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c介面有什麼用(type-c介面用途)

現如今,電子裝置在我們的生活中佔到越來越大的比重,而所有的電子產品都離不開介面,無論是在手機上還是電腦上,越來越多的 Type-C 介面在出現,然和很多使用者對於它的概念還是非常模糊的,今天就來和大家說一說關於 Type-C 介面的那些事兒。

到底是 Type-C 還是 USB-C ?

在應用於手機上時,很多人稱它為 Type-C 介面,但是應用在電腦上時,更多的人則叫它 USB-C 介面,雖然叫法不同,但是在本質上是同一種介面,可以將它統稱為“C類介面”,它的全稱應該是:USB 3.1(2.0/3.0)Type-C 介面。

“Type”指的是介面型別

我們常說的 Type-C 介面中的“Type”,可以理解為介面型別,相信大家從上圖就能一眼看明白,我們電腦中經常使用的介面屬於 Type-A,而 Type-B 更多應用於印表機之上,Type-C 介面則將會成為未來的趨勢。

“USB”指的是介面規範標準

另一部分人喜歡叫的 USB-C 介面中的“USB”指的是介面規範標準,例如我們在電腦上使用的 USB 2.0 或 USB 3.0 都指的是不同的規範標準,USB 2.0的理論頻寬為480Mbps,USB 3.0可達到5Gbps,USB 3.1(Gen2)是目前 USB 介面最高的10Gbps。

這裡需要額外說一下 USB 3.1 規範,它分為一代和二代,也就是 Gen1 和 Gen2,一代的 USB 3.1 介面在頻寬上與 USB 3.0 完全相同,只有 USB 3.1 二代才是 10Gbps 的頻寬。因此同樣是 USB Type-C 介面,採用的規範標準是不盡相同的。

Type-C支援哪些功能

Type-C 介面目前被廣泛使用,就是因為它強大的功能,簡單來說,就是以下的原因。

支援正反插

Type-C 介面在變薄的同時,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再單一的插入方向,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一次插入不成功的情況。從圖片中可以看到,介面共有24個針腳,兩邊各12個,插入後兩邊完全對稱。

支援替代模式

Type-C 在支援了替代模式後,擁有的功能更加多樣,雖然自己不具備響應的功能,但是可以通過轉接到其他晶片上來實現,例如我們熟悉的 DisplayPort 視訊訊號傳輸和英特爾的雷電3介面(Thunderbolt 3),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進一步統一介面。

注意:Type-C 介面的功能如同介面規範一樣,是不完全相同的,例如很多在筆記本上使用的 Type-C 介面並不支援DP視訊傳輸,也僅有一小部分產品支援雷電3功能。

總結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對於 Type-C 介面有了一定了解了,對於手機使用者來說,Type-C 介面或許只是用來充電,不過對於PC使用者來說,在購買電腦時一定要先搞清 Type-C 支援哪些功能和規範。■

本文編輯:苑靜涵

關注泡泡網,暢享科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