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最厲害的方法教程(打卡技巧必勝絕技)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運營人都自嘲打雜搬磚。產品之上是“需求”,產品是解決方案,運營是兌現這個解決方案。比如有些人空有百萬粉絲,可開啟率不到5%,有些人只有幾千粉,可一個課程都有一千人買單。所以啊,問題的核心不在於你有多少粉絲,而在於你有多少活躍的粉絲,更深入來說,就是你有多少核心種子使用者。

那麼如何提升粉絲的活躍度?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活動、話題、聚會,但如果採用傳統的方式見效週期長。其實可以採用打卡的方式來有效促進活躍度,這也是當下最快速提升運營活躍度的方式。

為什麼人們痴迷打卡

打卡玩法如今已經覆蓋了人們的方方面面,打卡式旅遊、打卡式學習、打卡式健身……以打卡來標記生活已經稱謂,年輕人越來越常見的一種習慣。打卡這種行為營造了一種儀式感,比如教育類的產品平臺,使用者通過自我打卡的形式,可以逼自己專心學習,同時還能得到別人的認可。而且通過持續打卡的連續參與,還可以得到一定的物質獎勵。一方面提升了自我的各方面能力,同時還收穫了物質獎勵,自然可以理解為什麼打卡會席捲社交網路。

打卡玩法可以怎麼做

目前很多軟體採用的都是初級的玩法,比如為了提升使用者粘性,通過簽到打卡功能抽獎,給予登陸打卡的使用者獎勵。購物類軟體會獎勵打卡簽到者下單優惠,出行類軟體會獎勵打卡簽到者騎行優惠。那麼常見的打卡高階玩法是怎麼玩的?除了利用打卡功能提升使用者粘性外,還會利用物質獎勵將之轉化成一種推廣手段。

舉個栗子說,支付一定金額加入這些打卡計劃,堅持把每天的打卡成就全員可見地分享到朋友圈。堅持滿一定天數(例如7天打卡),參與者會獲得金錢鼓勵或是實物獎勵。而且這種週期打卡玩法還可以跟社群玩法相結合,當使用者計劃參與打卡活動後,可以將使用者拉入一個社群。群裡每日推送相關內容的學習內容,有管理員提醒你學習,成員間的打卡彙報也會激勵你學習。通過此類操作,除了將使用者在公眾號平臺重新啟用活躍後,還可以將使用者深入引導在社群沉澱。

打卡玩法的優劣勢

打卡活動通常一旦啟用,配合一定的獎勵及精品內容,會為平臺帶來極強的使用者粘性。而且非常容易形成自傳播裂變,更容易吸引來同類,這是打卡活動的優勢所在。但同樣打卡活動的弊端也需要我們留意,由於很多使用者初次參與覺得新鮮度很高,但長期參與過後,使用者的激情很容易被磨滅。此刻就需要在內容或產品平臺精耕細作,讓使用者能夠得到真正的成長,讓老使用者變成真正的核心種子使用者,並持續將新使用者轉變成老使用者。為了滿足大家的公眾號深度運營需求,人人秀作為寵使用者狂魔,也推出了打卡簽到抽獎和七天打卡兩種玩法,分別對應打卡的初級和高階兩種玩法。

其中七天打卡還可以搭配額外兩種玩法,比如使用者完成指定的打卡天數,就可以直接領取打卡獎品,或者是可以設定打卡抽獎。當使用者根據要求打卡成功後則會獲得獲得一次抽獎機會,一共可以抽獎7次,以上兩種玩法可以進行組合,使用者可以根據需要設定獎品型別以滿足自己的需求。

其實,不論是打卡抽獎還是七天打卡玩法,更多的只是輔助提升使用者的粘性,而想真正持續不斷的做好,還需要靠內容、活動、品牌等一系列合作,彼此互相支援依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