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公交用什麼支付便宜(用什麼刷公交最便宜)
隨著移動支付方式越來越多,全國大部分城市已經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實現公共交通的移動支付,或許你還在用公交卡?看看下面這些方式,說不定你的城市,早就可以「手機刷公交」了。
二維碼
二維碼作為國內移動網際網路的重要承載工具,許多地方在公共交通的移動支付方案選擇上,自然是首選。考慮到並不是所有手機都有 NFC,儘管有一定的缺點,但也的確是「群眾基礎」最好的方案了,而以支付寶 / 微信為代表的乘車碼,覆蓋了全國不少城市。
支付寶 / 微信乘車碼
支付寶 / 微信目前都提供了乘車碼服務,支付寶的入口在付款 - 乘車碼,而微信直接搜尋「乘車碼」即可找到對應的小程式。
不過在覆蓋城市的數量上,二者還是有些許不同的,雖然他們都沒有給出總計支援的城市數量,但只看字母 A 分類其中的城市,就已經產生了差異,可能是由於有的城市只接入了一家,大家根據自己情況選擇就好。
在部分城市(如杭州),支付寶還與當地公交集團合作推出了二維碼版的「公交月卡」,此類虛擬卡與往常本地公交公司所推出的實體版「月票卡」類似,每月初次充值後方可使用(充值金額至少為 50 元),乘坐指定公交線路(大部分常用公交線路均包含在其中)享受 5 折優惠,下月初自動作廢,重新充值才可繼續使用,適合通勤路線固定的上班族使用。相比於實體版的「月票卡」,除了「少帶一張卡」,它還有著在手機上即可檢視卡餘額的優點。
很多城市目前還沒有實現「一碼通刷」公交車與地鐵,以北京為例,公交乘車碼和地鐵乘車碼被一分為二,點選地鐵碼還被提示要求下載單獨的 App 來使用,體驗上確實一般。
銀聯乘車碼
在兩大巨頭支付寶和微信之外,中國銀聯也在各個消費場景中奮起直追、大力推廣著自家的移動二維碼支付,下載「銀聯雲閃付」App 後在首頁即可找到公交、地鐵二維碼入口並使用,根據一年中時段的不同也會有不同的優惠,比如曾經十分給力的「一分錢乘公交」活動,優惠力度幾乎等同於免費乘車。
此外,銀聯推出了不同種類的「電子客票」,可供乘客在不同的連續時間段內以十分優惠的價格多次乘車,也十分適合以公共交通為固定通勤方式的上班一族。
各個城市本地交通 App
儘管公共交通的大趨勢是交通聯合,但由於相關部門機構的各自為政、利益分配等問題,在全國各地大概都會有一個本地特色的公共交通 App,這些 App 大多質量一般,使用者體驗也不算友好,比如北京目前公共交通相關的掃碼 App 就有三個(北京一卡通、北京公交、億通行),不能「一碼通刷」還另說,過多的應用既會給外地遊客帶來迷惑,也會讓增加中老年使用者的學習成本,也算得上是一種「亂象」了。
另外,如果你有電子發票的需求的話,可以下載對應的本地公交 App 開出。
該用哪個掃?你猜呀
NFC
NFC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近場通訊技術作為二維碼之外的另一大陣營,其在手機端的應用進一步擴充了手機的使用場景,給手機帶來了更多「魔法」。在公共交通領域中,NFC 的作用通俗地說就是通過整合在手機中的晶片,將手機本身模擬成了一張公交卡,從而實現移動支付的功能。
Apple Pay 交通卡
如果你正在使用 iPhone SE / 6s / 6s Plus 或往後釋出的更新機型,並且身處北京、上海、深圳其中的一個城市,那麼 Apple Pay 公交卡無疑是搭乘公共交通最方便、快捷的移動支付方式。如果不在以上的三個城市也沒關係,最近更新的京津冀或深圳通交通聯合卡可以在全國範圍內支援交通一卡通互聯的數百個城市使用。
為手機新增 Apple Pay 交通卡的方式也非常簡單,主要有兩種:
- 開啟 iPhone 內建的錢包應用,點選右上角的「 」按鈕,選擇所需開通的卡片型別,之後根據系統提示操作;
- 開啟設定 App,進入「錢包與 Apple Pay」選單,點選「新增卡片」,之後根據系統提示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在 Apple 錢包應用中開通交通卡或為其充值時,需要使用預先新增銀行借記卡或信用卡扣款,並且在開通上海交通卡或深圳交通卡時需要預繳 20 元押金。
在使用 Apple Pay 交通卡時,我們無需通過 Face ID / Touch ID 解鎖手機開啟 App 或掃碼,也不必停下手中正在觀看的視訊或正在進行的遊戲,直接將手機靠近刷卡器即可一刷而過,使用體驗就如同實體卡一樣快捷,並且同時享受到和實體交通卡相同的費用優惠(若在北京/上海/深圳之外使用需參考各地不同的優惠政策)。
此外,如果正在使用的手機型號為 iPhone 11 Pro、iPhone 11 Pro Max、iPhone 11、iPhone XS、iPhone XS Max、iPhone XR 或更新的機型,我們無需擔心手機電量用盡就無法坐車,以上機型在電量使用殆盡自動關機後最多 5 小時內仍能作為交通卡用於搭乘公共交通(主動關機時該功能不可用)。
