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u盤容量比實際小(u盤實際容量比標稱容量要小)
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購買一個8GB的U盤,實際容量只有7.4GB左右;購買一個16GB的U盤,實際容量只有不到15GB;電腦安裝1TB的機械硬碟,開機後顯示容量只有931GB;容量越大,差異越大,此時的你是不是懷疑買到了縮水硬碟?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8GB的U盤
16GB的U盤
1TB的機械硬碟
我們知道,儲存單位有B(位元組)、KB(千位元組)、MB(兆位元組)、GB(吉位元組)、TB(太位元組)、PB(拍位元組)、EB(艾位元組)、ZB(澤位元組)、YB(堯位元組)、BB、NB、DB。
1.44MB老式軟盤
常見儲存裝置一般有U盤、記憶體卡、行動硬碟、機械硬碟、固態硬碟(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主流的是軟盤,現在已經淘汰);其中,常見的U盤有:2GB、4GB、8GB、16GB、32GB、64GB(早些時候還有128MB、256MB、512MB、1GB的,現在基本已經淘汰了);行動硬碟常見的以500GB、1TB、2TB、3TB居多(一般內部構造為電路板 機械硬碟);機械硬碟常見的大多是80GB、160GB、240GB、320GB、500GB、1TB、2TB、3TB、4TB(6TB、8TB、10TB也有,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見;主流的還是500GB-1TB的);固態硬碟常見:64GB、80GB、128GB、256GB、512GB(因為固態硬碟價格昂貴,1TB以上的暫時還未普及)。
各種儲存裝置
我們再來講一講磁碟空間的單位換算,公認的各單位之間的換算:1024B=1KB、1024KB=1MB、1024MB=1GB、1024GB=1TB(相鄰兩單位都是使用1024換算,就不再一一贅述)
大家都知道,計算機運算採用的是二進位制,以2的次方數為批量的處理資料更方便,所以我們才以1024為一進位制計算磁碟空間;但是儲存裝置製造商不是這樣計算的,儲存裝置的製造商在生產時是以1000為一進位制計算磁碟空間的;作業系統和硬碟廠商的計算方法不同,也就會出現標稱容量會大於實際容量,這並不是廠商欺騙消費者。
儲存裝置製造商各單位之間的換算:1000B=1KB、1000KB=1MB、1000MB=1GB、1000GB=1TB(相鄰兩單位都是使用1000換算,就不再一一贅述)
1TB的機械硬碟
標稱容量與實際容量的關係:
1GB=1024MB=1048576KB=1073741824B
1GB=1000MB=1000000KB=1000000000B
粗略計算:
1000000000/1073741824=0.9313225746≈93%
由此:標稱容量*93%=實際容量
詳細計算:
實際容量=(標稱容量*1000*1000*1000)/(1024*1024*1024)
=(標稱容量*1000³)/(1024³)
固態硬碟
硬碟的實際容量小於標稱容量也是可以讓大家接受的,自此,大家多年的心結應該解開了吧~關注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