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紀錄片最全的網站(哪個平臺紀錄片最多)

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走紅,使得紀錄片這一小眾內容型別,走向大眾。

近年來,隨著中國紀錄片節的迅速發展和市場化程序,不少優秀的紀錄片已經陸續出現在了各大主流媒體和院線播出,新媒體紀錄片發展尤其顯著,不少視訊網站也開設了紀錄片專區,紀錄片受眾的需求及接觸渠道對紀錄片的創作及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和借鑑意義。

南方都市報就紀錄片播放平臺體驗展開網路問卷調查,回收211份有效問卷發現,紀錄片受眾呈“年輕化”、“女性化”態勢,可喜的是,超過51%的受訪者願意付費觀看紀錄片,擁有獨播版權的視訊平臺受到觀眾青睞,高達77.7%的受眾希望平臺增加小眾題材紀錄片。

資料圖片 南方日報記者 董天健 南都記者 陳沖 攝

本次的受眾調查顯示:

紀錄片受眾“年輕化”、“女性化

從傳統意義來說,紀錄片的觀眾以精英男性為主,而今,呈現年輕化、女性化趨勢。在本次受訪的211人中,青年觀眾居多,其中21-30歲超過54.03%,31-40歲達25.12%,女性觀眾高達72.99%。

據嗶哩嗶哩網站(以下簡稱“B站”)資料顯示,在B站近億的月活使用者中,18—35歲佔比78%,以90後、00後是其主要使用者群體。在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會間,B站釋出資料顯示,截止2019年底,B站紀錄片區的活躍使用者已達3000萬人以上。優酷資料也顯示,使用者年輕化、女性化的態勢越發明顯,以優酷人文的經典節目《圓桌派》為例,在第四季中,女性使用者第一次超過男性,佔比達到58%;美食類紀錄片《大地私宴》女性使用者比例達到65%;觀察類紀錄片《他鄉的童年》女性使用者比例更是高達76%;優酷全站的人文類節目中,年輕觀眾的佔比高達75%。

調查結果顯示,觀眾願意用時間為優質內容“投票”,在過去一年裡看過1-5部紀錄片的達66.82%,其中14.22%看過6-10部,53.55%的人為了學習相關知識而觀看紀錄片。

播放平臺:

過半觀眾願意為紀錄片付費,獨家播放權受青睞

在觀看紀錄片平臺選項中,B站人氣高居榜首,56.4%的人選擇在B站觀看紀錄片,緊隨其後是騰訊視訊,有50.71%,選擇愛奇藝的有41.23%,選擇優酷的有28.91%,

在選擇紀錄片播放平臺時,擁有版權是受眾選擇的主要原因,多達74.41%的人會因為平臺擁有自己喜歡的紀錄片獨家播放權而選擇觀看, 50.24%的受眾認為視訊平臺擁有版權太少,31.75%認為紀錄片題材不夠有吸引力。廣告少可以提升觀看體驗,有37.91%的受眾因廣告少而選擇播放平臺,而人氣高企的B站一大優勢正是因為紀錄片沒有廣告。

調查結果讓人可喜的是,這屆觀眾尊重版權,願意為優質內容付費,51.18%的受訪者表示願意在視訊網站註冊付費或走進影院觀看紀錄片。

同時,對於視訊平臺與紀錄片製作團隊合作,高達92.89%的人認為利大開弊,他們認為,視訊平臺能為紀錄片創作提供資金支援,創造更好的創作條件,同時能為紀錄片提供宣傳,從而提高知名度。

各大視訊平臺也從買片轉向創投,在購買國際紀錄大片之餘,為了推動自制紀錄片的開發,愛奇藝提出了“合夥人制度”,和國內一線紀錄製作方建立合作關係,聯合制作出品符合視訊網站播出特性的作品。B站與不少中外合拍優質作品在平臺上大火,第一部合拍作品《未至之境》就是典型例子,豆瓣評分高達9.4。優酷與知了青年合作的微紀錄片系列《了不起的匠人》《了不起的村落》等。

最近兩年,各大平臺也開始生產紀錄片,由騰訊視訊出品、陳曉卿帶領出品的《風味人間》,播放量已突破9.9億,豆瓣評分9.5分,騰訊視訊和BBC聯合出品的《王朝》目前播放量超2.5億;B站《歷史那些事兒》也獲得2252萬點選,B站還生產了許多“網生新派紀錄片”,如講述燒烤攤故事,極具煙火氣的接地氣紀錄片《人生一串》播放量達到6915萬;優酷《了不起的匠人》播放量高達4.9億。

