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裡買膝上型電腦好(經濟實惠的膝上型電腦推薦)
本文釋出於2020年3月30日
歡迎私信留言,一定要說明需求 預算。
買電腦首先要明確的就是需求和預算,
拋開需求,再貴的電腦也可能會用的糟心。
拋開預算,對眼的電腦都看不起你的錢包。
Part.1 寫在前面
不想看的話,直接翻到下面從 Part.2 開始就有具體機型推薦了
Tips 1—關於便攜性
便攜性是很多同學選購筆記本時容易忽視的一點,現在請結合自己的需求仔細想一想你的使用場景
- 如果你需要經常帶電腦上課、上班、出差等等,那麼我推薦買 13、14英寸的產品。
- 如果你不經常或者沒有攜帶需求,我推薦 15 英寸或者更大尺寸的產品。
Tips 2—關於處理器
處理器決定筆記本的效能。
- 十代酷睿處理器:
現在市面上的筆記本採用了兩種不同的“十代酷睿”處理器。
第一種“10代酷睿”是由 8 代酷睿處理器沿襲而來的,它們的型號主要有 i5-10210U、i7-10510U、i7-10710U 三種,依然採用了舊有的 14nm 製程,和 8 代處理器相比無非就是效能強了一丟丟,並沒有質的差別,不過其中的 i7-10710U 比較特殊,它的核心數量增多至 6 個,在散熱給力的情況下效能非常強悍的。
第二種“10代酷睿”則採用了全新的 10nm 製程,主要有 i5-1035G1、i5-1035G4、i7-1065G7 三種,與第一種相比它的核顯效能更強,還支援更多新特性,比如支援更高頻率的記憶體、原生支援 WiFi 6、雷電3等。但10nm酷睿的頻率比較低,所以整體效能和第一種並沒有拉開明顯的差距。
- 二代銳龍處理器(即將換代)
二代銳龍即銳龍 3000 系處理器,主要型號有 R5-3500U、R7-3700U、R5-3550H……這三款被絕大多數主打價效比的銳龍輕薄本所採用,它們的效能依次遞增,與酷睿相比,R5-3500U 稍弱於 i5-10210U,R5-3550H 稍強於 i5-10210U,另外 R7-3700U 與 R5-3500U 並沒有本質區別,看到 R7-3700U 直接 Pass 即可。還需要注意的是,二代銳龍的功耗控制稍差,如果對續航要求很高不推薦選擇二代銳龍機型。
- 三代銳龍處理器(即將全面鋪貨)
三代銳龍即銳龍 4000 系處理器,主要型號有 R5-4500U、R5-4600U、R7-4700U、R7-4800U、R7-4800H……它們採用了全新的 7nm 製程工藝,三代銳龍相比於二代銳龍,在效能,功耗控制等方面有質的飛躍,打壓十代酷睿不在話下,但目前銳龍三代只被巨集碁和華碩的幾款產品所採用,而且這兩家產品的綜合表現不盡如人意,沒能夠發揮出銳龍三代的水平,如果想入手,推薦大家持幣觀望,今年是銳龍三代筆記本大爆發的一年,四五月份會出許多更棒的產品。
Tips 3—關於獨顯 / 核顯(集顯)
- 很多同學對獨顯十分迷信,甚至有些荒誕的說法:沒了獨顯看視訊不清楚,畫面顯示也不好。其實這都是無稽之談,獨顯最大的作用就是決定電腦的遊戲效能,如果你有遊戲需求的話,可以選擇獨顯機型,推薦大家選擇 MX350,一般可以滿足中端網遊了。如果玩大型遊戲的話,請選購遊戲本。
- 沒有遊戲需求的話,買獨顯機型大概率是徒增功耗,畢竟輕薄本的散熱能力就那麼點,還要同時分給處理器和獨顯兩塊,實在是沒必要,還不如索性買個集顯機型,省下來的錢可以加到大記憶體上面,這樣既能讓處理器獨享散熱,還擁有了更大的記憶體,還能省一筆錢,何樂而不為呢?
