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ov支援鴻蒙嗎
近日,華為正式釋出了鴻蒙OS 2以及多款搭載該系統的新品。在眾多搭載HarmonyOS 2的新品中,包括新版Mate 40系列在內的手機、智慧手錶、平板產品都包括在內。此外,多款華為裝置也將啟動鴻蒙OS 2升級。餘承東還表示,華為的老產品,比如Mate9系列、nova5系列、P10系列等機型,明年都會升級到系統。這使得鴻蒙系統真正實現了手機、平板電腦、智慧手錶等眾多物聯網智慧終端的全覆蓋,實現了“萬物互聯”新一代作業系統的定位。
不可否認,作為中國的獨立作業系統,鴻蒙的到來確實令人振奮。不過,鴻蒙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這一挑戰不僅是海外競品帶來的,也是自身發展的必然磨難。通過解決當前的三個問題,鴻蒙或將迅速開啟未來的空間。
首先,鴻蒙是如何選擇轉換億萬裝置的?
根據華為公佈的資料,華為全場景智慧互聯裝置銷量超過10億臺,其中超過7億部手機線上。華為90%左右的股票和手機都可以升級到鴻蒙作業系統。而如此龐大的資料“遷移”升級,對華為來說也是一次極大的考驗。
在如此龐大的資料轉換下,伺服器的負載勢必非常大。如何服務於這次“大資料遷移”?在系統升級過程中,華為將採取何種形式為使用者提供支援和保障?如果在升級過程中遇到bug,如何解決對鴻蒙來說將是一大挑戰。
其次,鴻蒙是如何快速佔領市場的?
華為消費者BG軟體部總裁王成錄曾表示,對於作業系統等底層平臺而言,軟體使用和市場份額是其生存和成功的核心因素,16%的市場份額是一條生死線。
資料顯示,全球最大的移動作業系統谷歌的Android市場份額為68.63%,包括30億臺裝置,而蘋果在2021年初宣佈活躍裝置超過10億臺,相應份額為30.99% . . 按照比例,華為給自己設定的最低目標是到2021年底達到3億臺搭載鴻蒙系統的裝置。
雖然我們無法判斷華為對16%生死線的判斷是否科學,但就其挑戰難度而言,已經是“地獄級”了。曾經,谷歌用了4年時間突破3億大關,而華為只給自己留了半年生存時間。他們是如何迅速佔領市場的?
三、鴻蒙如何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加入?
鴻蒙系統未來如何發展,最大的問題是要有足夠大的生態數。對於鴻蒙系統,華為最多保證鴻蒙的下線。到底怎麼發展,就看有沒有足夠多的公司加入,才能把鴻蒙系統做大做強。
據澎湃新聞,華為消費者業務AI與智慧全場景業務部副總裁楊海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鴻蒙生態從去年開始到今天,鴻蒙生態已經發展了1000家硬體生態合作伙伴,超過1000 個模組和解決方案合作伙伴。華為正在與全球200強App廠商溝通合作,共同開發跨終端裝置的應用。楊海松還表示,非常歡迎第三方手機廠商使用鴻蒙系統開源共建。
華為預計,到2021年底,搭載鴻蒙作業系統的裝置數量將達到3億臺,其中華為裝置超過2億臺,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各類終端裝置數量超過1億臺。
潛在合作伙伴如何繞過谷歌?
對於鴻蒙來說,OV、小米以及分拆出來的榮耀等幾家國內知名品牌,他們對鴻蒙的態度將影響鴻蒙佔領市場的速度。
對於目前的國產手機廠商來說,無論是小米、OV還是分拆出來的榮耀手機,短期內都不太可能搭載鴻蒙系統。因為搭載鴻蒙系統的代價,勢必得罪谷歌。這也意味著,如果和鴻蒙合作,小米和OV怎麼能繞過谷歌呢?
如今,中國80%以上的手機都搭載了Android系統,手機廠商在谷歌面前也相對被動。如果不想放棄谷歌的應用生態和廣闊的海外市場,自然暫時不會考慮鴻蒙系統。
如何保證手機系統的留存率,也成為了華為的難題。當然,魅族接入鴻蒙系統後,還有不少三四線手機品牌以發展為目標,並未涉足海外市場。以鴻蒙為代言,開啟自己的人氣,也是一個不錯的策略。
“萬物互聯的時代,沒有人是孤島。無論多麼艱難,華為為全球消費者提供更好的使用者體驗和更好的產品的決心都不會改變。我們希望與更多的合作伙伴和開發者合作。讓我們共同繁榮鴻蒙生態,為全球消費者提供更好的體驗、更好的產品和更好的服務。” 這是華為執行董事兼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在釋出會結束時在臺上說的。
作為中國最知名的國際品牌之一,華為在磨難中屢創奇蹟。我們希望鴻蒙發展得更快更好,更多的中國企業與鴻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