關於 iOS 公交卡的額外小提示
- 下載「上海交通卡」和「北京一卡通」,可以給錢包中上海公交卡和京津冀交通聯合卡換卡面,其中上海的卡面較多,還會隨著時間不斷更新,而北京的較少,只有 6 個固定的可供更換。
- 深圳通的 20 元服務費在你開卡 30 天后可以通過官方的 App 申請返還。
國產 Android 系統內的公交卡
對於大部分國產的 Android 手機來說,配備 NFC 硬體的同時,對公交卡的支援一定是其中的一項特性,目前國內主流廠商,如華為、小米、OPPO 和 vivo 很早就可以在系統內的錢包(或卡包)應用中開卡,實現最便捷的刷卡體驗。
能開通的公交卡也分為了城市一卡通(本地)和交通聯合卡(交通聯合)兩種,以我手上的 vivo 手機為例,在支援了 8 個城市一卡通同時,也加入了一堆的交通聯合卡,這是因為目前 交通聯合 的 275 個城市雖然可以通刷,但是優惠會存在不通用的情況,所以如果想要省些錢,可以選擇你一張你常駐地卡片。
除了國產廠商,三星也是為數不多支援國內 NFC 公交卡的海外品牌,就是數量上有些少。另外,如果你不想專門買個手機來刷公交,購買小米手環的 NFC 版、華為手錶等可穿戴裝置也都提供了與自家品牌手機上類似的支援。不過即便在同一品牌下,手環、手錶產品的公交卡支援往往和手機也有所不同,一般更少,選擇相關硬體產品前可以前往相關頁面提前瞭解清楚所在城市的支援情況(如小米手環 4 NFC 版本的公交城市 支援頁面)。
類似 iOS,國內的 Android 作業系統也提供了雲端遷移卡片的選項,只要你登入了同一賬戶,卡內餘額、交易記錄就可以從雲端無縫恢復;另外部分廠商的手機(如小米、OPPO)還支援本機公交卡資料保留,即便手機重置、恢復出廠設定,公交卡資料也能得到保留。但這種情況僅限於官方操作途徑,可能不適用於一些玩機使用者的刷機行為。
因為原理類似,卡包應用提供公交卡功能的 Android 手機一般也支援關機使用,可使用時間在 5~6 小時不等,具體可參考公交卡應用內的幫助說明。至於上面提到的可穿戴裝置操作空間要小很多,比如小米手環 NFC 版和小米手錶 Color,開卡之後卡片是不能刪除的(即使是恢復出廠設定),也無法跨裝置遷移。
銀行卡閃付
不具備使用 Apple Pay 交通卡的條件的朋友也不必氣餒,我們還可以通過銀聯銀行卡閃付的方式來乘坐公共交通。只要手上在使用國內主流銀行發行的銀聯銀行卡和主流品牌的手機,都可以將銀行卡加入手機錢包中,從而實現 NFC 非接觸支付。
銀聯閃付的開啟方式與 Apple Pay 交通卡類似,前往手機中內建的「錢包」應用,選擇新增銀行卡,並按照提示輸入銀行卡卡號、持卡人姓名等資訊,進行簡訊驗證碼驗證便可開通使用。
在使用銀聯閃付搭乘公共交通時,我們需要先雙擊手機電源鍵或其他相應方式調出卡片,通過指紋或面容進行驗證解鎖,而後將手機靠近讀卡器進行「刷卡」,費用會直接從銀行卡扣除。如果繫結開通的是借記卡,則需要保證卡內餘額大於支付金額,否則無法使用,信用卡則無需擔心。
相比於 Apple Pay 交通卡,銀行卡閃付的支付方式多了一道身份安全驗證的步驟,但相比於需要開啟 App 進行的二維碼支付方式,通常還是會更方便一些。此外,中國銀聯會不時提供費用優惠以吸引使用者,比如往常在部分城市推廣過的「週一、週五一分錢乘車」、「銀聯信用卡半價乘地鐵」等活動。
銀行卡閃付可用的城市範圍比 Apple Pay 交通卡廣泛不少,但受限於各地公交集團的支援力度差異,仍需參考各地的實際情況。通常來說,如果公交車刷卡器或地鐵閘機上帶有「閃付 Quick Pass」標誌,那就說明支援銀行卡閃付。
圖源:深圳新聞網
以 iPhone 為例,當前支援在總共 16 個城市使用 Apple Pay 銀行卡閃付功能搭乘地鐵。
微信乘車卡
在 NFC 的應用上,騰訊也有自己的嘗試,於 2019 年初推出了其「騰訊乘車卡」。在微信搜尋內輸入「騰訊乘車卡」,開啟相應微信小程式,之後我們便可以根據自己所在的城市來選擇要開通的交通卡型別,並根據提示指引開卡。在當前支援開通的四種卡中,前三種均可在全國範圍內支援公互動聯互通的城市中使用(點選小程式中的連結可檢視可用城市列表),差別在於享受的折扣不同。
在使用「騰訊乘車卡」搭乘公交時,需要先開啟微信啟動「騰訊乘車卡」小程式,而後將手機靠近刷卡器,完成支付。當然,在使用前需要確保手機的 NFC 功能已開啟。
作為 NFC 的應用方式之一,「騰訊乘車卡」在便利程度上和二維碼支付相差無幾,仍需手動開啟微信 App 其中的小程式,也不支援離線使用,需要良好的網路環境,相比於銀行卡閃付,在操作上還是有些繁瑣。
小結
移動支付方式在公共交通領域百花齊放,使得我們出門可以少帶一張卡,不用再為忘帶公交卡而煩惱。快去看看你在的城市是否已開通移動支付,然後選擇你最喜愛的方式去乘車吧!
由於不同城市公交、地鐵情況都略有不同,本文無法全部兼顧,也歡迎大家在評論中積極補充 /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