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照片掃描器的選擇(掃描照片用什麼掃描器好)
隨著科技的進步,掃描器就像印表機一樣,術也在日新月異地發展著,也越來越人性化,瞭解清楚關於掃描器的技術發展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對我們選購機器是十分有利的。小編就從選購時需要注意的引數入手,對掃描器的技術發展做一個介紹。
【照片掃描器】如何選購優質掃描器 照片掃描器哪個最好
如何選購優質掃描器
一、效能引數
1、掃描幅面:通常有A4、A4加長、A3等規格。大幅面掃描器價格很高,一般辦公使用者建議選用A4幅面的掃描器。
2、光學解析度:反映掃描影象的清晰程度。解析度越高,掃描出的影象越清晰。解析度常用每英寸長度上的點數dpi表示。被稱為"最高解析度"一般不作為參考指標。目前市場佔有率較高的產品大都定位在600x1200 dpi及更高,建議不要購買300dpi以下的掃描器。
3、色彩位數:反映對掃描出影象色彩的區分能力。色彩位數越高,掃描出影象色彩越豐富。42bit(逐漸增多為48bit)很多是指輸入的顏色位數,但真正輸出到電腦時的 bit數往往不會這麼高(一般還是24bit),而這才是真正得到的顏色數。
4、感光元件:是掃描器的眼睛,普通掃描器採用的感光元件有CCD 和CIS。CCD技術是目前平臺式掃描器目前最成熟的,效能優越。CiS 主要優點是成本低,重量輕,厚度薄,便於攜帶,適合於移動式辦公環境。
二、配套軟體 :掃描器的功能都要通過相應的軟體來實現,除驅動程式和掃描操作介面以外。對不熟悉圖形處理的使用者,建議選擇配套提供操作簡單的掃描器。選擇不當,掌握操作有一定的困難,最好配套提供較詳細的中文使用說明書。OCR 軟體的選用對辦公室使用者非常重要,選擇時注意其是否能夠識別各種印刷體手寫體、表格以及能否識別中英文混排等因素。
三、介面 :指掃描器與電腦的聯接方式,常見的有SCSI介面、EPP介面和 USB介面(USB1.1和2.0)、火線(1394)。建議選購USB2.0介面,USB介面掃描器速度快,支援即插即用,與電腦的連線非常方便,已經成為目前外設介面的主流。
四、檢測技巧 :首先看外觀,因為外殼對清晰度影響非常大,設計良好的外殼在掃描器的內壁上看到一條條明顯的加強肋,而且掃描器的底板也不是平整的,有很多凹凸。而差的外殼則只有一層薄薄的塑料殼,它的強度很低。金屬外殼使用時間一長,容易變形,使掃描精度下降。
檢驗掃描器對紙張的自適應能力,掃描時不要對掃描器進行任何調整,檢查掃描結果,黑白掃描白色背景上應看不到或很少看到黑色的斑點,而且字的筆畫應沒有粘連現象。將影象調整到1:1,這裡的1:1是指螢幕上畫素點與掃描結果一一對應,螢幕實際顯示影象將比原稿大8倍。這時紙張的顏色應與原稿比較接近(很多掃描器對這種顏色還原能力不強),字型的邊緣應無鋸齒現象(這代表了掃描器的清晰度,有鋸齒說明掃描器清晰度不良),同時應能清晰地看到紙張表面凹凸不平(這一點反映了掃描器對色彩細節的還原能力),只要滿足有這三點,掃描器的效能就基本滿意。判斷掃描器是否是真正的36bit及以上的掃描器,可取一張照片,對其背面進行掃描,它的背面一般有淡淡的水印,如果掃描器能夠清晰的掃描出這些水印,說明掃描器貨真價實。
1、檢測感光元件:掃描一組水平細線(如髮絲),然後在 ACDSee 32中瀏覽,將比例設定為100%觀察如縱向有斷線現象,說明感光元件排列不均勻或有壞塊。
2、檢測傳動機構:掃描一張標稱幅面(如A4)圖片,在ACDSee32中瀏覽,將比例設定為100%觀察,如橫向有撕裂現象或能觀察出的水平線,說明傳動機構有機械故障。
3、檢測解析度:掃描一張百元的鈔票,在ACDSee 中設定為100%的比例瀏覽時,肉眼無法觀察出的細節,如底紋和色彩,應能分辨得很清楚。
4、檢測灰度級:掃描一張帶有燈光的夜景照片,注意觀察亮處和暗處之間的層次,灰度級高的掃描器,對影象細節(特別是暗區)的表現較好。
5、檢測色彩:取消色彩校正掃描一張白紙,如果掃描出的白色底板上有淺淺的色彩(有些低檔掃描器帶有較深的色彩), 說明掃描器的色彩系統有問題。選擇標稱色彩位數掃描一張色彩豐富的彩照,將顯示器的顯示模式設定為真彩色,與原稿比較,觀察色彩是否飽滿,有無偏色現象。