Tips 4—關於記憶體 / 硬碟
我認為現在買筆記本一定要選擇 16 512GB 的記憶體硬碟組合。
- 簡單來講,記憶體容量越大,電腦可同時執行的程式也就越多。也許很多同學覺得 8GB 就足夠了,但是筆記本的換機週期一般都在 3 年以上,為了以後使用考慮,推薦大家一步到位直接選擇 16GB 記憶體的機型。關於記憶體更詳細的說明,感興趣的話可以看看我的這篇文章 → 《膝上型電腦有沒有必要買16GB記憶體的》
- 同樣的道理,為了以後使用考慮,硬碟也推薦直接選擇 512GB 的版本。
Tips 5—關於介面 / 充電方式
一臺實用的電腦,必須同時具備 USB-A 介面和全功能 Type-C 介面。
- USB-A 介面數量越多,外接 U 盤、滑鼠、鍵盤等裝置就越方便;如果你喜歡的電腦只有一個 USB-A 介面或者乾脆沒有,那選購滑鼠或者外接鍵盤時,一定要認準藍芽的。
- 全功能 Type-C 介面可以為電腦充電,外接顯示器和傳輸資料。如果你挑選的電腦具備此介面,就可以使用“一線一頭”的 PD 充電器,與傳統的“兩段式”充電器相比,PD 充電器極大的提升了便攜性。
目前只有華為和榮耀,還有小米的筆記本出廠標配 “一線一頭” 的PD 充電器,如果需要選購 PD 介面卡,推薦這兩款:
- 99元 小米 65W PD充電器(體積小)
- 149元 聯想 YOGA 65W PD充電器(外觀圓潤)
Tips 6 —關於價格
- 文章裡出現的價格基本都是京東的促銷價,如果發現價格比我標的貴很多,可以再觀望一下,一般京東隔三差五就會有促銷活動,當然如果你不嫌煩的話可以關注我的微博,微博上經常揮發促銷資訊。
Part.2 3500元-5000元
榮耀 MagicBook14 銳龍版
主要賣點:多屏協同、一碰傳 / 16GB 版不到 4000 元 / 56Wh電池
簡評:榮耀 MagicBook14 是經典的入門機型,不到 4000 元的價格連 iPad Pro 都買不到,但卻能體驗到一臺搭載 Windows 10 系統的正統筆記本,雖然它價格低,但主流配置一個不落,銳龍 R5 處理器應付日常辦公、追劇娛樂完全不在話下,這裡多提醒一句,大家不要多花錢買 R7 處理器,兩者的效能並沒有質的差別。儲存方面,榮耀 MagicBook14 全線標配 512GB 硬碟,而且還有不到 4000 元的 16GB 記憶體版可選,如果你平時的工作需要執行很多軟體,我強力推薦 16GB 版本,至於續航和充電,56Wh 的電池容量足夠安心,“一線一頭”的 PD 充電也很方便。當然指紋識別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如果你是華為或榮耀手機的使用者,你還可以體驗到一碰傳、多屏協同等實用的功能,非常方便!
