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和WLAN啥區別(wifi為什麼叫wlan)
手機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必需品,儘管運營商推出了各種不限量套餐,但是不少網友還是喜歡使用無線網路。現在各大公眾場所都會提供無線網路供大家使用,但是近日有網友發現手機顯示不同WiFi或者WLAN,那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呢?
WiFi英文全稱Wireless Fidelity,屬於無線聯網技術,不需要通過有線(網線)進行連線;而WLAN的英文全稱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屬於電腦裝置,屬於網路體系。
WLAN
WLAN指應用無線通訊技術將計算機裝置互聯起來,構成可以互相通訊和實現資源共享的網路體系。無線區域網本質的特點是不再使用通訊電纜將計算機與網路連線起來,而是通過無線的方式連線,從而使網路的構建和終端的移動更加靈活。
它是相當便利的資料傳輸系統,它利用射頻(Radio Frequency; RF)的技術,使用電磁波,取代舊式礙手礙腳的雙絞銅線(Coaxial)所構成的區域網絡,在空中進行通訊連線,使得無線區域網絡能利用簡單的存取架構讓使用者透過它,達到"資訊隨身化、便利走天下"的理想境界。
WLAN起步於1997年。當年的6月,第一個無線區域網標準IEEE802. 11正式頒佈實施,為無線區域網技術提供了統一標準,但當時的傳輸速率只有1~2 Mbit/s。目前使用最多的是802. n(第四代)和802. ac(第五代)標準,而最新的WLAN標準是2018年提出的802.1ax(WiFi6),它們既可以工作在2.4 GHz頻段也可以工作在5 GHz頻段上,傳輸速率可達600 Mbit/s(理論值),WiFi6可達11GB/s,理論峰值達9.6Gbps。但嚴格來說只有支援802. ac和802.ax的才是真正5G,現來在說支援2.4 G和5G雙頻的路由器其實很多都是隻支援第四代無線標準,也就是802. lln的雙頻。
WIFI
WiFi是無線保真的縮寫是一種能夠將個人電腦、手持裝置(如PDA、手機)等終端以無線方式互相連線的技術。WiFi是一個無線網路通訊技術的品牌,由Wi-Fi聯盟(Wi-Fi Alliance)所持有。目的是改善基於IEEE 802.11標準的無線網路產品之間的互通性。使用IEEE 802.11系列協議的區域網就成為Wi-Fi。甚至把Wi-Fi等同於無線網際網路(wifi是無限區域網中的一小部分)。
WiFi技術實際上就是把有線網路訊號轉換成無線訊號,就如在開頭為大家介紹的一樣,使用無線路由器供支援其技術的相關電腦,手機,平板等接收。手機如果有WIFI功能的話,在有WIFI無線訊號的時候就可以不通過移動聯通的網路上網,省掉了流量費。
二者的區別
WiFi在網路訊號中容易受到外部的干擾,理論有效半徑為90米左右;WLAN卻大不相同,在相關技術的支援下有效半徑可以達到5公里,遠比WiFi的範圍大。因此我們在公共場所、酒店、商場、地鐵站看到WLAN,而不是WiFi。WiFi是小範圍的區域網,通過相關裝置把網路訊號轉變為無線訊號,以便供大家使用。WLAN是由訊號塔發射出,為訊號塔範圍內使用者提供無線網路使用(在無線網路剛開始的時候有很多地方都有WLAN訊號,但是卻要購買賬號或者套餐才能使用)。
兩者關係可以理解為WLAN包含WiFi,不是所有的WiFi可以稱為WLAN。在幾年前我國曾經提出wapi連線方式,但是這項技術並沒有得到支援最後只能被時代淹沒。
(圖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