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個人所得稅怎麼申報(2021年個人所得稅申報流程圖)
2022年3月1日至6月30日,我們迎來2021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彙算。為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深化稅收徵管改革的意見 》要求,維護納稅人合法權益,幫助納稅人順利規範完成2021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以下簡稱“年度彙算”),稅務總局近日釋出《關於辦理2021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事項的公告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1號,以下簡稱《公告》),明確相關辦理事項。
哪些人不需要辦理年度彙算?哪些人需要辦理年度彙算?一起了解一下吧↓
哪些人不需要辦理年度彙算?
(一)年度彙算需補稅但綜合所得收入全年不超過12萬元的;
(二)年度彙算需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的;
需要說明的是,納稅人取得綜合所得時存在扣繳義務人未依法預扣預繳稅款的,不在免予年度彙算的情形之內。
(三)已預繳稅額與年度彙算應納稅額一致的;
(四)符合年度彙算退稅條件但不申請退稅的。
在這兩種情況下,納稅人無需退補稅,或者自願放棄退稅,也就不必再辦理年度彙算。
哪些人需要辦理年度彙算?
依據個人所得稅法,《公告》第三條明確了需要辦理年度彙算的情形,分為退稅、補稅兩類。
依法退稅
1.納稅年度綜合所得年收入額不足6萬元,但平時預繳過個人所得稅的;
2.納稅年度有符合享受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但預繳稅款時沒有申報扣除的;
3.因年中就業、退職或者部分月份沒有收入等原因,減除費用6萬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企業(職業)年金以及商業健康保險、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等扣除不充分的;
4.沒有任職受僱單位,僅取得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需要通過年度彙算辦理各種稅前扣除的;
5.納稅人取得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年度中間適用的預扣預繳率高於全年綜合所得年適用稅率的;
6.預繳稅款時,未申報享受或者未足額享受綜合所得稅收優惠的,如殘疾人減徵個人所得稅優惠等;
7.有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支出,但預繳稅款時未辦理扣除的,等等。
依法補稅
1.在兩個以上單位任職受僱並領取工資薪金,預繳稅款時重複扣除了減除費用(5000元/月);
2.除工資薪金外,納稅人還有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各項綜合所得的收入加總後,導致適用綜合所得年稅率高於預扣預繳率;等等。
如何辦理退稅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綜合所得適用)
完成這一步
本年度最終應納稅額計算完成
那麼,一定要辦的納稅人該如何辦理呢?
“個人所得稅”App,瞭解一下~
↓↓↓
第一步:在應用市場搜尋下載“個人所得稅”App
第二步:開啟App點選“2020綜合所得年度彙算”
第三步:點選“開始申報”, 按照流程指示完成操作即可
納稅人在申報表的相應欄次勾選“申請退稅”並提交給主管稅務機關後,即完成了申請程式。
稅務機關和國庫按規定履行必要的稽覈程式後即可辦理退稅,退稅款直達納稅人銀行賬戶。申請退稅的納稅人需要準確填寫身份資訊資料和在中國境內開設的符合條件的銀行賬戶。
其中,對納稅年度綜合所得年收入額不足6萬元,但年度中間被預扣預繳過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稅務機關將推送服務提示、提供簡易申報表預填服務,納稅人只需確認已預繳稅額、填寫本人銀行賬戶資訊,即可通過網路實現快捷申請退稅;納稅人對預填服務中的資料有疑問的,也可以選擇標準申報表辦理年度彙算。
如何辦理補稅
納稅人辦理年度彙算補稅的,稅務機關提供了多種便捷渠道,納稅人可以通過網上銀行、辦稅服務廳POS機刷卡、銀行櫃檯、非銀行支付(即第三方支付)等方式繳納應補稅款。郵寄申報並補稅的納稅人,需要通過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或者主管稅務機關(辦稅服務廳)及時關注申報進度並繳納稅款。(來源:綜合央視新聞、東方網等)
綜合編輯:韓璐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