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磨皮教程三種方法(ps最好的磨皮方法)
一用外掛Portraiture磨皮
這種是最為簡單的方法,一鍵磨皮,但是無法解決面板色彩不均勻的問題,比較適合面板比較好的情況的輕度磨皮。
1. 首先複製一層圖層,在新圖層上操作,避免誤操作恢復不了。先用汙點修復畫筆工具或者修補工具將臉上比較明顯的痘痘去除,去的越乾淨越好。
2. 選擇濾鏡-Imagenomic-Portraiture開啟外掛用吸管工具,在畫面中點一下面板的顏色。可以根據畫面效果調整較細,中等,較粗。增強功能裡的增加清晰度就是對面板部分進行銳化。確定後,為圖層建立圖層蒙版,將眉毛眼睛嘴脣等不需要磨皮的地方擦出來。
3. 再將圖層的飽和度調低一點,一般為80%左右,為面板保留一點質感。
二圖章工具磨皮
這種是適合面板需要磨的比較平滑的情況,例如一些清新風格的照片中不需要保留太多的面板質感,想修出傳說中像剝了皮的雞蛋般的面板,還有模特法令紋比較重的,可以選擇這種方法。
1. 第一步仍然複製一層圖層,用汙點修復畫筆工具或者修補工具將臉上比較明顯的痘痘去掉。
2. 用防止圖章工具,將數值設為不同明度20%,流量60%,按ALT鍵在面板上取樣後,在附近點選,按ALT 滑鼠右鍵左右拉動可以快速調整畫筆大小,順著面板光影的方向磨皮,如果技術比較熟練,可以將流量的數值調高。在嘴角、鼻翼、眼袋和法令紋的位置,可以適當的弱化一下陰影。在碎髮比較多的地方將畫筆調小,避開頭髮位置磨皮,不要磨臉部,面板的其他位置例如手、耳朵、身體也要進行磨皮。
3. 磨皮完成後,還是可以調整一下圖層的不透明度70-90%,讓面板有一點點質感。
三高低頻磨皮
這種方法是簡易版的高低頻磨皮,是一種可以保留面板質感的磨皮方法,尤其適合膠片拍攝的人像磨皮,它在磨皮的同時可以保留膠片顆粒。也適合碎髮比較多的人像,可以放大大膽的磨皮,而不擔心影響頭髮。還有情緒類人像需要很好的保留面板質感,這種方法都非常合適。這種方式磨皮也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
1. 第一步仍然是用汙點修復畫筆工具或者修補工具將臉上比較明顯的痘痘去掉。
2. 複製兩個圖層,選擇圖層一,選單欄選擇濾鏡-模糊-高斯模糊。
3. 選擇圖層1拷貝圖層,選單欄選擇影象-應用影象,圖層選擇圖層1,也就是進行了高斯模糊處理的那個圖層,混合選擇為減去,縮放為2補償值為128。q確定後圖層呈灰色,將這個圖層的混合模式設定為線性光,圖片變回了原來的模樣。
4. 在圖層1上建立新圖層圖層2,選擇圖章工具,將樣本設定當前和下方圖層,按快捷鍵D復位色板,然後直接在圖層2上按上一種方法進行圖章磨皮就可以了,磨皮的同時還可以調整高光和陰影的位置。
5. 按ctrl alt shift E 合併可見圖層,可以用修補工具對第一步沒有處理乾淨的瑕疵部分進一步調整。
6. 經常應用這種磨皮方法的話,可以把這一步驟建立動作,省略這些步驟,直接磨皮即可。在動作面板,點選建立新動作按鈕,開始講1-4步驟做一遍,到復位色板這一步,點選停止就記錄動作完成了,以後每次用對背景圖層直接按播按鈕播放就可以了。(應用動作的圖層名必須與初始紀錄動作時的圖層名一致)
四中性灰磨皮
這種磨皮通常用於商業修圖,需要精細修圖太過耗時,修一整張圖要2-5小時,所以我通常不用這種方式磨皮,只是利用中性灰方式刷出面部的高光和陰影讓面部更加立體。
1. 第一步仍然是用汙點修復畫筆工具或者修補工具將臉上比較明顯的痘痘去掉。
2. 建立一個新的圖層,填充50%的中性灰色,數值為R128/G128/B128,將圖層混合模式改為柔光。
3. 新建兩個圖層,其中一個填充黑色,混合模式為“疊加”,不透明度設為60%(可根據反差情況調整),另一個填充黑色,混合模式為“顏色”。新建一個“觀察組”,將兩個觀察圖層移到該組內。
4. 所有的瑕疵都暴露出來了,選擇畫筆工具,對臉部曝光不均勻的區域進行塗抹,塗抹的時候要根據情況隨時調整畫筆的大小,不透明度和流量。一般從10%的透明度和流量開始。放大對顏色不均的地方慢慢磨,這個過程耗時比較久。下面是以最難處理的額頭為例,做的前後對比。
5. 如果是隻用中性灰增加畫面立體感,不用建立觀察層,直接在中性灰圖層上在臉部額頭顴骨,用白色塗抹,在鼻翼顴骨下方用黑色塗抹,塗抹位置根據臉型不同而定,跟化妝打陰影和高光一樣,可以參考化妝教程中不同臉型的高光陰影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