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怎麼對齊abcd選項(word文件如何對齊abcd選項)
操作步驟
第一步:
單擊【更多】,勾選【使用萬用字元】。
第二步:
依次單擊【格式】→【製表符】,開啟【替換製表符】的對話方塊。
手動在“11個字元”處,“22個字元”處,“33個字元”處設定製表符。
然後依次單擊【確定】→【全部替換】即可。
動圖如下:
短短100多字步驟介紹,卻包含了Word裡面最精華的兩個知識點:查詢替換、製表符。咱們一個一個來說。
01 製表符
批量對齊拆解一下就是“批量”和“對齊”。
要想知道ABCD是怎麼批量對齊的,首先咱們得知道ABCD是怎麼對齊的,然後才是批量。
製表符就是專管Word裡面的各種對齊的。
製表符也叫製表位,在Word裡面的編輯標記是一個灰色的右向小箭頭:
作用就是在不使用表格的情況下讓文字在垂直方向按列對齊。
很好理解,對應到咱們ABCD對齊的案例中就是:在不使用表格的情況下,使用製表符讓A的一列統一在行首對齊,B的一列統一在行的另一個位置垂直方向對齊,C和D列又分別在另一個位置垂直方向對齊。
而一個製表符僅負載一種對齊方式。也就是說,拋開A列預設在行首對齊, B列、C列和D列都是在一行的另一個位置對齊,所以就需要分別在“B”前、“C”前和“D”前各新增一個製表符。
一個製表位就相當於一面無形的牆。
咱們操作步驟的第二步,就是為了確定插在“B”“C”“D”前面的製表符的位置。
第二步:依次單擊【格式】→【製表符】,開啟【替換製表符】的對話方塊。手動在“11個字元”處,“22個字元”處,“33個字元”處設定製表符。
那為什麼是“11個字元”處,“22個字元”處,“33個字元”處呢?
因為Word行的計量單位就是“字元”。
Word一行有多長,就是看這行能放多少字元。
Word一般一行長是44個字元,所以把一行平均分成4段,就是“11個字元”處,“22個字元”處,“33個字元”處。
Tips:當然,製表符的位置是可以根據選項文字的長短自由調整位置的。
這裡的平均分段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狀態。
那怎麼看自己的文件一行是多少字元呢?
製表符是跟標尺相伴而生的。
單擊【檢視】,勾選【標尺】,此時文件編輯區的上方會出現一個像尺子一樣的東西,這個就是標尺。標尺上的數字就代表著字元。
02 查詢和替換
知道了文字對齊的關鍵是製表符,所以要想省時省力操作快,只要批量在“B”“C”“D”前面插入指定位置的製表符就可以了。
而批量操作的關鍵就是:查詢和替換。
查詢替換是Word裡面批量操作的一大法寶,它可以把具有相同特徵的一種格式批量替換成另一種格式。
咱們操作步驟的第一步,就是為了批量在“B”“C”“D”前插入製表符。
第一步:
,開啟【替換】對話方塊。查詢內容輸入“[BCD]”,替換為輸入“^t^&”;單擊【更多】,勾選【使用萬用字元】。
【替換】步驟不難,難是難在提煉“查詢內容”和“替換為”的統一的格式特徵並編輯相應的程式碼。
所以,“[BCD]”和“^t^&”是什麼意思呢?
查詢內容“[BCD]”解析:
“[ ]”表示查詢的字元。
“[BCD]”表示分別查詢字母“B”“C”“D”。
替換為“^t^&”解析:
“^t”表示製表符。
“^&”表示查詢內容。
“^t^&”完整表述為:在原查詢的內容“B”“C”“D”前,分別插入一個製表符。
Tips:
“^”的輸入方法:英文輸入法
“&”的輸入方法:英文輸入法
因為“[ ]”屬於【替換】裡面的萬用字元,所以要勾選【使用萬用字元】。
再次回顧咱們整個的操作步驟:
第一步:
,開啟【替換】對話方塊。查詢內容輸入“[BCD]”,替換為輸入“^t^&”;單擊【更多】,勾選【使用萬用字元】。 第二步:依次單擊【格式】→【製表符】,開啟【替換製表符】的對話方塊。手動在“11個字元”處,“22個字元”處,“33個字元”處設定製表符。然後依次單擊【確定】→【全部替換】即可。
完整的表述就是:
①查詢文件裡的所有“B”“C”“D”字元,並分別在字元前面插入一個製表符。
②這三個製表符的位置分別在該行的11個字元處,22個字元處,33個字元處。
這樣一解析,是不是瞬間覺得簡單了很多?
【查詢替換】和【製表符】是Word裡面的兩大寶藏功能,
除了這樣簡單的ABCD選項對齊以外,其實還有很多超實用的效果。
例如藉助【查詢替換】批量刪空格空行,文章圖片批量居中,電話號碼打碼等等;
藉助【製表符】製作合同資訊兩欄對齊,表格資料小數點對齊,同一行內容多種對齊方式等等。
總之多學有益,不要偷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