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學攝影-給初學者的十點建議(0基礎學攝影一般多久出師)
對於現在很多攝影愛好者來說,後期修圖也不是什麼神祕的事兒了,基本上大部分的攝影愛好者都會後期處理一下才會發表自己的攝影作品,專業的攝影師那就更不用說了。
首先咱們聊一下攝影作品到底用不用後期。(如果不存在後期問題的可以直接下拉到後面)
這個問題相當於廢話。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只是會一點點LIGHTROOM朋友都會處理一下吧,或者說只要是段位大一點點的攝影愛好者都會處理一下。那為什麼我還這麼說呢?
因為有一群人,他們可能是不會後期,當看到別人拍的照片好的時候,他們總會說一句,PS的吧!
我個人很討厭這句話。
因為我和部分攝影師一樣,是主張後期的,
“前期是譜曲,後期是演奏”
這句話對一些資深的攝影愛好者都不陌生,至於沒有聽過這句話的人,可以到百度搜尋一下這句話是誰說的。
先聊一下膠片時代。
從攝影術發明開始,攝影一直是兩個過程,第一個過程就是去拍攝的過程,第二個過程就有定影、顯影、放大等化學過程。這第二個過程就是後期的過程。例如亞當斯的《月升》作品,在市場上會有兩個版本,一個是早期亞當斯自己後期的版本,一個是亞當斯後人的後期版本。
《月升》第一個版本
《月升》第二個版本
而在現在的數碼時代,根本就沒有了顯影等暗房操作的過程,而是直接由相機內部的元器件直接生成數字格式的圖片。
看上面兩張同一個底片的攝影作品可以看出來,天空的部分第一張比第二張明顯的得暗一些,細節要少一些。而這個結果完全可以通過顯影的浸泡時間長短來控制明暗的影調。這就是早期的攝影作品的後期處理。
而在現在的數碼時代,根本就沒有了顯影等暗房操作的過程,而是直接由相機內部的元器件直接生成數字格式的圖片。
大部分相機都支援RAW格式的,而這個RAW格式的照片,可以理解為拍攝的底片。這個底片需要用相機廠商的軟體去解壓轉換。當然adobe公司的LR和PS也可以做到。這樣我們才能得到可在網際網路上傳播的jpge格式或其它格式的照片。
而現在由於軟體的功能強大性,基本上可以分為兩類後期,
第一類是隻做一些影調和色調處理的後期,不會增加和減少照片上的內容元素。
第二類是不僅做色調和影調的調整還會用軟體去除或增加一些與照片主體相關的元素。
第一類常見於風光、人文、靜物等類別,第二類常見於商業攝影。
那麼,我們在做後期處理的時候,都有一套自己的後期流程。下面我分享一下我的後期修圖流程!
相機上面的照片格式要設定成RAW格式!
相機上面的照片格式要設定成RAW格式!
相機上面的照片格式要設定成RAW格式!
首我們拍完照片後匯出到電腦上,然後我會用檔案歸檔,命名格式為日期 專案名稱,例如,2022年04-02壩上草原。
在歸檔後,首先用LR或者ACR外掛開啟調整照片的影調,由於一些鏡頭的畸變和鏡頭的光學素質,處了影調外還要調整透視和光學校正。比方說照片暗角等。
在處理完基本引數以後進入到PS處理一些瑕疵——和照片主題無關的元素進行弱化和去除。然後再根據照片的情況酌情替換掉一些不好的元素。當然,這個要看自己的喜好和客戶的要求。
其次是給照片銳化匯出JPG。
如果需要給照片做色調的處理,我的習慣是在修完一組照片後,統一的調色,這樣對於一些組照很是友好,只要全部匯出到ACR,調完一張,然後全選批量統一即可,有不合適的單獨調整即可。一般批量統一沒有什麼大問題,調性依然是統一合協的。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關注我,陪你一起聊攝影那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