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論文的時候怎麼引用參考文獻

根據國際和國家文獻著錄標準,期刊論文的引文應以"參考文獻"的形式列於文章之後。但是我國的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很不規範,那麼,論文作者應該如何規範引用論文文獻呢?

  1、根據國家標準,每條參考文獻至少要有3個必備項:"被引文獻的作者", "被引文獻的題名"被引文獻的載體及其出版發行項”"尤其是前兩項,是重要的檢索點,缺一不可!

  2、我國普遍使用的是順序編碼制",即在正文中凡引用的文獻都按先後出現的順序連續編碼,並將序號置於右上角的方括號內;文後參考文獻的組織方式就按正文部分標註的引文序號依次列出.但是,被引文獻名相同而被引序號不同的引文,只能作為一條參考文獻著錄,不同的序號應依次排列在前這一原則同樣適用於“文後注"腳註”"文內注等引文形式.

  3、意識提升一 培育學習態度

  針對文獻意識不強的論文作者,我們建議,首先要提高思想認識,要認識到論文撰寫是一件嚴謹嚴肅的事情,在使用他人原話、觀點或資料時,應當標明出處,對於出處不太明確的文獻,要加以核實與考證。在閱讀他人文獻時,碰到好的觀點或成果要注意做好筆記以備今後引用,同時要以學習的態度觀察文獻引用的規範性,並注意在自己的寫作實踐中仿效。

  4、系統訓練一 養成學術規範

  要養成嚴謹的學術規範離不開系統的專業訓練。需要對基本的引文規範進行學習與實踐。學習的資源可以是專業書籍,也可以是專業期刊。建議認真學習嚴肅的專業期刊對"論文文獻引用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