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筆記本怎麼擴大硬碟容量(macbook硬碟可以擴容嗎)

Macbook使用者儲存難點

作為一個垃圾佬,之前低價撿了臺15款的頂配MBP,就我個人而言,使用中有以下兩個痛點。

1.高容量Macbook價效比低

以蘋果官方的售價同樣配置的M1 Macbook Pro為例,256G和512G硬碟的差價高達1500元,經常玩DIY的朋友都知道,1500都夠買一塊效能中等的2T NVME硬碟了。

2.多裝置資料同步麻煩

Mac的分割槽制式是APFS,和Windows的NTFS完全不一樣,正常沒辦法直接讀取,非常麻煩。

這兩點非常的影響辦公效率,本文也將針對不同的目標使用環境給出五款解決方案,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物理方案A:更換/擴容Macbook原來的硬碟

方案優點:升級成本低,並且由於是本機儲存,讀寫資料會更快一些。

方案缺點:部分型號的Macbook為板載硬碟設計,更換起來比較麻煩,即使是普通的PCIE拔插,對於動手困難戶來說拆機也是個挑戰。

操作方法:不同的型號拆機方法會有些區別,不過流程都一樣,拆卸外殼然後更換,實在不行去馬雲家搜一下花錢請人操作吧。

物理方案B:物理連線高速行動硬碟擴容

方案優點:行動硬碟的使用相信對99%的使用者來說都沒有技術門檻,操作起來非常簡單。

方案缺點1:對於沒用過mac的朋友來說,肯定會遇到不清楚硬碟分割槽制式的問題,導致插上windows電腦不識別資料。

方案缺點2:另外就是傳輸速度,如果是固態行動硬碟且mac支援高速介面用起來確實是爽,用機械行動硬碟遇到一堆零碎小檔案時候,傳輸速度很容易把人心態弄崩了。

操作方法:操作方法其實沒啥可以說的,主要說兩點。

第一點是行動硬碟建立分割槽建議使用exfat,這個制式是mac和windows通用的,不存在無法讀寫的情況。

第二點就是儘量選購高速硬碟,新款的MacBook介面都是thunderbolt3,傳輸速度上限達到40Gb/s,使用支援thunderbolt介面的行動硬碟可以享受到更暴躁的傳輸效果。

比如我最近評測的閃迪大師極客系列,購買行動硬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介面協議,不要一味的圖便宜,時間才是最寶貴的。

網路方案A:和NAS裝置網路同步資料

方案優點:完全不需要外接裝置,一次部署之後就可以不用管了,甚至可以做到聯網自動同步,非常方便。

方案缺點:內網傳輸沒啥可說的,外網同步對網路質量的需求就比較高了,同時需要額外購買一臺群暉、威聯通、華碩這些主流的NAS,不過我相信買得起Mac的人應該不差這點錢。

操作方法:隨著Apple對外部裝置的態度友好化後,關聯NAS也是一個不錯的擴容方式,這裡以我的群暉為例,首先先開啟AFP服務。

勾選Bonjour相關的配置開啟,SMB和AFP建議都勾選。

最後點選設定TimeMachine資料夾,選擇以後同步的位置,NAS這裡就配置好了。

回到MacBook,在桌面上方的選單找到檔案,點選連線伺服器。

圈出來的位址列輸入smb://NAS的域名後,點選連線。

輸入NAS的訪問賬號和密碼,即可完成NAS的遠端連線配置。

這裡已經可以把NAS當做本地資料夾使用了。

如果需要額外配置TimeMachine,進入系統偏好設定,點選時間機器。

備份磁碟選擇剛才加入的NAS即可,是不是非常簡單?

網路方案B:通過第三方網盤網路同步

方案優點:完全不需要額外購買裝置,只要在Mac上安裝好想要的App配置好即可。

方案缺點:不付費速度很慢,你們懂的。

操作方法:網盤相信大家使用起來都沒問題,就說下安裝吧,App Store裡面其實搜網盤結果很少,直接百度你想用的網盤名稱,按提示本地安裝即可。

網路方案C:Apple官方的iCloud網路同步

方案優點:畢竟是Apple的官方雲盤用著放心,最重要的是配置簡單而且打通apple系裝置,如果你同時使用iPhone和iPad之類的蘋果產品,購買icloud服務其實挺划算的。

方案缺點:收費是一方面,另一個缺點就是不同系統的多端同步比較麻煩,還得額外安裝icloud客戶端。

操作方法:在偏好設定裡面配置你想要同步的檔案型別就可以了。

總結

以上這五種擴容方案的優缺點已經給大夥列出來了,具體如何選擇還是得因地制宜,希望能幫助到大家,記得點贊關注麼麼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