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挑選膝上型電腦好(購買電腦應該怎麼選擇)
目錄
一、筆記本的分類
二、筆記本配置組成
三、筆記本的選購
前言:膝上型電腦作為大學生必備的數碼產品之一,而市面上的膝上型電腦又千千萬,如何在眾多的產品中選擇一臺靠譜的膝上型電腦,是眾多小白的難點。本文希望可以用簡單的文字,從分類到配置組成,讓你快速上手。
一、筆記本的分類
1.1輕薄本
輕薄本的市場定位主要日常的辦公學習使用,外觀設計輕巧,效能一般,價格適中,重量在1-2Kg之間,待機時間長,便於攜帶。
圖片來自京東
1.2商務本
商務本比較注重資料的安全,工作能耗低,散熱效能好,電池續租能力強,硬碟、主機板、外殼都經過加厚處理,本子比較厚重耐摔。缺點是,價效比不高。
1.3遊戲本
遊戲本追求的是極致的遊戲體驗,配備獨立顯示卡,擁有介面和擴充套件能力,散熱效能強悍,接近於桌上型電腦的效能,缺點是電池續航能力弱,價格貴。
二、筆記本配置組成
2.1中央處理器CPU
CPU是電腦的核心配件之一,相當於人的大腦,筆記本如果CPU不行,其他指標就不用看了。主流市場由Intel和AMD兩家壟斷。
Intel的處理器怎樣看?
首先是看代數,近年Intel的CPU效能提升比較大的是第八代產品,七代以前的產品不建議入手。i7-9880H第一個數字9表示的是第九代產品;i5-10300H前面的10代表的第十代產品。
其次看定位,酷睿系列推薦i3、i5、i7、i9。奔騰賽揚不推薦。
最後是看字尾字母,常見的是U、H、G這三類。H表示標壓CPU,效能好,功耗高,常用於遊戲本。U和G表示低壓CPU,功耗低,發熱小,常用於輕薄本、商務本。
AMD的處理器怎麼看?
AMD的處理器和Intel一樣,先看代數,再看定位,最後看字尾。AMD的主流產品是銳龍系列。銳龍5 4600U其中的數字4表示第四代產品。
需要說明的是,兩家產品的代數是沒有可比性的,銳龍5 4600U雖然是第四代產品,但是比i5-10300H的第十代產品效能還要好一點。只能說兩家的歷史不一樣。
筆記本CPU效能排行榜:
圖片來自網路
2.2顯示卡
顯示卡是電腦的圖形處理器,字母簡稱GPU,分為獨立顯示卡和整合顯示卡。
整合顯示卡是和CPU繫結在一起的圖形處理器,相比於之前,現在的整合顯示卡效能有很大的提升。滿足日常的辦公(office、PS、PS)、學習、追劇完全沒問題,一般的網頁遊戲、LOL也是帶得動的,只是畫質相對於獨立顯示卡會遜色些。
獨立顯示卡常見於筆記本的是GTX和RTX兩個系列。顯示卡好不好,先看代數,再看效能指數。
2.3記憶體
記憶體是CPU臨時存放資料的地方。如果把硬碟比作你家的冰箱,硬碟裡的資料相當於冰箱裡的食材,那記憶體就是你家的鍋,要想做大份量的菜,你的鍋就得足夠大。
同樣,如果執行大型軟體,記憶體也必須夠大。目前主流記憶體通常是8G和16G,在預算範圍內建議選擇更大記憶體的筆記本,假如預算不夠選擇了8G記憶體的,可以問一下商家是否支援擴充套件,方便後期升級。
2.4硬碟
硬碟分為固態硬碟(SSD)和機械硬碟(HDD)。
固態硬碟(SSD)由主控晶片和記憶體晶片組成,不需要機械結構,完全半導體化,質量輕,傳輸速度快,功耗低,工作無噪音,防摔抗震,經久耐用,唯一的缺點就是貴。
機械硬碟(HDD)的優點在於價格低,相同的價格可以擁有更多的儲存空間。
2.5螢幕
尺寸:最普遍的選擇是13寸和14寸,再大的尺寸,用起來很爽,但不方便攜帶。
解析度:通常是1080P,也有2K和4K的解析度。正常講,解析度越高,畫質越好,但對於大多數使用者來說2K和4K的解析度沒有必要,要有2K、4K解析度的檔案顯示才有意義。
色域:筆記本螢幕色域值越高,色彩表現力越好。常見的有45%NTSC和72%NTSC。45%的色域不影響使用,但72%的更好。另外,100%RGB色域也是72%NTSC。
重新整理率:螢幕重新整理是為了顯示新的影象,重新整理率是螢幕每秒重新整理的次數。常規為60HZ,遊戲發燒友可能會要求120HZ或更高。
三、筆記本的選購
自己看著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