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的定位是怎麼實現的(手機定位是怎麼定的)

常見利用手機常用的定位方式有:

  1. 衛星定位(GPS,北斗,伽利略,Glonass);
  2. 移動基站定位;
  3. WiFi輔助定位;
  4. AGPS定位。

其中1,3,4的定位精度比較準確,可以達到10米。

方法1就是大家最常見的GPS定位,原理是手機接收到天上的衛星訊號,通過從GPS衛星收到的訊號並利用傳來的資訊計算使用者的三維位置及時間。手機定位到GPS初始化時需要搜尋到四顆GPS衛星才可以完成初始定位,定位結束後可以只接收到三顆衛星的訊號就可以使用,只是此時就無法確定海拔高度了而已。

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空間段由5顆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組成,中國2012年左右, “北斗”系統覆蓋亞太地區,2020年左右覆蓋全球。中國正在實施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已成功發射16顆北斗導航衛星。

目前大多數的手機都支援GPS 北斗雙重搜尋了,只是在一般的手機上只顯示為GPS定位而已,蘋果手機不支援北斗,他支援GPS和AGPS。

方法3的原因也是三點定位或者多點定位,只是接收訊號源從衛星變成了wifi而已。

WiFi定位首先預設了AP(access point)一般都不會移動,而且每一個無線AP(路由器)都有一個全球唯一的MAC地址;

裝置在開啟Wi-Fi的情況下,無線路由器預設都會進行SSID廣播,在廣播幀包含了該路由器的MAC地址;

採集裝置可以通過接收周圍AP傳送的廣播資訊獲取周圍AP的MAC資訊和訊號強度資訊,將這些資訊上傳到伺服器,經過伺服器的計算,儲存為“MAC-經緯度”的對映,所以接入的AP越多定位就越準確;

當你的手機連線wifi的時候,可以將收集到的這些能夠標示AP的資料傳送到位置伺服器,伺服器檢索出每一個AP的地理位置,並結合每個訊號的強弱程度,計算出你手機的地理位置並返回到手機,

其中方法4其實也是通過GPS來定位手機位置,AGPS只是把手機收到的GPS資料傳輸到基站,由基站來將GPS資料計算成經緯度再反饋給手機,這樣節約了手機的計算過程,從而定位速度更快。

方法2的定位比較粗獷,大概是500米或許更差,原因是基站的經緯度需要後臺輸入,如果採集的資料不準的話可能差距很大。方法的原理是3點確定位置,也就是說和你手機連線周邊的基站有關,

因為你開機的時候手機要向基站進行註冊,使用時基站還要和手機保持通訊,所以可以通過基站和手機的距離可以計算你手機的位置。

由於無線訊號比較複雜,手機和基站之間的位置計算其實是計算的手機到基站的多經線路,其中無線訊號可能經過折射、反射等各種方式才到達基站,所以手機定位精度很差。

一般來說,室內wifi定位都問題不大。在室外某些遮擋或者建築物陰影處,有可能接受不到足夠強的GPS訊號,就無法定位了;

有些手機的GPS模組接收能力不夠強,如果你在什麼地方都很難接收到GPS訊號,估計就是GPS模組出現了問題;

還有些軟體本身對GPS訊號的讀取不太好,就是軟體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