結果,如果屬於補稅的,可以點選立即繳稅,完成繳稅義務;結果顯示退稅的,可點選申請退稅,提交本人的銀行卡等,待稅務部門稽覈通過以後,所退的稅款會打入申請人的銀行賬戶之中。
綜上所述,每年的3月份是集中辦理個人所得稅年度彙算的時間,對於符合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朋友,不管是單位職工,還是退休人員,只要有工資性收入或是勞務收入的朋友,都建議在3月16日以後,辦理個人所得稅的年度彙算,不管是補稅還是退稅都是光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