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情況下微信小程式會被封號?
有些商家可能在運營小程式的過程中,在於到了微信的封號,被封號了也不知道是因為什麼操作導致,雖然這是每個運營者都不想看到的事,但是也要了解相關規範,小編跟大家分享一下。
小程式被封禁,目前最常見的原因莫過於誘導分享、違反政策法規、頻繁騷擾使用者。針對這三大原因,小編跟大家逐條剖析一下如何才能不觸犯這3條高壓線。
小程式
1、誘導分享:可以提示轉發,但不能強制轉發
在《微信小程式平臺運營規範》的“行為規範”中,明確了誘導分享轉發的5種情況:
(1)強制使用者分享或關注:分享或關注後才能繼續下一步操作。包括但不限於:分享或關注後方可解鎖功能或能力,分享或關注後方查閱、下載圖片或視訊等。
(2)利誘使用者分享或關注:分享或關注後對使用者有獎勵。包括但不限於:分享或關注後獲得禮品(包括但不限於現金、紅包、實物獎品虛擬獎品等),分享或關注後獲得或增加抽獎機會。
(3)脅迫、煽動使用者分享或關注:用誇張言語來脅迫、引誘使用者分享或關注。
(4)上述誘導分享、誘導關注、誘導下載以及誘導抽獎包括直接誘導和間接誘導,包括但不限於分享後可直接解鎖能力或者獲得獎勵;分享後可收
集獲得獎勵、參與抽獎以及解鎖能力的卡片、物品或其他條件。
(5)以與客服諮詢無關的文案、圖片(包括但不限於紅包、抽獎、虛擬代金券等形式)誘導使用者點選進入客服會話。
從以上5點“紅線”可以看出,官方並不禁止使用者分享小程式的內容,在小程式能力更新中特意說明了小程式中可以放置“分享按鈕”,並且分享到微信群還可以獲得群ID,可以自定義分享結果的封面,那麼官方禁止的是什麼呢?
官方禁止的是強制分享、煽動分享、誘導分享等不是出於使用者本意的分享,導致分享濫用。
2、違反政策法規:做有資質的事,說正能量的話
首先,網際網路資訊管理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很多想要做內容社羣的小程式開發者會發現很難過審,因為政策要求網路社羣需要具備相關資質,這是微信無法越過的紅線,自然對於開發者的管控會更加嚴格。
其次,對於UGC內容平臺來說,需要做內容稽覈機制。小程式官方在5月份開放了小程式內容安全介面,為開發者提供文字稽覈、圖片稽覈的功能,但這只是基礎稽覈,在小程式內出現的言論要符合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要求,不要出現負面言論,特別禁止的是匿名交流社羣。小程式內容管理不僅限於UGC類內容,以千萬級流量的頭腦王者為例,因為對答題內容的稽覈不嚴格,同樣導致被封禁。
最後,《微信小程式平臺運營規範》中明確禁止了使用小程式進行分銷的行為:“不得通過微信小程式實施多級分銷欺詐行為,釋出分銷資訊誘導使用者進行新增、分享或直接參與。一經發現存在此類行為,微信有權對其進行限制功能直至封禁處理,並有權拒絕再向該主體提供服務。”
關於分銷,從裂變的玩法來看,可以使用一級分銷,也就是說分享者不能通過其他人的分享獲得收益。
3、不要頻繁使用模板訊息
小程式運營者一直缺乏有效的觸達使用者渠道,官方提供了模板訊息和客服能力,允許使用者與小程式產生購買等互動行為後傳送模板通知,但並不意味著可以濫用。
在《微信小程式平臺運營規範》中,明確了禁止濫用模板訊息的行為:"不得濫用模板訊息和客服訊息,包括但不限於利用模板訊息和客服訊息騷擾使用者、廣告營銷、向使用者傳送與客服諮詢無關的任何文案、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