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硬碟空間不夠了怎麼辦(win10如何釋放c盤磁碟空間)

不管我們電腦上的磁碟空間有多大,不知為什麼,隨著時間推移總會變得空間不足。更糟糕的是,等到我們意識到的時候,可能已經來不及了,例如,安裝個軟體到一半時,作業系統更新到一半時,備份一些大部頭資料,或者下載動輒上幾個G的視訊的時候,這些火箭君都遇到過。

因此火箭君,日常會留意此片空間,最簡單的方法是「我的電腦」裡面的面板提示,一旦出現「紅條」,說明要注意了。

   

空間不足警告會遲到,但從不會缺席

至於如何釋放這些空間,肯定有偷懶的辦法,例如有人喜歡「X60」「X電腦管家」的套路,整天被提醒要「清理電腦」,很有成就感。
   然而,我們是否應該更加深入一層,從源頭上形成一個機制,讓電腦空間不要被白白浪費掉?

1. 主動磁碟清理

我們假設,大家已經會解除安裝軟體,不用的軟體都已經解除安裝乾淨了,但是空間還是捉襟見肘,這很可能是一些「臨時檔案」佔用造成的,我們可以主動出擊,執行清理。

但這個方法,只是救急的,不應該作為「治本」的方案。

有兩種方式快速清理磁碟,不用安裝「XX助手」之類工具:

方式一、開啟電腦右鍵選中C盤之後,選擇「屬性」進入。在C盤屬性視窗下點選「磁碟清理」,然後選擇「要刪除的檔案」即可。

方式二、Windows10下,使用快捷鍵「Win i」開啟電腦設定主介面,點選左上角「系統」進入系統選項中。 我們能看到「儲存」的按鈕,選擇「立即釋放空間」。其實是方式一的另一種介面而已。

   

進入到儲存介面

   

勾選需要刪除的內容

2. 開啟「儲存感知」

如果覺得上述「主動清理」太麻煩,可以 開啟 Windows10「儲存感知」功能,讓 Windows 自動根據用量,刪除整理非必要的檔案。

(開啟的步驟還是 使用快捷鍵「Win i」,進入到儲存的設定介面即可看到)

我們還能在「更改詳細設定」中,設定相應的規則,例如「每月執行一次」、「自動刪除在回收站超過30天的檔案」、「自動刪除在下載資料夾中超過60天的」等。

3.轉存第三方應用的資料檔案

第三方的應用會堆積大量的臨時檔案,火箭君這裡主要是桌面版「微信」應用,生成的臨時檔案隨便佔用10個G空間不在話下。如果吃不準,是否要刪除,可以轉存到其它磁碟分割槽上,然後定期清理。
   我們平時登入的QQ、微信、迅雷……下載的檔案、圖片、自動備份的聊天記錄等,都可以換個位置儲存。 以微信「舉例」:開啟微信「通用設定」,選擇「更改」檔案儲存位置。

同理,我們也可以在源頭上對Windows 下的幾個常用「資料夾」(我的文件,我的圖片……)進行「轉存」設定,使用快捷鍵「Win i」開啟電腦設定主介面,找到「儲存」,就能修改各個常用資料夾的儲存位置(咦?好熟悉的介面?)。

也許有人會問,轉存有什麼用?還不是一樣佔據空間?火箭君想說的是,「轉存」意味著,我們以後可以一次性備份這些資料(如果需要的話),然後一次性清理掉檔案(例如: D:/臨時檔案/),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同樣不需要「XX助手」「XX管家」介入。

4. 發現浪費空間的大檔案

我們日常的搜尋軟體,一般提供「尺寸」排序,我們也可以利用這點發現「超大檔案」,例如:有時候在某個隱蔽的資料夾裡有個2G大的檔案,但從來沒有用過,或者有10個尺寸一樣的大檔案副本,這些都是默默「吃掉」我們磁碟空間的幕後黑手。

我們以知名的搜尋軟體 Everything 為例:

開啟 Everything,什麼都不需要搜素,直接按「大小」排序檔案,就可以發現不必要的超大尺寸的檔案。(記住,別誤傷Windows的系統檔案哦!)

最後

好像看了一圈,多數是PC教程, Mac黨該怎麼辦?

不要問,問的話回答就是:「充錢買 iCloud空間」,資料轉移到雲上,按需下載。當然這是玩笑,Mac其實已經比較成熟,Finder裡可以直接篩選出大檔案,TimeMachine 備份也很成熟,空間佔據感知也很先進,可以告訴我們是「照片」還是「郵件」或者是「應用」佔據了大約百分之多少的空間。

然後呢?然後當然是充錢買 iCloud空間啦。
   以上都是實踐經驗總結,如果大家有什麼好的辦法,歡迎分享,謝謝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