如果你對螢幕素質有著比較高的要求,榮耀MagicBook14 可能並不適合你,因為它沒有配備高色域螢幕,處理影象時會出現嚴重的色差。
巨集碁傳奇14
主要賣點:銳龍三代 R5-4500U 處理器 / 16GB大記憶體
簡評:巨集碁傳奇14 是近期非常熱門的一臺輕薄本,因為它是首批搭載 7nm 銳龍三代處理器的產品,我們都知道銳龍三代相比之前有了質的飛躍,效能甚至壓過了英特爾酷睿,而這臺傳奇14已經現貨開賣了,價格很便宜,但老實說我並不推薦大家購買,因為它太便宜了,這樣就會導致整個產品的基本面不夠好:由於價格的限制,傳奇 14 只有 R5-4500U 處理器可以選擇,並沒有更高階的 4600U 和 4700U,而且它的螢幕規格也很低,電池容量只有 48Wh,可想而知其他細節方面肯定不夠到位,也就是說這款電腦除了處理器外就沒啥可看的了。
我的建議是如果你真的對銳龍 4000 系處理器的相關產品感興趣,不妨再等一等更好的,今年是銳龍筆記本大爆發的一年,好產品後頭多著呢,也就四、五月份的事情了。
榮耀 MagicBook Pro 銳龍版
主要賣點:多屏協同、一碰傳 / 16.1英寸大屏 / 35W標壓處理器
簡評:如果你想要一臺實惠的大屏本,榮耀 MagicBook Pro 銳龍版一定要考慮。它最出色的就是這塊 16.1 英寸的大螢幕,大屏在工作時效率提升很明顯,比如剪輯視訊可以顯示更長的時間軸,不用老拖來拖去,而榮耀 MagicBook Pro 的螢幕還擁有 100% sRGB 的高色域、並且色差小、色準高,色彩表現在 4000 元出頭的筆記本中有著越級的體驗,如果你想學習剪輯修圖再合適不過了,就算只是單純工作使用,大螢幕也有更高的效率。核心配置上,它採用的是 R5-3550H 標壓銳龍處理器,搭配大尺寸機身,效能釋放很出色,不過功耗也比較高,儲存方面有 8GB/16GB 記憶體可選,由於無法自行擴充套件,我推薦大家直接買 16 512GB 版本的。外圍配備上,“一線一頭”的 PD 充電、一鍵指紋開機、華為/榮耀獨有的多屏協同它都有。
需要注意的是,MagicBook Pro 16.1 英寸的大螢幕固然爽快,但便攜性並不算很好,不是很適合日常工作攜帶。另一點就是由於標壓處理器的功耗較大,所以 MagicBook Pro 的續航能力稍差一些。
華為 MateBook 13 銳龍版
主要賣點:多屏協同、一碰傳 / 高素質3:2屏 / 16GB 大記憶體
簡評:在我看來,華為的“一碰傳”和“多屏協同”等功能已經成為它的核心競爭力。我身邊就有好多華為使用者特別說明要求推薦華為筆記本,而在 5000 元以下的華為筆記本中,MateBook 13 是很均衡的一款,它的做工、螢幕等方面都要強於價格稍低一點的 MateBook D 系列。
我推薦的 MateBook 13 銳龍版是今年年初剛上新的,它配備了二代銳龍 R5-3500U 處理器,16 512GB 的大儲存,螢幕雖然不支援觸控,但色彩規格很棒,3:2 的比例也適合辦公使用,另外華為獨有的多屏協同、一鍵指紋開機它都有,充電方面也支援“一線一頭”的 PD 充電。
MateBook13 最大的劣勢是沒有常用的 USB-A 口,如果要外接滑鼠,必須買藍芽的才行。另一個缺點是它的電池容量比較小,42Wh 的容量可能會有點捉襟見肘。
聯想小新Pro13 銳龍版
主要賣點:高素質全面屏 / 16 512GB大容量 / 標壓處理器
簡評:小新Pro 13 銳龍版是一款火遍全網的輕薄本,無論是在知乎、B站,還是什麼值得買等平臺,只要有它的身影,基本都是一片叫好。“越級”的產品力和喪心病狂(褒義)的定價註定讓它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4500 元的定價之下,它是不折不扣的“堆料狂魔”,玻璃蓋板下覆蓋著 2.5K 高解析度的全面屏,13 寸小機身下有著強勁的散熱能力,足以讓 R5-3550H 標壓處理器火力全開;16 512 GB 的大容量儲存,一步到位讓人省心;另外還有兩個全功能 Type-C 介面十分方便。總體而言,小新 Pro13 銳龍版對得起“年度真香機”這個稱號,這臺機器絕對買不了吃虧!
