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和ipad哪個實用(ipad能代替macbook嗎)

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學生們的寒假來得特別長。同學們玩夠玩膩之後,也是時候逐步進入“停課不停學”狀態,通過線上豐富的教學資源,高效學習課內外知識,用好的狀態迎接不久後的新學期。

線上學習看似門檻很低,傳統意義上只要有能上網的裝置就行了,然而從效果和效率導向來看的話,好的工具相當重要,若能配合好的學習方法,容易事半功倍。反之卡頓、使用複雜,那肯定會影響學習體驗,導致事倍功半;另外長時間使用電子裝置學習,顯示屏的品質也不容妥協。基於以上需求,接下來為大家推薦的Mac電腦和iPad平板,是值得信賴的好選擇。

先說說iPad,無論從尺寸、配置還是價格上,蘋果都提供了較為齊全的產品覆蓋。基礎款的裝置如iPad(第7代)只需2499元起步,提供了10.2英寸視網膜顯示屏,並升級至支援全尺寸智慧鍵盤和Apple Pencil手寫筆,文字輸入及隨心所欲做筆記變得更輕鬆。要強調的是Apple Pencil不僅僅是一支能做筆記的手寫筆,其擁有超低延遲和畫素級的高精準度,帶來專業級的使用感受,配合創作類app使用還能成為繪圖和設計的利器。

如果是追求更佳的便攜性,2921元起的iPad mini(第5代)無疑是更棒選擇,其同樣支援Apple Pencil,重量也就半斤多一些,薄至6.1mm,無論是手持還是放入口袋,均能明顯“減負”。你別看它叫mini,但可貴的是螢幕和效能都沒有妥協,7.9英寸的視網膜螢幕不僅擁有當下iPad產品中領先的精細度(326 ppi),且全新支援護眼的原彩顯⽰技術,可根據環境色溫自動調節螢幕白點值,提升閱讀時的舒適度。A12仿生晶片的高效能,則為app的暢快執行提供強力保障。

倘若預算充裕,iPad Air 3則是在效能、便攜性、螢幕品質、前置相機四大方面,相比iPad(第7代)更勝一籌之選。在同樣的機身大小(寬度與高度)之中,iPad Air 3容納下更大的10.5英寸顯示屏,帶P3廣色域顯示、護眼原彩顯示以及抗反射塗層,在續航能力不變的前提下整機更為輕薄。加上有A12仿生晶片的加持,更清晰的前置相機,能為綜合使用體驗增色不少,學習之餘,相信它也會成為在家娛樂休閒的寵兒。

蘋果Mac電腦家族的產品同樣較為齊全,考慮到學生朋友可能有多種場所使用的需求,我們接下來推薦的是兼顧靈活攜帶與出色效能的MacBook膝上型電腦。說到MacBook不可不提MacBook Air,某種意義上此乃輕薄筆記本的開創者,並且一直都是輕薄型筆記本的標杆。

目前在售的MacBook Air是配備視網膜顯示屏的機型,首先便是顯著提升了顯示的細膩度,加之也有原彩顯示,確保優秀的畫質和舒適的觀感,利於學生朋友長時間健康使用。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顯示屏的護眼和觸控ID安全鎖,Mac新系統macOS Catalina以及iPad新系統iPadOS,均設有“螢幕使用時間”的功能,家長可藉此為子女設定裝置,或細如指定app、網站的使用時長限制,實現勞逸結合。有需要的話還能設定內容和隱私訪問限制,進一步保障子女在裝置上的安全和健康使用。

MacBook Air整機僅重2.5斤,使用英1.6GHz雙核英特爾i5處理器,可選8GB或16GB記憶體,提供長達12小時無線上網的續航能力,有金色、深空灰色、銀色三款顏色,定價8899元起。

若是對效能有進一步的要求,不妨可以考慮9999元起的13英寸MacBook Pro。處理器提升至4核,並有i5或i7的配置可選,應對多個課件的同時開啟或切換、乃至繪圖設計等應用均遊刃有餘。另外,13英寸MacBook Pro有特色的觸控欄設計,助力更直觀與高效的操控;儲存空間可選配至高達2TB的固態硬碟,揚聲器為效果更佳的高動態範圍立體聲揚聲器,整體而言娛樂體驗也達到更高水準。

以上我們從硬體層面介紹了幾款iPad和Mac產品,或許有朋友還有疑問iPad和Mac之間又如何選擇呢?其實首先價格的區隔就已經有明顯梯度,對價格敏感的話可以優先考慮價格更低的iPad。其次iPad和MacBook的形態差異也決定了受眾的偏好。iPad在隨身攜帶、易用性、app數量與覆蓋等方面有優勢,還支援觸控和手寫,MacBook則屬於更強效能、更專業的生產力工具。

如果耐心的你看到了最後,還有個小貼士送上,那就是蘋果面向在讀及新錄取的高校學生和其家長,還有各年級教師與教職員工,提供了Apple教育優惠。所有Mac、iPad機型均可享受優惠價購買(九折左右)或換購的政策,詳情可登入蘋果官方網進行了解。

科客點評:某種意義上看線上學習好比遊戲打怪,不僅要有好技術或方法,“裝備”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