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玩抖音與安卓手機有什麼不同

6月22日,蘋果公司正式官宣入駐抖音平臺,其官方賬號名稱為“Apple”。繼入駐微博平臺以及視訊號後,抖音成為蘋果在國內入駐的第三個社交平臺。

多年來,蘋果在社交媒體的選擇與運營方面一向謹慎且低調,甚至很少入駐國內的社交平臺,這使得蘋果每一次入駐新的社交媒體都會引起大眾的強烈關注。近兩年,從Apple CEO Tim Cook及Apple支援入駐微博,到Apple官方入駐微信視訊號,再到現在的Apple抖音賬號成立,蘋果開始在社交媒體中活躍起來。

蘋果的宣傳新陣地

在入駐國內的社交媒體方面,蘋果顯得尤為保守。此次入駐抖音平臺,蘋果更是寄希望抖音平臺既用於蘋果品牌宣傳又可以成為品牌與消費者溝通的新陣地,達到一箭雙鵰的效果。

在官方簡介中,Apple寫道:“把看到的拍成好看的。一起加入#用iPhone拍攝。”入駐抖音後,蘋果第一時間發起了“用iPhone拍攝”這一話題。截至目前,Apple抖音賬號中共釋出了4條作品,作品點贊量均已過萬。從作品文案介紹中可以看出,這些作品均是iPhone使用者使用iPhone拍攝完成的優質視訊。

雖然蘋果入駐抖音的時間還不長,但已經得到了很多抖音使用者的關注。截至目前其抖音賬號已有超過60萬的粉絲數量。“用iPhone拍攝”這一抖音話題播放量已超過5億次,話題內也已有數百條視訊內容。除了普通使用者外,參與者還有蘋果實體店。

蘋果在抖音平臺釋出的使用者視訊作品,不僅給作品帶來了更多曝光,還調動了其他使用者參與#用iPhone拍攝獲得的積極性。在大量使用者的支援下,抖音平臺已經彙集了大量來自蘋果使用者的創意內容。這些用iPhone拍攝出來的優秀作品,給予了其他蘋果使用者拍攝靈感,甚至還為抖音使用者的提供了素材。

對於Apple抖音官方賬號,就像蘋果官方所說的那樣,要將其打造成人人都能創作的創意樂園,培養出更多本土新興的創意力量。而從現在使用者的反饋來看,蘋果通過其抖音賬號為國內使用者提供創意靈感、作品提供展示,作為品牌和使用者之間的互動平臺已經初見成效。但除此之外,也不難看出蘋果還欲通過抖音為品牌進行宣傳,提升銷量。

比如,蘋果選擇入駐抖音的時間就十分微妙,6月21日晚,蘋果釋出了第一條短視訊內容,22日正式官宣,該時間節點恰巧為618年中大促剛剛結束。而媒體《電商》的報道中則稱,早在618前夕,6月14日蘋果的抖音賬號就已經出現併發布了第一條短視訊內容。雖然對入駐時間有所爭議,但蘋果入駐抖音平臺的時間與618的年中大促有著極強的關聯。

根據CINNO Research資料顯示,今年4月蘋果手機在國內的銷量出現下滑。在電商平臺的大力補貼下,此次618蘋果部分產品的售價已經比官網便宜了超過一千元之多,蘋果自身對此次618挽救銷量給予了厚望。作為時下熱度與人氣雙高的短視訊平臺,蘋果選擇在該時間段內入駐抖音,無疑暴露出蘋果希望藉助抖音的強大流量為品牌自身進行宣傳。

不同社交媒體,蘋果有著不同的策略

無論是入駐國內社交平臺,還是國外社交媒體,蘋果都有著一定的標準。對於不同平臺,蘋果也有著不同的運營策略。

其中最讓人捉摸不透的就是蘋果的Twitter賬號。早在2011年的時候,蘋果官方就入駐了Twitter平臺。可是從註冊之日起,蘋果就沒有釋出過任何內容。蘋果Twitter賬號的存在,一度讓使用者懷疑,蘋果只是想提前搶佔坑位,並沒有想好要如何運營。

雖然蘋果不在Twitter上釋出任何內容,但卻收穫了近百萬的粉絲。直到今年6月,蘋果才釋出了僅此一條的Twitter內容。儘管這條內容只是對新MacBook的廣告宣傳,但在發出後竟獲得了近5000人的點贊。這樣的舉動不免讓使用者懷疑,蘋果到底是沒有想好如何運營還是故作神祕。因為使用者的猜疑心理,反而迫使使用者更關注蘋果在Twitter上的動態。

2017年,蘋果入駐Instagram平臺。在該賬號的簡介中,蘋果設定了#ShotoniPhone標籤。截至目前,賬號共釋出1043個帖子,內容都是來自使用者拍攝的圖片和視訊。目前,該賬號已經收穫2777萬粉絲。

與在Twitter平臺上的謎之操作不同,蘋果顯然將Instagram平臺定義為展現使用者拍攝作品的展示平臺。借Instagram的圖文優勢,不斷分享著使用者的拍攝作品,以此鼓勵使用者通過蘋果產品進行拍攝創新。持續加深使用者對蘋果產品拍攝功能的印象的目的也非常明顯。