小新Pro 13 的小遺憾:鍵盤手感一般、USB-A 介面只有一個……但在香味撲鼻的產品下,四捨五入可以忽略了。另外要說明的是,小新Pro13 銳龍版支援“一線一頭”PD充電,但是它沒有標配PD充電器,如果需要可以自行購買。還有需要注意的是,小新Pro13 僅有一個 USB 介面,所以推薦搭配藍芽滑鼠或鍵盤使用,這樣可以留出 USB 介面給到其他裝置。
Part.3 5000元-6000元
聯想小新Air14 2020
主要賣點:MX350獨立顯示卡 / 14寸高色域屏 / 標配 16GB 大記憶體
簡評:2020 款小新Air 14 相較上代有了長足的進步,它最大的提升是螢幕,目前 5000 元左右的 14 寸筆記本極少有配備高色域屏的產品,而小新支援 100% sRGB 高色域 和 DC 調光,這一點值得讓人欣慰。核心配置上,小新Air 14 延續了小新系列高效能的傳統,它採用了 10nm 10代酷睿處理器,最高可達 28W 的功耗釋放,並且還搭載了最新的 MX350 獨顯,這顆獨顯相較於 MX250 有明顯的效能提升,在遊戲中也會有更好的表現。小新Air14 2020 在儲存方面全線標配 16 512GB 的記憶體和硬碟,很讓人省心。另外,Air14 在續航和介面等細節方面也有升級,第一是 56Wh 的電池容量讓人安心,而且支援 Type-C 充電。第二是它有兩個 USB-A,還保留了 SD 卡槽,方便相機使用者匯出照片視訊等,第三是它的散熱系統也加強了不少,可以充分釋放出處理器和獨立顯示卡的效能。
聯想小新15 2020
主要賣點:MX350獨立顯示卡 / 15.6英寸高色域屏 / 標配 16GB 大記憶體 / 70Wh大電池
簡評:小新15 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小新Air 14 的放大版,這兩款機型的外觀設計、硬體配置、介面布局都幾乎一樣,不同的是小新15 為大尺寸機型,細節方面做了一些針對性的設計,比如鍵盤多了數字小鍵盤區域,但重量也有所增加。
配置方面,小新15 搭載 10nm 十代酷睿,效能十分穩定,可以滿足 35W 的功耗釋放,而且 MX350 獨立顯示卡也能維持較高的效能水平。儲存方面,聯想今年的筆記本全面普及了 16 512GB 的大儲存,小新15 自然也是。另外小新 15 也採用了高色域螢幕,並且電池容量升級到了 70Wh,可以說這個配置非常均衡了,很適合放在家當家用電腦使用。
聯想小新Pro 13 2020款
主要賣點:2.5K高分屏 / 16GB 記憶體 / MX350 高效能
簡評:2020 款小新Pro 13 其實沒有很大的變化,只是對獨立顯示卡進行了更新,更新後的 MX350 獨顯相較於 MX250 有著 20% 的效能提升,能滿足大部分中小型遊戲,另外,2020 款也對做工方面做了一些細節優化,相信大家吐槽的品控問題能解決了。總體來看,小新Pro 13 在同類產品中依然是相當夠打,單說 16 512GB 大儲存這一條就比得過很多主流品牌去了……而且經過了 2019 年的市場考驗,相信 2020 款產品會更加成熟。
需要注意的是,小新Pro13 僅有一個 USB 介面,所以推薦搭配藍芽滑鼠或鍵盤使用,這樣可以留出 USB 介面給到其他裝置。
華為MateBook 14 2020款
主要賣點:多屏協同、一碰傳 / 2K觸控屏 / 可選 16GB 版本
簡評:MateBook 14 基本延續了前代的特性,2020 款只是增加了觸控功能,並且更新了核心配置,處理器升級到了 10 代酷睿,也有了 16GB 記憶體版可選,但是 16GB 記憶體版本卻長期斷貨……這檯筆記本最大的優勢在於螢幕,3:2 比例的螢幕縱向更高,適合文字工作者,觸控屏的加持也帶來了更多實用的功能,比如三指下拉截圖等,而作為一臺華為筆記本,多屏協同、一碰傳等功能都快要變成它的核心競爭力了,如果你是華為手機使用者,買它辦公會方便許多。外圍配置上,MateBook 14 有 57Wh 的電池,而且標配“一線一頭”的PD介面卡,便攜性高了不少。
