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修復硬碟壞道(修復硬碟壞道軟體)

硬碟壞道的修復方法介紹

在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我們最擔心的就是硬碟出現故障,因為一旦硬碟出現故障就意味著我們的資料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在諸多的硬碟故障中,硬碟壞道是最常見也是最讓人頭疼的故障之一了。

硬碟壞道介紹

引起壞道的原因很多,除了硬碟的正常老化以外,平時使用過程中過度頻繁的整理碎片,不適當的超頻、電源質量不好、溫度過高、防塵不良、震動等都會導致硬碟出現壞道。一般硬碟壞道分為兩種,一種叫做軟壞道,通常是因為軟體操作或者使用不當造成的,可以使用軟體進行修復。另一種就是物理性壞道,表明磁碟磁軌上產生了物理損傷,可以通過更改磁碟分割槽或扇區的使用情況來解決。

硬碟壞道的表現

1. 讀取某一檔案或者執行某一程式時系統反覆讀盤出錯,提示檔案損壞等資訊,或者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成功,甚至出現藍屏等。

2. 硬碟的聲音突然由原來的正常摩擦聲音變成了其他奇怪的聲音。

3. 系統不能正常啟動(首先要排除不是病毒導致的),出現報錯資訊。

4. 格式化硬碟時,到某一進度後停滯不前,最後報錯,格式化無法完成。

5. 每次系統開機都會自動執行Scandisk掃描磁碟錯誤。

6. 對硬碟執行Fdisk時,到某一進度就會反覆進進退退或停滯不前。

邏輯壞道的修復方法

相比較物理壞道來說,邏輯壞道的修復非常簡單,我們藉助Windows下的磁碟掃描工具,在資源管理器中選中碟符後單擊滑鼠右鍵,在彈出的驅動器屬性對話方塊中依次選擇“工具”——“開始檢查”,如下圖所示

將掃描型別設定為完全掃描,並選擇自動修復錯誤,然後單擊“開始”按鈕,如下圖所示。

如果硬碟存在邏輯壞道,那麼使用上面的方法基本就可以解決了。

物理壞道修復方法

1. 用Scandisk檢查物理壞道

物理壞道具有“傳染性”,會向周邊擴散。對於物理壞道,Scandisk只能將其標記為壞道,以後不再對這塊區域進行讀寫。

在Scandisk檢查到壞道停止的時候,我們觀察一下他的數值,例如如果是22%,假設硬碟容量為2GB,這樣我們可以計算2GB*22%=044GB,硬碟壞道的起始位置大致在440MB處。由於物理壞道有向周邊擴散的可能性,所以必須留夠足夠的緩衝區。將硬碟第一個分割槽容量設定為400MB,其餘的1.6GB按200MB分為8個分割槽,在使用Scandisk檢查所有分割槽,將無法通過檢測的分割槽刪除或者隱藏,確保系統不再對這些區域進行讀寫,其餘相鄰的分割槽可以合併使用。

2. 用軟體隱藏物理壞道

用PartitionMagic對硬碟進行處理,PartitionMagic可以在不破壞資料的情況下對硬碟進行分割槽,動態改變分割槽大小,改變分割槽的檔案格式,隱藏或顯示已有分割槽等操作。

測試壞簇可以世界用PartitionMagic中Operations選單下的check命令完成,對於壞簇,可以嘗試對其重新測試,方法是在Operations選單下選擇“Advanced/bad Sector Retest”。把壞簇分成一個或幾個區後,再通過Hide Partion選單項把含有壞道的分割槽隱藏,以免在Windows中誤操作。

3.使用FBDISK修復壞道

FBDISK是一個能夠把有壞道的硬碟進行重新分割槽的工具軟體,它可以將壞道設為隱藏分割槽,並將壞磁軌分隔開以防進一步擴散。當硬碟中壞道過於分散時,程式會產生多個可用的分散分割槽,但只能有4個主分割槽,程式會自動遠些最大的4個分割槽設定為可用,其他的則設定為隱藏。下面介紹使用方法。

啟動系統,進入到DOS環境下,執行Fbdisk.exe即可啟動軟體。

首先顯示硬碟引數,並詢問是否掃描硬碟“start scan hard disk?(Y/N)”,我們直接按Y鍵確認以後,程式就開始進行掃描,並顯示進度和剩餘時間。

掃描過程中如果有壞道,程式會自動顯示出壞道的所在位置以供參考。硬碟掃描完成後,程式會給出分割槽意見和方案,同時詢問是否將其寫入硬碟“write to disk?(Y/N)”。

注意,此時程式還沒有向硬碟寫入資料,需要我們按Y鍵後,才會將上述分割槽方案寫入硬碟。顯示“write disk OK!”後才說明寫入成功。

至此,使用FBDISK對壞道硬碟重新分割槽的工作即告完成,重新高階格式化就可以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