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照片後期怎麼調(在ps中怎麼調銀河照片)
上一期講了如何拍攝一張銀河照片(複習請戳:邁出拍星第一步,教你快速找銀河)
可是又有朋友提問:為什麼我拍出來的銀河都是灰濛濛的一片,不像大佬的片子一樣絢爛多彩呢?
當然是因為大佬的片子都是P的啦~(並沒有)
所以,今天我們來一期小白超級祕笈:一起來探討一下簡單的銀河後期流程。
圖一(原片)
這是一張RAW格式的原圖。
圖二(引數及直方圖)
從圖片資訊可以知道,這張照片由NIKON D810A相機拍攝,焦距35毫米,光圈f/1.4,曝光時間20秒,ISO2000,單張。
從圖上看,原片的銀河不夠明亮、色彩不夠豐富,地景也看不出什麼細節,黑乎乎的。
而我們後期處理的目的,是得到一張銀河明亮、色彩豐富,地景清晰的成片。
圖三(成片)
下面我們開始進行後期處理,首先把原片拖到PS裡,這時候會自動開啟ACR(Adobe Camera Raw),這時候我們要對照片進行一個初級的調整。
圖四(ACR介面)
首先進行鏡頭矯正,校正暗角。ACR介面中,勾選“刪除色差”和“啟用配置檔案校正“兩個覈取方塊。
圖五(白平衡校準的畫面)
完成畸變校正和暗角校正後,就可以開始進行白平衡校準。
點選工具欄中的“吸管工具”,然後把吸管放在畫面中銀河中心較暗的區域,單擊,對照片進行自動白平衡校準,或者通過調整“色溫”滑塊來進行白平衡校準。
圖六(調整滑塊後的畫面)
通過調整曝光、對比度、高光、陰影、白色、黑色、清晰度、去除薄霧等滑塊得到一個初步調整後的畫面。
總之,就是一頓操作猛如虎(劃掉)並不是。
每個滑塊對畫面調整的效果不一樣,可以少量多次的調整,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這一步並沒有固定的數值。
通過調整曝光和白色讓畫面裡的星點更加明亮;調整對比度和清晰度讓地景適當銳化;增加一點點陰影讓地景顯出一些細節,但不能使地景變得過於明亮;降低一點高光減少光汙染對地面的影響。
之後,點開細節選項卡,對”減少雜色“進行微調,減少一些噪點。
初步調整完成後,點右下角的”開啟“按鈕,進入photoshop中進行更細緻的處理。
圖七(開啟按鈕)
接下來,我們用Nik濾鏡對銀河進行進一步強化。
圖八(Nik濾鏡)
先複製一個圖層,在選單欄選擇”濾鏡“、”Nik Collection“、”Color Efex Pro 4“。
選擇”淡對比度“濾鏡,拖動滑塊調整濾鏡作用的範圍和強度,進行細微調整。
圖九(Nik調整後的畫面)
新增“詳細提取濾鏡”濾鏡,同樣用滑塊控制範圍和強度,只提取銀河部分的細節。多增加幾個控制點,對整個銀河區域進行加強。此時銀河部分得到了加強,但是噪點也增加了不少。
圖十(Nik調整後的畫面2)
新增“天光鏡”濾鏡,這時畫面中會增加一點黃色和紅色,同樣用控制點和滑塊調整濾鏡作用範圍和強度。
圖十一(Nik調整後的畫面3)
點選確定。
經過上述操作,一張銀河照片就基本處理完成了。
再用裁剪工具進行微調構圖,至此,一張銀河照的調整就完成了。
圖十二(最終成片)
當然,上述後期流程,只是最基本的操作,先讓你過把癮,擁有一張屬於自己的銀河照片。還有很多進階的課題,比如徑向濾鏡的使用、星雲的處理、調色盤的技巧等,咱們抽機會再聊。
策劃:CSVA教程生產隊
製作:CSVA教程生產隊
統籌:蔣濤
編輯:蔣濤
撰文:E=mcc
資料:瞿曉峰 E=mcc
最後是一則廣播:星聯CSVA的星空攝影師個個都像大神一樣,大神們在一起就成就了一個神奇的部落!瞭解入夥詳情請戳:星友福利!CSVA邀你入夥,從此變成“四有新人”
(宣告:本公號原創作品均為星聯CSVA星空攝影師本人所有,嚴禁盜用和盜轉!轉載請至後臺留言)
————— / END/ —————
“星聯CSVA”往期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