題材型別:

人文紀實自然類最受關注,時事報道小眾題材盼增加

在紀錄片題材方面,人文歷史類題材關注度最高,多達83.89%,其次是社會紀實類,有70.14%,隨後是自然探索類,有66.35%。同時,他們認為視訊播放平臺實時報道類及社會紀實類紀錄片比較匱乏。

此次調查發現,受眾對時事報道及小眾電影需求大,77.73%的受眾表示希望視訊平臺接收更多小眾題材,可見,小眾影片是紀錄片市場不可缺少的型別。相對小眾的電影觀眾數量較少,市場容量小,市面上偏小眾的文藝片都難逃“叫好不叫座”的命運。

小眾電影如何出奇制勝,在唯票房論的時代佔得一方土地?大象點映是個成功的例子,大象點映是國內首個支援在影院點播電影的觀影社交平臺,用精準點映助力藝術電影、紀錄片宣發,觀眾可以在平臺發起點映,購票觀影,並提供與影片主創交流的平臺。這個只放小眾電影的平臺,平均上座率達80%以上。

電影環境好了,就越發需要提供給觀眾多樣化的選擇。

看紀錄片視訊網站哪家強?

近年來,國內視訊網站如騰訊、優酷、愛奇藝以及嗶哩嗶哩等都在影視劇的基礎上拓展了對紀錄片的實踐探索,深耕優質紀實內容,加強對外合作。

視訊網站紀錄片觀看體驗如何?紀錄片質量、人氣又如何?帶著這些疑問,南都從觀眾體驗角度,對視訊網站從找片便利度、片源、自制片豐富度、片源質量、廣告時間等維度展開測評分析。

嗶哩嗶哩8.8

網生派紀錄片,沒有彈幕的影片沒有靈魂

B站沒有廣告!

紀錄片欄目在首頁的最後一欄,較難查詢,但優秀紀錄片會在首頁推薦欄宣傳。主要是由平臺出品的紀錄片劇集,內容生活化、表現手法“接地氣”、輕鬆幽默、加強與觀眾的互動,注重使用者體驗和感受,會在紀錄片中間設定小劇場插入廣告《人生一串》、《歷史那些事》。

B站的紀錄片有一個特點,有些紀錄片非常冷門,但同時嗶哩嗶哩的受眾群很確定,就是年輕一代,所以它也有很多貼近年輕人的爆款紀錄片。

此外,B站上最大的特色就是彈幕多,觀眾看紀錄片片可以發彈幕,方便觀眾的互相交流和及時反饋, 同時,介面活潑有趣。

優酷:8.3

自制片最多,高分紀錄片多播放量高

廣告時長60秒,部分片子需要會員才能觀看。

紀錄片專欄的連結被放在首頁最顯眼的地方,很容易找到。主要為社會紀實題材,比較專業化和系統化。熱門片子以歷史自然類為主,視訊質量好,片子型別多,播放量高。

相較於其他視訊網站,優酷屬於老牌視訊網站,自制片多且質量好。迄今為止,豆瓣8分以上的紀錄片一共有32部,優酷自制合制的節目入圍8部,版權合作的節目入圍7部,總共佔據了15席。唯一不足是部分小眾片源缺失。

騰訊8.2

國際知名公司聯合制作出品多

廣告時間長95秒。

首頁就有專門的紀錄片分欄,頁面簡潔,還有專門的紀錄片片庫,並且貼心地做了會員和免費的分類,非常方便查詢。騰訊的紀錄片有兩大特點,一是與其他國際知名公司聯合制作,二是自主IP的研發。

人文歷史和自然科學類的紀錄片比較多。有很多自制的紀錄片都是是5到10分鐘的迷你集,這個算是一個大特色。別的視訊網站也有,但是主要是從幾十分鐘的長片剪輯而成的片段,而騰訊就是做幾分鐘的短視訊,完成度很高,如《早餐中國》、《七個世界迷你版》。