MateBook 14 的不足:它的機身相比同價位一體成型的輕薄本質感差了些,另外在配置方面,16GB 記憶體版長期斷貨,現在只有 8GB 版本,而且它的顯示卡還是 MX250,沒有迭代到最新的 MX350。
聯想YOGA C740
主要賣點:翻轉觸控屏 / 標配壓感筆 / 16GB記憶體
簡評:YOGA C740,這是我在 6000 元價位唯一推薦的翻轉觸控筆記本,如果你想買翻轉觸控的本本, YOGA C740 是首選。我認為翻轉本一定要有筆才能稱得上是完全體,而 YOGA C740 的壓感筆就是標配的,稱得上很良心了,當然它的配置也一樣良心,10 代酷睿自然就不再多說了,滿足日常使用無壓力的,儲存可以選擇一步到位的 16 512GB 的搭配,做工方面 YOGA 一向是令人放心的,一體成型的金屬機身,還有與機身同色的鍵盤設計都加分不少。其他外圍配置上,螢幕肯定是高色域的,指紋識別也是標配、全功能 Type-C 也沒有落下。
需要注意的是,YOGA C740 只有一個傳統的 USB 介面,接駁外設可能不是很方便。
Part.4 萬元級(後面還有低價位的)
聯想YOGA C940
主要賣點:旗艦級配置 / 價格接地氣 / 觸控翻轉
簡評:YOGA C940 是聯想品牌的門面擔當,也是央視廣告裡的絕對 C 位,它完美地詮釋了聯想是中國的“良心想”,而不是“美帝良心”。
首先來看配置,10nm 十代酷睿處理器,全線 16GB 記憶體,硬碟 512GB/1TB 可選,標配 4096 級壓感觸控筆,螢幕更是通過了 HDR400 認證,支援杜比視界,而在音效方面也支援杜比全景聲,這樣旗艦的配置戴爾 XPS 7390 2in1 也有,戴爾賣 16999 元, 而聯想只賣 9999 元。
YOGA C940 共有兩個版本,這兩個版本除了硬碟容量和處理器有區別之外,其他方面完全一樣,並沒有因為價格便宜就在記憶體、硬碟、螢幕等影響體驗的地方嚴重縮水。
細節方面,YOGA C940 採用了 Unibody 一體成型的工藝,也沒有因為過度追求輕薄而閹割了 USB-A 介面,另外它還有兩個雷電3。總之,如果你想要一臺萬元級的旗艦輕薄本,YOGA C940 絕對是第一選擇,中國品牌不比外國差。
以下兩款,除了記憶體只有 8GB 以外,整體表現還不錯
惠普Envy13
主要賣點:可選木紋版 / 顏值高 / 淘寶價格實惠
簡評:惠普 Envy13 向來以高顏值見長,但這並不妨礙它成為一名實力派選手,Envy13 搭載了10 代酷睿處理器,效能釋放好,散熱強勁。外觀是 Envy13 的拿手戲,它採用稜角分明的設計,線條感十足,細節非常豐富,螢幕面有大猩猩玻璃覆蓋,質感非常棒,如果你對顏值做工有較高的要求,它一定是個好選擇。外圍配置上,Envy13 有著高色域螢幕、全功能 Type-C 介面、指紋識別等。總而言之,如果你對顏值有著較高的追求,這檯筆記本無腦購入就可以了!另外提醒大家,Envy13 在淘寶會便宜很多。另外,如果沒有遊戲需求,Envy13 推薦核顯版本的。
一個短板:Envy13 沒有 16GB 記憶體版本。
戴爾靈越7000 13
主要賣點:不到1kg / 銀白機身
簡評:戴爾靈越 7000 是戴爾的中端產品,而 13 寸版本最大的特色就是“超輕”,不到 1kg 的重量相當於兩瓶農夫山泉,極大的減輕了攜帶負擔,適合對重量比較敏感的小姐妹們。另外靈越 7000 採用了典雅的銀白配色,鎂合金機身在保證輕量化的同時也達到了較高的做工水平。配置方面,它搭載 10 代酷睿低壓 U,效能主流應付日常使用無壓力。外圍配置上,靈越7000 13 有著高色域螢幕,也給到了全功能 Type-C 介面,指紋識別和鍵盤背光等小功能全系俱全。
需要注意的是,靈越 7000 13 僅有一個 USB 介面,所以推薦搭配藍芽滑鼠或鍵盤使用,這樣可以留出 USB 介面給到其他裝置。另外相比於同類產品,靈越 7000 13 的售價稍高,也缺少 16GB 記憶體的配置,這是一個小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