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類銀行賬戶的功能(個人銀行賬戶分類管理)
近年來,我國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案件頻發,特別是去年以來,山東、廣東等地連續發生大學生被騙惡性案件,給人民群眾財產安全造成嚴重損失。為防範和治理電信網路詐騙,人民銀行先後出臺了一系列重要的制度和舉措,其中尤以建立個人銀行賬戶分類管理制度最為重要。目前,這一制度在我省實施進展順利,已取得階段性成效。
分類管理為資金安全加把鎖
自2016年12月1日起,個人銀行賬戶分類管理制度在全國範圍內正式實施,同一客戶在同一家銀行只能開立一個Ⅰ類賬戶。
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支付結算處有關負責人稱,個人銀行賬戶分類管理可以有效遏制買賣賬戶和假冒開戶的行為。根據我省公安機關反映,在當前打擊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活動中,犯罪分子用於轉移詐騙資金的銀行賬戶主要來源於兩個途徑:一是直接購買個人開立的銀行賬戶,二是收購居民身份證後冒名或者虛構代理關係開戶。Ⅰ類賬戶作為全功能賬戶,是詐騙資金轉移的主要通道。對個人Ⅰ類賬戶開戶數量進行限制,可以精準打擊賬戶違法行為,有效切斷違法犯罪資金轉移通道,讓犯罪分子無隙可乘,無“戶”可用。
個人銀行賬戶分類管理可以強化個人對本人賬戶的管理。長期以來,我國個人銀行客戶在同一銀行機構一人數折、一人多卡現象十分普遍。截至去年年末,我省個人銀行結算賬戶1.3億戶,人均約3.4戶。實行個人賬戶分類管理,客戶可對個人名下賬戶按類別實行精細管理,做到心中有數。
個人銀行賬戶分類管理可以建立個人賬戶保護機制。如今網際網路金融和現代通訊技術在金融領域中廣泛運用,銀行和支付機構依託網際網路等電子渠道,開立賬戶越來越方便。但另一方面,個人資訊包括銀行卡資訊洩露問題突出,因銀行卡資訊洩露導致的賬戶資金被竊事件頻發。因此,建立個人賬戶的保護機制、保護個人賬戶資訊和資金安全迫在眉睫。
賬戶分類管理初見成效
個人銀行賬戶分類管理制度雖然實施時間不是很長,但目前在我省已取得階段性成效。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均實現對Ⅰ類銀行賬戶的開戶數量控制。2016年12月1日至2017年6月末,共開立個人銀行賬戶Ⅰ類戶759.87萬戶,Ⅱ類戶114.04萬戶,Ⅲ類戶4705戶。清理核實個人大量開立銀行賬戶,已核實31.52萬戶,撤銷賬戶41.43萬戶。拒絕異常開戶3468人次,賬戶可疑交易監測1184戶,可疑交易筆數19.25萬筆,暫停非櫃面業務的銀行賬戶169戶,向公安機關報告涉嫌違法犯罪賬戶7戶。個人銀行賬戶分類管理制度建立了相應的賬戶安全保護機制,在劃分三類賬戶使用功能的同時,將三類賬戶使用風險有效隔離,尤其是II、I II類賬戶即便是資金被盜取,也不會像以往賬戶不分類時那樣對個人資金安全造成嚴重損失。
分類管理尚有功課要做
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支付結算處有關負責人稱,全面實施個人銀行賬戶分類管理制度,抓住了個人銀行賬戶改革的關鍵,解決了以往我國個人銀行賬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和矛盾。此項基礎性金融制度已在我省初見成效,但由於政策實施時間比較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目前我省II、III類戶總量偏小,截至今年上半年,我省共開立II類戶、III類戶114.51萬戶,只佔全國II、III類戶總量的0.4%,與發達省份相比,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我省III類戶佔比偏低,目前我省III類戶開戶數量過少,III類戶數量僅佔II、III類戶總量的0.4%,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對此,該負責人認為,個人銀行賬戶分類管理制度是人民銀行對我國銀行賬戶管理的一次重大改革,但這一觀念要真正入腦入心,尚有功課要做。首先人民銀行將積極推進個人銀行賬戶分類管理制度的落實,加大對銀行的引導和社會公眾宣傳工作,不斷優化龍江支付服務環境,營造豐富的II、III類戶消費應用場景,提升使用者體驗和人民群眾的滿意度與認知度。其次希望社會公眾能夠對此項金融改革給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援,全社會共同努力,繼續深入推進和落實,以期取得更大的成果。
本文源自黑龍江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