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如何錄音效果好(喜馬拉雅可以自己錄音嗎)
播客與直播是目前在國內外數字媒體中增長最快的兩大領域。截止至2018年,僅在美國就有4800萬人每週都會收聽播客。而在國內,每天登陸各大直播平臺觀看直播的人更是數不勝數。隨著直播及播客製作內容的不斷精進,人們對於觀看及收聽的體驗也越來越挑剔。
除了內容本身,錄製專業級播客及直播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音訊質量。“出色音訊”的定義可能是主觀的,但我們在直播錄製時確保一個清晰、無失真的出色聲音,和最小的環境噪聲(意味著沒有回聲或混響),這是專業錄製的基本要求。而要實現這個基本要求,甚至更多的音效操作,我們不僅要考慮到眾多錄製環境因素,像錄製經驗、合適的裝置以及除錯時間,這些都是缺一不可的。
在往期文章裡,小昊為大家普及了幾款常見的話筒使用小竅門,那麼我們選擇完合適的裝置之後,我們還需要注意哪些因素?接下來的四招,小昊教你如何在錄音中獲得較佳音質:
一招 房間佈置
讓我們首先從錄製環境入手,沒有什麼能比大聲說話時麥克風錄進來的迴音更可怕的了,這時候再來點窗外的汽車轟鳴聲,背景音樂再大也阻止不了觀眾知道你的房間隔音效果差的事實。要想擁有專業級的音訊質量,雖說不需要花大價錢依靠專業聲學測量儀器來改造你的錄製環境,但綜合考慮交通噪音、其他環境噪音等不確定因素,並根據不同因素採取不同制服措施還是很有必要的。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購買一些專業聲學吸音海綿,把海綿貼在錄製空間裡任何反射表面上(如果你想更便宜,紙質雞蛋盒也是一個低配選擇),或用吸音海綿DIY一個隔音罩。同時將地板鋪上地毯,在窗戶面掛上多重厚窗簾,保持桌面的乾淨,以減少任何近距離的聲音反射。如果可能的話,錄製時儘可能的遠離牆壁。測試背景噪音是否還存在,較好的解決方法就是使用耳機監聽,做幾個小測試並嘗試模擬不同場合下的音質效果。
第二招 麥克風的選擇
麥克風是直播/錄音時的關鍵工具之一,與任何音訊製作流程一樣,儘可能選擇合適的麥克風型別非常重要。這並不意味著最昂貴的麥克風就能錄出較好的效果,但,使用一款高質量且適合人聲的麥克風可以產生準確的原始音訊,這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動圈或電容式麥克風就是你的較佳選擇了。動圈麥克風堅固、耐用,可以很好地降低環境噪音。電容麥克風則能為你提供更為清晰與沉穩的音色,但是電容麥克風比動圈麥克風更敏感,所以往往會容易錄入更多背景噪音。因此如果你的錄音環境不完全隔音,動圈麥克風會是更好的選擇。
麥克風區分:
廣播級動圈麥克風
出色人聲電容麥克風
第三招 輸入與前置放大器的重要性
訊號鏈中的下一個環節是混音器或介面上的輸入部分。它們可以接收和放大話筒的電平訊號(通常,話筒輸出的是低電平),然後把這些訊號變換為標準電平。這就是前置放大器的作用——將話筒的“弱”電平訊號轉換為更“強"的標準電平輸出訊號,以便進行EQ、壓縮或其他效果處理,併傳送到錄音裝置。這雖然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工作環節,但仍然非常重要。
並非所有的前置放大器的效果都是相同的。一般來說,好的混音器所搭配的前置放大器會有更好的質量,可以得到更加純淨,更低噪音的聲音。
第四招 控制電平
控制好聲音電平是確保音訊清晰、音量大小一致的重要操作。大多數混音器和音訊介面都有一個滑塊或旋鈕,可以讓你控制電平,同時還配有一個儀表可以監測電平。控制電平的大小取決於以下幾點:使用的麥克風型別、錄製物件的音量、以及環境噪聲的大小等等。
控制電平的關鍵是要確保電平表沒有達到“峰值”(不會變成紅色), 當錄製的聲音音量較大時(例如,笑聲或大喊),電平表呈現橙色是可以的,但想要在錄製的絕大部分時間裡都能獲得較佳音質,你需要將電平始終控制在較佳位置區間。也就是說,我們也不能為了保證不超出“峰值”而將電平設定的過低,避免混音時音量過小。讓主要的聲音電平保持在電平表的中段是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