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求和怎麼去除隱藏部分(excel 如何忽略隱藏的單元格進行求和)
都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同樣學習跟磨刀一樣,亦是同樣道理。成功都是需要厚積薄發。
今天來學習一下Excel表格如何忽略隱藏行或是忽略隱藏列進行求和。
一、忽略隱藏行求和
例如,以下表格:
平時看到這麼一個表格,需要給產品彙總求和,大家都習慣用最熟悉的求和函式sum函式解決。
但是,有時在求和統計的時候,不想把某些產品的銷售額統計在內,如:產品3和產品6的銷售額不統計,我們直接把產品3和產品6所在的行,即第5行和第8行隱藏起來。
這時,你會發現求和結果沒變,仍是把隱藏行的值計算在裡面。
是不是,讓你失望了……
哦,別急!
路是人走出來的,辦法是人想出來的。
別忘了,Excel功能總是那麼強大。
只要換個公式就可以了。
在B14單元格里輸入公式:
=SUBTOTAL(109,B3:B13)
然後,公式向右填充。
嘿嘿,正確的結果出來了。
這時,同樣是用SUBTOTAL函式,但公式換個寫法,
即在B14單元格里輸入公式:
=SUBTOTAL(9,B3:B13)
然後,公式向右填充。
是不是發現結果又回到原來用sum函式統計的結果?隱藏行的值仍被統計進去。
看下面這張圖片對比一下:
很明顯,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兩個公式區別:
公式:=SUBTOTAL(109,B3:B13),是忽略隱藏行求和;
公式:=SUBTOTAL(9,B3:B13),是包含隱藏行求和。
現在來簡單說一說我們的SUBTOTAL函式。
SUBTOTAL函式,可以說是一個“萬能函式”,它能求和、求平均值、計數、求最大值、最小值等。
作用:返回列表或資料庫中的分類彙總;
語法格式:=Subtotal(功能程式碼,數值區域)
來瞧瞧它的功能程式碼:
功能程式碼主要是針對圖片裡的11個函式,但程式碼分兩段,分別為1-11和101-111。
1-11:表示分類彙總時包含隱藏的值。
101-111:表示分類彙總忽略隱藏的值,即只統計可見單元格。
可見,
功能程式碼9和109對應的都是sum函式,
9表示求和函式sum,且包含隱藏行,
109表示求和函式sum,但不包含隱藏的行。
所以公式:
=SUBTOTAL(9,B3:B13),表示對數值區域B3:B13進行求和,且包含隱藏行的求和,就跟公式=SUM(B3:B13)功能一樣。
=SUBTOTAL(109,B3:B13),表示對數值區域B3:B13進行求和,但不包含隱藏行的求和。
好了,關於忽略隱藏行求和說到這裡,大家應該都清楚了吧。只要一個函式SUBTOTAL就搞定了。
不過,SUBTOTAL函式對於忽略隱藏行求和有效,但是對於要忽略隱藏列求和, SUBTOTAL函式就起不了作用了。
那要忽略隱藏列求和需要怎麼操作?
現在再來放個大招了。
二、忽略隱藏列求和
比如,以下表格橫向求和,統計1-6月的總銷售額。
如果某月份(假設:2月份)的銷售額不統計在內,把2月份所在的列即C列隱藏起來。普通的求和函式sum函式,同樣無法滿足這個功能。
這時,我們可以用以下辦法:
步驟1、在表格的最後一行新增一個輔助行,即在A14單元格里輸入公式:=CELL("width",A1),然後公式向右填充至G14單元格。
補充說明:
CELL函式是屬於EXCEL中的資訊函式,
作用:返回有關單元格的格式、位置或內容的資訊。
語法格式:CELL(要返回的單元格資訊的型別,單元格引用地址)。
公式:=CELL("width",A1)用來獲取單元格的列寬。當列隱藏時,獲取到的列寬就為0。
步驟2、在H3單元格里輸入以下公式:=SUMIF($B$14:$G$14,">0",B3:G3),然後公式向下填充至H13單元格。
補充說明:公式:=SUMIF($B$14:$G$14,">0",B3:G3),通過判斷B14:G14單元格區域的值是否大於0,來對B3:G3區域的值進行求和。需要注意的是,公式裡的第一引數為條件區域,記得需要絕對引用。
再來看一張對比圖,結果就很明顯了。
注意:
當列寬改變,或是隱藏的列改變時,需要按下F9鍵進行重新整理,這樣子CELL函式才會重新計算,sumif函式的結果才會重新更新。
例如,原先表格只隱藏C列,後面在隱藏E列,隱藏後,需要按下F9鍵重新整理,這樣子輔助列第14列的值才會重新整理,H列的彙總求和值也才會跟著更新。
看了這麼久,趕緊動手試試看吧,光看不練就是耍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