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復古膠片調色教程(用ps把照片處理成膠片質感)
先上原圖和調整過後的圖片
原圖
調整後圖片
首先分析圖片:這是以前的一張街拍圖片,從圖片的整體看上去,由於受當時環境影響整體影調是偏中間調的,除了畫面中間陽光投射的部分,畫面整體是沒有太多的高光,在色彩關係上,整個圖片幾乎以建築樹木的黃綠色和陽光的暖色兩種色調為主,加上強烈的明暗對比,所以這張圖片是非常適合調整成暗淡色打底的膠片風格圖片。
調整思路:整體影調以偏低調為主,暗部以灰綠色為主,高光加橙,暗部低飽和高光高明度(貌似莫蘭迪色調也是這個調整思路)讓整個圖片形成強烈對比風格,讓圖片變得更加耐看。
首先將圖片載入ps(raw格式載入會直接跳轉camera raw調整介面,普通格式圖片載入會直接進去ps操作介面,需要進去濾鏡選項手動選取camera濾鏡)
載入之後找到右邊的調整面板,選擇第六個鏡頭矯正選項(每張raw格式基本操作)勾選刪除色差和啟用配置檔案校正。由於圖片沒有偏色以及曝光不準確的問題,所以其它步驟就暫時忽略了。
整張圖片都是在青橙的基調上做的調整,所以我們先調出青橙色調。選擇右邊三原色校準工具,調整引數,讓照片整體冷色偏青暖色偏橙。
接著進入Hsl調整選項,調整黃色和綠色的色相,讓畫面暖色更加橙黃溫暖(具體引數看個人喜好)
繼續hls的調整,增加一點暖色的明亮度和飽和度,降低暗部飽和度和明亮度。
接著進入調整的最後一步,色調分離。這一步是讓照片整體冷暖對比,色調色彩更加風格化的一步,做完這個步驟,照片的整體調色效果就完成了。
至於後面的最終效果圖,根據個人風格,稍作調整即可,我常用的兩個工具是camera raw左上角橫排工具欄的漸變和映象濾鏡(倒數第一第二個),這兩個工具可以對圖片更加細緻的地方做精確處理,比如我效果圖暗部更加深灰的暗綠色系和亮部更加溫暖突出的暖色系,都是通過這兩個濾鏡調整完成的。
在使用這兩個濾鏡對圖片明暗部分做色彩以及亮度調整的時候,調整完成記得選擇遮罩範圍,讓調整的效果只對亮部或者暗部生效。
現在網上很多調色教程都是給你一堆固定的引數,紅色加3綠色減5…要知道每張圖片的影調色彩都不一樣,所有的教程里根本不存在一成不變的調色引數,說一堆各種引數,看過的也也根本記不住,調色方法千變萬化,但從始至終都是基於色彩原理以及個人喜好來做調整的,沒有固定引數,瞭解色彩原理,知道了操作步驟,多加實踐,必定能找到自己喜歡的色彩以及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