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閃付在哪裡設定(數字人民幣和雲閃付有什麼區別)

數字人民幣、支付寶、雲閃付分別代表法定貨幣、第三方支付方式、銀聯絡統轉賬支付方式,在客戶體驗方面沒有太大差異,都是通過手機進行支付,但實際上三者在銀行結算方面還是有區別的,銀行的會計處理也不一樣。通過三者的不同會計處理過程可以進一步分析,不同的支付方式對貨幣的發行、商業銀行的結算、金融風險防範和控制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隨著計算機和網際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民幣已經逐步實現電子化,邁入2.0時代。流通在銀行等金融體系內的現金和存款早已通過電子化系統實現數字化,而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移動支付的大規模普及,讓流通中的現鈔比重逐漸降低。現在國人日常消費幾乎不需要使用現鈔,中國成為最接近無現金社會的國家之一。為了適應國內移動支付的發展趨勢,也為了應對全球加密貨幣和穩定貨幣可能帶來的風險和挑戰,中國也開始關注和研究數字貨幣,即數字人民幣。

根據2021年7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釋出的《中國數字人民幣的研發進展白皮書》,央行從2014年開始研究法定數字貨幣,截至2021年6月30日,數字人民幣試點場景已超132萬個,覆蓋生活繳費、餐飲服務、交通出行、購物消費、政務服務等領域。開立個人錢包2087萬餘個、對公錢包351萬餘個,累計交易筆數7075萬餘筆、金額約345億元。

移動支付方面,2019年支付寶和財付通分別佔據移動支付市場55.1%和38.9%的份額,合計達94%。2017年底,銀聯攜手商業銀行推出了雲閃付,成立後短短2年多時間,雲閃付的使用者數就突破了2.4億。雲閃付雖然起步較晚,但其先天具有銀聯結算通道優勢,依託各大商業銀行和支付機構共同建設、維護和運營,未來可能出現支付寶、微信、雲閃付三足鼎立的局面。

那麼,數字人民幣與支付寶、雲閃付的區別在哪裡呢?

國際清算銀行(BIS)提出的“貨幣之花”模型,明確了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概念,即中央銀行數字貨幣是一種數字形式的中央銀行貨幣,且區別於傳統金融機構在中央銀行保證金賬戶和清算賬戶存放的數字資金。廣義的數字貨幣包括各種電子貨幣、虛擬貨幣及電子支付方式,狹義的數字貨幣指某一個國家或經濟體的中央銀行發行的法定數字化貨幣。

按中國人民銀行的定義,數字人民幣(e-CNY)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由指定運營機構參與運營,與實物人民幣等價,具有價值特徵和法償性。數字人民幣與支付寶、雲閃付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法定地位不同。支付寶是移動支付方式,雲閃付是銀聯絡統的電子支付方式,而數字人民幣是法定貨幣。機構或個人可以不接受支付寶或微信付款,但不能拒絕使用者使用現金或數字人民幣。雲閃付只是銀聯絡統的電子支付方式,相當於商業銀行賬戶之間的資金劃轉。

二是支付範疇不同。支付寶是基於商業銀行存款貨幣的第三方電子支付方式,雲閃付是基於商業銀行存款貨幣的銀聯絡統電子轉賬,而數字人民幣是基於中央銀行基礎貨幣的數字化貨幣,支付寶和雲閃付的支付範疇分別是M1(狹義貨幣)和M2(廣義貨幣),數字人民幣的支付範疇是M0(流通中貨幣)。

三是使用方式不同。數字人民幣存放在電子錢包中,不需要關聯銀行卡,而支付寶和微信需要關聯銀行卡,雲閃付也需要關聯銀行卡。

當然除了以上區別之外,還有其他不同,比如數字人民幣可以沒有網路、離線支付,支付寶和雲閃付必須線上支付;數字人民幣有軟體錢包和硬體錢包,支付寶和雲閃付只能通過APP支付;數字人民幣可以實現可控匿名,而支付寶和雲閃付是實名制。

本文由蠟筆聊最炫科技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