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固態硬碟開機二十多秒
別人開機才3秒,我用了固態硬碟怎麼還要13秒呢?!很多朋友都有過類似的疑問。在Windows工作管理員當中有一個神祕的"上次BIOS所用時間"統計,有的朋友只要三四秒,有的朋友卻要二十秒。
BIOS所用時間指的是電腦開機時硬體自檢和初始化的時間,從開機按鈕按下開始到進入系統引導階段為止,是固態硬碟也使不上力的階段。關於"BIOS所用時間"的優化,網上並沒有全面的教程。儲存極客在華碩ROG STRIX Z270主機板和東芝TR200固態硬碟上嘗試上百次,總結出了一些規律。
必開的Fast Boot
Fast Boot就是快速啟動的意思,開啟它之後會自動略過一些非必要的自檢專案,加快電腦開機速度,有效降低"BIOS所用時間"。儲存極客的實測結果顯示,開啟Fast Boot能夠節省3.5秒左右。這也是最簡單、最直接的優化開機優化方法。
敗家之眼竟有效能副作用?
很多選用玩家國度主機板的小夥伴們都有一股天生自豪感:我的電腦很優秀。不過你知道為了顯示這樣一張LOGO,你就要比別人慢上0.8秒開機嘛?
其實不光是ROG開機畫面,所有主機板的品牌LOGO顯示都是以犧牲開機速度為代價的。在BIOS設定中禁用Boot Logo Display(設定為Disabled),大約能節省0.8秒BIOS時間。
一些不經意的設定都會影響開機速度
越是高階定位的主機板,功能越是豐富,同時板載裝置也更多。這就是高配電腦有時候反而不如配置簡陋的品牌機自檢快的原因,後者的BIOS極度精簡,甚至可以說沒有什麼功能。但也正因如此才能啟動的更加迅速。在BIOS中禁用自己用不到的Serial Port串列埠、關閉沒有連線硬碟的SATA埠,分別能夠減少0.1秒的自檢用時。
除了板載裝置之外,使用者自己加裝的硬體也會影響開機自檢效率。多餘的機械硬碟、平時不用的USB外設,將他們拔掉之後都有可能讓開機速度變得更快。
AUTO自動非萬能,深度優化BIOS設定
BIOS設定中有很多選項如果不知道怎麼設定,可以選擇AUTO(自動)。但AUTO非萬能,有些時候會延長開機自檢的速度。譬如Primary Display(首選顯示介面卡)選項,根據自身情況手動指定IGFX(核芯顯示卡)或PEG(獨立顯示卡),能比設定為AUTO節省0.1秒左右的開機時間。
UEFI引導很有用,但還需關閉CSM模組
我們前邊加快了很多個0.1秒,但都不如UEFI系統引導的效果好。使用UEFI模式重新安裝作業系統,同時關閉主機板的CSM相容模組,在使用東芝TR200固態硬碟的情況下,能夠降低4.2秒的開機"BIOS所用時間"。
今天介紹的內容都是優化"上次BIOS使用時間",也就是系統開始引導之前BIOS自檢過程的耗時,也就是下圖Boot Racer中Pre-boot部分的時間。這部分時間沒有被軟體認定到開機用時中,但實際對開機速度的影響卻比進入桌面後軟體載入時間(Desktop部分)更重要。
在從機械硬碟升級到TR200固態硬碟之後,Windows Boot純系統引導用時從25秒降低到4秒。如果從SATA升級到NVMe固態硬碟,這個時間也不過再降零點幾秒,從這個角度來看,SATA固態硬碟對於家用電腦來說價效比還是非常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