20年4月,蘋果開通了官方TikTok賬號“Apple”,從入駐至今共釋出了17條內容。雖然釋出的作品數量並不多,但已經獲得了160萬粉絲的關注,並且每篇作品的點贊量非常高。從釋出內容來看,這些作品同樣來自蘋果使用者拍攝的創意作品。這意味著,TikTok主要功能同樣是蘋果用以展示使用者拍攝作品。

除此之外,蘋果還欲通過TikTok來宣傳自家音樂流媒體服務。因為在20年底,Apple Music已經和TikTok達成合作,為TikTok使用者提供四個月免費使用機會,並在Apple Music上推出《TikTok Top Hits》、《Trending Now》等11個品牌歌單,讓TikTok使用者可以享受音樂。

而在國內的社交媒體中,可以代表蘋果公司的官方賬號只有視訊號和剛剛入駐的抖音。與抖音號釋出使用者作品不同,自去年蘋果入駐視訊號後,該賬號進行了大量更新。內容一部分為對蘋果各類產品的介紹廣告以及蘋果各類活動的預熱,另一部分則是教使用者通過iPhone拍攝出大片。視訊號對於蘋果而言,更像是品牌廣告與資訊的傳遞中心。

而在微博平臺,與蘋果相關的官方賬號分別是“Apple支援”和TimCook。“Apple支援”的微博僅為使用者提供蘋果產品的使用及問題解答指南,沒有其他內容。作為蘋果CEO,TimCook的微博則更加個人化。由於缺乏公司官方賬號,這也使得蘋果不免給中國消費者留下了高冷的品牌印象。尤其是對於國內的果粉而言,缺乏有溫度的溝通渠道,倍感品牌的忽視。

蘋果的業績壓力

去年一年,蘋果在國內市場中成績優異。在今年年初的電話會議上,庫克專門提到了中國市場的營收資料,並將之成為創紀錄的營收以及使用者數量的升級。但面對友商的競爭和中國消費者的不斷改變,還有許多挑戰需要蘋果解決。

提升銷量依舊是蘋果需要重視的問題。2021年,蘋果在大中華區的表現優異,淨銷售額比同期大幅增長,甚至遠高於其他市場的增幅。中國市場也因此得到了蘋果公司的格外重視。但CINNO Research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國內智慧手機市場的月銷冠軍已經易主。1-2月為OPPO,3月是榮耀,直到4月蘋果才再次得到了冠軍。

面對來自友商的競爭,持續丟失銷冠寶座,無疑為蘋果帶來了極大的壓力。而在價格本就不佔優勢的前提下,蘋果急需加大自身在中國市場上的宣傳力度,通過社交媒體向消費者展示品牌優勢。雖然,在視訊號和微博平臺都有著自己的品牌賬號,但蘋果仍需要擴充宣傳渠道,以此吸引更多使用者關注。

除了銷量問題外,如何打動年輕消費者已經成為所有手機品牌面臨的重要挑戰。今年618後,在微博平臺,“年輕人為什麼換不動手機了”這一話題衝上熱搜,閱讀次數達到6億。年輕消費者對手機產品購買熱情下降,換機週期拉長的問題,成為手機品牌的共同難題。

即使是蘋果也需要面對來自年輕消費者對手機購買頻率下降的挑戰。而蘋果選擇入駐社交平臺,或許是打動年輕消費群體的第一步。通過社交媒體,蘋果可以向年輕消費者展示自己做什麼,還可以反向瞭解年輕消費者喜愛的內容。

在打動年輕消費者之外,蘋果還可以通過社交媒體快速獲得使用者的反饋與提問,增加與使用者交流的渠道。比如,近幾年國產手機品牌都在宣傳簡潔拍攝這一理念。雖然蘋果每年都會用iPhone為國內消費者拍攝一部賀歲微電影,以此展現其拍攝功能的全能與方便,但卻很難給使用者一種每個使用者都可以拍攝出來的錯覺。而缺乏溝通的渠道,則讓蘋果很難意識到使用者的真實想法。

通過社交媒體的曝光,這些非專業人士拍攝的作品可以得到充分曝光,更好的傳達出蘋果的品牌理念。比如重慶攝影師@Hojisan是今年蘋果拍攝大賽的獲獎者之一,可國內的蘋果使用者卻瞭解甚少。藉助社交媒體更新快速、形式多樣的特點,則可以更直觀的讓使用者快速瞭解iphone的拍攝水平和具備哪些功能,以此突出拍攝功能一直是蘋果的優勢這一印象。

在國內手機品牌的激烈競爭中,蘋果或許需要從社交媒體開始,嘗試更適用於中國消費者的營銷策略,自進入中國市場後,蘋果不請代言人,也不主動請媒體宣傳,很少入駐社交媒體中併發聲,基本是憑藉品牌熱度撐起銷量。而長期以往,消費者對於蘋果高冷的品牌變得更加根深蒂固。

相反,作為國內品牌,OPPO、vivo等品牌則更懂得討好消費者。無論是在聯名、借勢等營銷活動還是在社交媒體中,都表現得十分積極,既保持了品牌熱度也博得了消費者的好感。隨著入駐新的社交媒體,蘋果或許可以從中更好體現出產品與使用者生活的息息相關,以此改變品牌在消費者心目的刻板印象。通過建立有溫度的品牌形象,應對競品品牌的營銷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