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做社群運營拉人呢(社群拉新的方法和渠道)

社群運營在整個運營體系中都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分量。作為運營人,想要讓自己有一個有趣的靈魂,就得抓住這個兩百多斤的社群運營。我們通常都是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作為推動力量,最終的目的其實就是實現裂變,擴大我們社群的影響。道理我們都懂,但是在什麼都沒有的情況下,怎麼拉新,建立一個社群呢?今天我們就以微信社群為例,來討論一下這個話題

一、社群拉新,最重要的是拉新?不,是社群。精準把握受眾才是王道。

說起社群拉新,一大堆小夥伴會說出各種各樣拉新的點子。看上沒啥問題,但是實際上多少有點本末倒置。拉新只是手段,關鍵點恰恰在於社群本身。而一個成功的社群,最重要的就是社群的定位。舉個例子,我們有一個500人的大學複習資料分享群,裡邊都是各種書籍,筆記之類的學習資料。如果你每天都在群內發親子育兒,孕期保健的內容,那就是沒有把握住社群的定位,之後運營過程中所有的步驟都會難以展開。

那麼如何準確的進行社群定位呢?關鍵詞梳理。想要給自己建立的社群定位,精準的找到受眾,必須要梳理自己社群的關鍵詞。比如我們想建立一個某地區的家教群。那我們的關鍵詞會有,教育,家教,大學生,兼職,中小學,課外輔導等一些相關詞語。有這些關鍵詞之後,無論是在推廣,還是在搜尋的過程中,我們都能更加精準的把握對於家教有需求的人,無論是想找家教的孩子家長還是想做一份兼職的在校大學生。有了對應的關鍵詞,我們在社群拉新的時候就會更加簡單。當然,付費入群,這個手段會直接幫你剔除掉絕大多數不是真正有需要的人,在社群拉新的過程中,是可以適當使用的

二、不以學習為基礎的拉新不是好拉新,不以分享為前提的拉新都是耍流氓

經過這幾年數量眾多的微商的不懈努力,大家現在對於微信朋友圈,微信群聊都有一種比較深的厭惡感,看見別人拉自己進一個不認識的群都會有一種牴觸情緒。即使我們找到了精準的使用者,拉近了我們的群裡,大家可能也會因為牴觸情緒出現退群的問題。那麼怎麼才能讓人進群,而且還不退群呢?

最重要的在於分享。想要讓大家進入你的群並且留下來,你的群必須要有它的價值。所以不管是什麼社群,都必須要有以學習和分享作為招牌。分享我們的乾貨,分享我們的資料,分享大家有需要的知識。當然,我們分享的東西不能是百度一搜一大堆的,最好是能夠分享實操性很強的方案,或者是某個行業內的一手資料。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吸引那些精準使用者加入我們的社群,並且留在我們的社群

三、一加一等於二,但對社群資源來說,一加一大於二

很多小夥伴都會說,我能給我的社群拉來一部分粉絲,群友。但是很難實現突破,達到一定的數量就很難再有新的進展了。這個現象其實很正常,每個人的社交圈都是有限的,你就比如說馬雲,他再有錢,不也是沒有我的微信嗎?!對吧,很正常(咳咳,有點不害臊)

但是你一定要知道,社群運營,不只是一個人的事。你在運營一個社群,別人也在運營。大家都會面臨這個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資源的共享對於我們來說就很重要了。我們都知道一加一等於二。但是對於社群運營來說,如果兩個運營人員資源互換,互相推廣轉介紹,那麼最終的結果會使雙方在原來的基礎上都實現提升,從兩個“一”,變為兩個“二”。找到相似的社群,進行資源互換,來獲取新的粉絲,當真是一個極好的渠道。

四、新使用者激勵大法,用白花花的銀子砸到他們手軟

粉絲哪有永遠,只有金帛動人心。想要快速的實現拉新,激勵手段無疑是最有效果的。給大家舉個太常見的例子,並夕夕~我們經常看到上面各種新人福利,註冊之後,各種紅包之類的,多的很。雖然我們都知道上邊很多不實用的券,購物津貼。但是真正看到的時候還是免不了激動一番,有些人也就會因此而下載註冊。

其實我們的社群運營也是一樣,可以通過紅包,券,小禮品等有實在的經濟價值的,來吸引使用者加群,並且留下。當然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方法可以用來拉新,但是不要一直使用。畢竟還是有一定成本的。紅包可以選擇在節假日或者是重大活動的時候發放,大家在假期,一般心態很放鬆,能領到紅包或者是其他的小禮物,則是能夠感覺到社群對大家的關心,也會拉一些朋友入群。進行互動。如果有群成員做了比較大的貢獻,比如說為我們的社群拉來了很多粉絲,那我們可以私發一個定向紅包,並且在社群內截圖表揚,用這種方式,刺激大家為我們的社群拉新,實現裂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