6、OCR文字識別輸入檢測:掃描一張自帶印刷稿,採用黑白二值、標稱解析度進行掃描,300dpi的掃描器能對5號字作出正確識別,600dpi的掃描器幾乎能認清名片上的7號字。
五、品牌選擇
掃描器屬於辦公耗材類,所以掃描器要選擇一款質量好、耐用的。而品牌的掃描器不僅質量有保障,而且售後服務也完善。掃描器品牌哪個好?小編推薦掃描器品牌排行榜供您參考。
掃描器選購時需注意的事項
光學解析度
光學解析度是我們選購掃描器最重要的因素,掃描器有兩大解析度,即最大解析度和光學解析度,直接關係到平時使用的就是光學解析度,掃描器的解析度的單位嚴格定義應當是ppi,但人們也通常稱為dpi。ppi是指每英寸的pixel數,一般使用橫向分辨來判定掃描器的精度,因為縱向解析度可通過掃描器的步進電機來控制,而橫向解析度則完全由掃描器的CCD精度來決定。剛開始的時候,主流光學解析度未300dpi,1999年之後就大概為600dpi,2000年以後逐步過度到1200dpi,而現在,主流光學解析度已經到了2400dpi。因此,現在作為普通使用者,我們購買2400dpi光學解析度的掃描器就足以應付了。
掃描方式
這主要是針對感光元件來說的,感光元件也叫掃描元件,它是掃描器完成光電轉換的部件。目前市場上掃描器所使用的感光器件主要有四種:電荷藕合元件CCD、接觸式感光器件CIS、光電倍增管PMT和互補金屬氧化物導體CMOS。1969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發明CCD(Charge Coupled Device,電荷藕合裝置),體積小、造價低,廣泛應用於掃描器。
1998年CMOS誕生了,它是一種新型的影象感測技術。CMOS的優點是結構簡單,製造成本比CCD要低。 也是在1998年,CIS也誕生了。CIS掃描器體積比CCD掃描器小,製造成本也更少,但品質上還是比不上。目前市場上的掃描器可分為CCD(光電耦合感應器)掃描器和CIS(接觸式影象掃描)掃描器,前者通過鏡頭聚焦到CCD上,將光訊號轉換成電訊號成像,後者緊貼掃描稿件表面進行接觸式的掃描。比較兩種掃描方式,可以看到作為接觸式掃描器件CIS景深較小,對實物及凹凸不平的原稿掃描效果較差;CCD掃描器通過鏡頭聚焦到CCD上直接感光,因此它的景深較CIS掃描器大的多,可以十分方便地進行實物掃描。一般我們現在選購掃描器多是選擇CCD的就可以了。而且市場上CCD的掃描器也是最多的。
色彩位數
色彩位數是掃描器所能捕獲色彩層次資訊的重要技術指標,高的色彩位可得到較高的動態範圍,對色彩的表現也更加豔麗逼真。色位是影響掃描效果的色彩飽和度及準確度的。色位的發展很快,從8位到16位,再到24位,又從24到36、48。這與我們對掃描的物件色彩還原要求越來越高是直接聯絡的,因此,色位值越大越好。雖然目前市場上的家用掃描器多為42bit(36bit還將繼續存在),但48bit的掃描器正在逐漸向主流行列邁進。
介面型別
掃描器的介面是指掃描器與電腦主機的聯接方式,發展是從SCSI介面到EPP(Enhanced Parallel Port的縮寫)介面技術,而如今都步入了USB時代,並且多是2.0介面的。USB介面作為近年新興的行業標準,在傳輸速度、易用性及計算機相容方面均有較好的表現,自1999年推出以後,在家用市場的佔有率節節上升,已經成為公認的標準。雖然目前市場上還能看到EPP介面的掃描器,但是幾乎所有的廠商都已經停產。
軟體配置及其他
掃描器配置包括軟體影象類、OCR類和向量化軟體等,OCR是目前掃描器市場比較重要的軟體技術,它實現了將印刷文字掃描得到的圖片轉化為文字文字的功能,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文字輸入手段,大大提高了使用者工作的效率,同時也為掃描器的應用帶來了進步。
此外,我們還要說一下現在掃描器快捷鍵的發展。快捷鍵已經成為發展潮流,對於家用掃描器來說,除了解析度、色彩位、介面型別外還有其他一系列輔助的技術指標,來增強掃描器的易用性和其他功能。如Microtek系列掃描器中配備自動預掃描功能、“GO”鍵設計、節能設計等。由於快捷功能鍵的出現,簡化了使用者使用掃描器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