國外的出品方比其他平臺要多,除了常見的BBC還有HBO、NHK、History等,主要是自然科學類,如《王朝》這種現象級的紀錄片。觀看人數多,口碑高。

愛奇藝:8.1

側重於美食類的紀錄片,接地氣

廣告時長60秒,部分片子需要會員。

有專門的紀錄片分欄,整體來說比較側重於美食類的紀錄片,熱門片子以美食類為主,更接地氣。

片子型別多,出品方多,擁有《生門》《人間世》等爆款紀錄片的獨播權,播放量高,同時擁有《老廣的味道》等大IP紀錄片。

樂視:8

無廣告,紀錄片內容偏嚴肅

沒有廣告!播放畫面很簡潔。

主要與BBC、美國國家地理、北京電視臺、CNTV以及上海紀實頻道合作,內容偏科普,嚴肅。

人文歷史類的紀錄片比較多,自制的紀錄片比較少,人氣一般。主要為紀錄片劇集,也有紀錄電影。除了《侶行》播放量較高,平臺缺少知名度高的紀錄片,片源不多。

西瓜視訊:7.8

頁面簡潔無廣告

沒有廣告。

紀錄片欄設在放映廳內,不方便查詢。內容有人文、自然、歷史及美欄目,片源較少,但比較貼近大眾的日常生活,但播放介面簡潔。

搜狐:7.4

歷史人文和科普為主

廣告時長75秒。

有專門的紀錄片分欄,介面簡潔,但涉及的類別不多,只有歷史、軍事、自然、社會三個方面,更多地偏向於歷史正劇的風格。

紀錄片劇集以BBC和央視出品為主。以歷史人文和科普為主,比較有知名度的是《檔案》這類老牌節目。比較整體無論是播放量,還是口碑都中規中矩。

PPTV:7.2

片源少

廣告時長15秒。

沒有專門的紀錄片分類,但有“紀實”這一型別的影片的分類,以人文歷史為主,沒有特別知名的紀錄片,沒有什麼觀眾互動,即便是在網站標有熱門紀錄片的底下也沒什麼評論,片源少。

紀錄片節及視訊網站帶來的幫助

導演聲音:

“視訊網站能給予製作團隊創作資金和平臺,提供良好創作條件。不用太擔心與平臺方的合作會影響創作獨立性,紀錄片未來的發展離不開視訊網站。”——著名紀錄片導演 周浩

家都來做紀錄片挺好的,能讓每個片子都更加的接觸觀眾。2018年“中國故事”國際提案大會後,我的作品《真實生長》經組委會推薦參與2019年釜山國際影視節目展,獲得全球提案大會最佳內容獎,不到一年時間,獲得聯合制作機會。今年9月與騰訊視訊、環球瑞都正式簽約,成片於2020年播出。

它雖然是個分級系列的片子,但是它第一次是在視訊網站上做播出,很開心在這個時代,視訊網站能夠抵達更多的年輕觀眾,他們能夠通過很輕易的渠道來接觸到我們的作品,這就是對於我們年輕一代的紀錄片人的幫助。

——《真實生長》導演張琳

2018年,《真實生長》入圍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中國故事·國際提案大會,作為評委之一的約翰·林賽評價道:“《真實生長》提案問了一個很實際的問題: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教育就會讓你成為什麼樣的人?這一點很有價值。”

“我現在也和一些視訊網站合作。除了獲得資金支援,我學習到更多新理念,接觸到更多行業資訊,瞭解市場上的動態。我認為如今視訊平臺在豐富著紀錄片的創作。在商業合作之外,我還可以創作自己的題材,兩者是可以兼顧的。”——2019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優秀紀錄長片”和“優秀國際傳播中國紀錄片”《家以何安》導演李米傑

“因著視訊網站的參與,紀錄片正在逐漸出圈,這對於整個紀錄片行業是一件好事。一個觀眾曾經對我說,我一直以為紀錄片是拍動物的,原來還有拍人文題材。可見大眾對於紀錄片的看法也在不斷更新。另一方面,視訊網站也讓更多的青年導演有了更多創作的機會,讓青年導演能夠有學習和鍛鍊的機會。這讓他們以後的創作有了更多的基礎。”——《藍色防線》導演劉欣

“紀錄片為了迎合碎片化的社會,使得紀錄片變得快節奏,人們難以欣賞慢節奏的紀錄片;許多片子仍然缺少片源,網站可以更多元一些,多與國外導演合作。希望多一點青年導演的孵化專案,能夠與業界導演多些交流,希望開拓一個板塊給導演處女作,且希望平臺能有具體的合作機會,不僅是單純提供播放渠道。”——大學生導演

採寫:南都記者 李春花 實習生 劉浩斌 洪沁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