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畸變修復(拍照畸變的主要原因)

作者微博:@度秋攝影


對於負責的,高水準的,嚴謹的攝影作品來說,畸變的校正是必須的。尤其是建築攝影。當然,一些用誇張手法表達主題的創意攝影不在此文涉及範圍內,那是另一個領域。

PS的不斷進步,已經使攝影師的校正畸變工作大為方便簡化。

本篇就此話題展開。。。

一、ACR畸變校正示例:

校正畸變有很多方法,我最常用的基本上“鏡頭校正”以及“ACR變性工具校正”了。以下就此做一個簡單的示例:

用PS開啟一張圖片。

我們先在ACR裡對圖片的影調做一個預調。之後在“鏡頭校正”選項裡選擇“啟用配置檔案校正”,這時,PS會自動識別鏡頭引數,進行自動校正。

這一步,是對鏡頭本身的“鼓形畸變(廣角)”或“枕形畸變(長焦)”作出校正。鏡頭校正是所有畸變校正的第一步。

其後,我們點選ACR左上的選單:“變換工具”,作進一步的畸變校正。我們會看到相應的選單:

對於“變換工具”,其調整步驟如下:

第一,我的習慣是,藉助輔助線,先調地平線水平。(選單裡是“旋轉”)。

其次,檢視面情況調整水平方向畸變,選單裡是“水平”。這張圖片略過。

第三, 調整垂直方向畸變,選單裡是“垂直”。這是最重要的一步。

第四,調整“ 縱向補正 ”(必要時同時調整“橫向補正”),“縮放”,使畫面恢復最大有效輪廓。

第五,由於“垂直”校正壓縮了畫面高寬比,這時要調整“長寬比”,使畫面比例調整合理。

第六,畸變調整完畢,點選“開啟影象”,進入PS介面進行合理的裁剪。

最後,再進行PS其他精細調整。最後出片:

二、其他的畸變校正方法:

所有校正前,都最好進行一次“鏡頭校正”,此步略。

1.PS透視校正:

1.1.開啟需要校正的圖片:

按“Ctrl A”全選整個畫面,再點選“編輯”-“變換”-“透視”,如下圖:

1.2.透視調整:此時影象四邊均出現白色小方塊,可供調節。用滑鼠橫向拉動左右兩邊的小方塊,調整到合適的位置,縱向需要調整的話也同樣操作。

1.3.變形調整: 點選“編輯”-“變換”-“變形”,如下圖:

整個區域被分成九個部分,在這一步,我們可以用滑鼠左鍵,通過拉伸,對畫面進行區域性的重點調整。直到滿意為止。

1.4.進行適當裁剪,之後進行後續PS精修。

1.5.“變換”選單裡的“縮放”,“旋轉”,“斜切”,“扭曲”也是非常有效的工具,影友們可以自行研討。

2.PS透視裁剪工具校正:

2.1.開啟需要校正的圖片,並點選“透視裁剪工具”:

2.2.拖動選擇整個畫面:

2.3.將上端兩側的控制點向中間方向移動,使其豎向控制線與建築物豎向線條平行。(按住shift鍵再拖動控制點,可保持其水平或垂直方向移動。)

2.4.點選上方對號,完成裁剪。

最終調整效果如下:

2.5.之後進行後續PS精修。這一方法適合整體的透視調整。

3.用鏡頭校正濾鏡進行校正:

3.1.開啟需要校正的圖片,並點選“鏡頭校正”濾鏡:

3.2.開啟後選擇下面的“顯示網格”選項,以便觀察校正效果。可以調整網格的疏密。

左側的放大鏡可以幫助我們精確的觀察畫面區域性,隨時修正調整效果。

3.3.調整“變換”區域的“角度”,以便修正地平線。再進行“水平透視”,“垂直透視”的調整,一般來說,“垂直透視”的調整是最重要最常用的。

3.4.點選調整“變換”區域的“比例”,以便顯示全部有效區域。

3.5.點選“確定”後,在PS裡進行適當裁剪,就可以進行下一步PS精修工作。

3.6.此方法中,選單的左側“拉直工具”及“移動扭曲工具”也是非常有力的輔助手段,影友們可以深入研討。同時,前文提到的鏡頭自動校正,也包含在此方法中。

3.7.此方法適合精細專業調整。

4.用自適應廣角濾鏡進行校正:

對於這個方法,操作起來並不簡潔,適合某些不規則圖片的鼓形畸變的調整,不建議新手上手。所以在此略過。

三、其他

在沒有移軸鏡頭等不得已的情況下,後期畸變的校正是必不可少的,但僅管如此,我們在前期拍攝中,仍可以尋求最佳的拍攝高度,拍攝角度,以達到最小的後期調整的目的,我們知道,後期調整的幅度越大,畫質損失越大。所以,把畸變的校正任務完全交給後期是不妥的。

有經驗的攝影師,會預估後期校正裁剪對畫面的構圖影響,有意識地在前期拍攝構圖時多留一些餘地。

希望本文內容對影友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