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就業社保跟職工社保有什麼區別(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跟公司社保區別)
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保絕對沒有分為個人和單位兩部分,這只是大家習慣性的誤解而已。
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是由個人負擔。
按照《社會保險法》關於基本養老保險的規定,企業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保險費有職工和企業共同承擔。但是,靈活就業人員、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使用“可以”這個表述,說明大家有自主選擇權,可以交也可以不交,而企業職工是“應當”也就是必須交。職工也沒有選擇繳納社會保險的權力,也就是說即使職工主動申請不交社會保險都是無效的,也是違法的。
靈活就業人員等群體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險,保險費是由個人繳納。
國家只有一個社保基金專戶或者國庫。
很多人覺得個人繳納了社會保險費,國家又將社會保險費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個人賬戶部分,一部分是統籌基金部分,比如說養老保險。實際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一些實現了稅務部門代扣代繳社會保險費的地方,直接將社保基金劃歸到國庫,並沒有分戶管理。社會保險基金是由基金管理部門統收統支,個人繳納的錢只是在社保個人系統中記賬而已,並不會設立真正的銀行或者社保賬戶存上這筆錢。
儘管每年國家會公佈記賬利率,這只是國家為了保障養老金個人賬戶保值增值,通過有關社會工資增長率等因素測算出來的利率,並不是真正投資產生的收益。2016年以來,相關個人賬戶記賬利率由國家統一公佈,2016年高達8.31%,2017年高達7.12%,2018年和2019年分別是8.29%和7.61%。這樣高的利率,實際上已經遠遠超過了社保基金的投資收益率。如果做實的話,反而收益率會更低。
所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只不過是社會保險法以法規定的記賬賬戶而已。
國家能夠保障社會保險待遇的穩定發展。
國家通過法律的強制力保障大家的有關待遇,大家不用擔心。比如說,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裡的錢,不能隨時支取。只能退休時按月領取,或者參保人死亡時一次性支取給繼承人。如果將個人賬戶裡的錢領取完畢了,國家會使用其他資金繼續發放個人賬戶養老金,確保大家的退休待遇不變。
2019年,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52919億元,即使按照1/3的比例算作個人賬戶錢數的話,至少也有1.7萬億元,而當年養老保險基金支出高達49228億元,累計結餘只有3600多億元,歷年累計結餘達到了54623億元。
為了保障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的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國家明確將國有企業10%的股權劃撥社保基金理事會,未來劃撥比例還有可能提升。另外,社保基金理事會還管理著高達2萬元的社保風險調劑基金。
所以,我們國家養老保險基金的長期穩定發展是非常有保障,大家勿需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