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硬碟為什麼不建議分割槽(已經裝了系統的固態還能分割槽嗎)
在加裝固態硬碟之後,使用者有兩個選擇:將原機械盤上的C盤遷移到新固態硬碟,或者在固態硬碟上全新安裝作業系統。如果選擇後者的話,可能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
比較常見的情況就是:新裝的作業系統將引導記錄寫入了原來的機械盤上。
這樣雖然不用調整BIOS設定改變第一引導裝置,但是開機速度會受到影響,同時也不方便直接清空刪除原有機械盤上的檔案。開機的時候還可能會有一個30秒的"選擇作業系統"介面:
要解決這個煩惱,需要從安裝系統的時候就做好準備。
下邊的例子中儲存極客使用了一張2TB機械硬碟和一張東芝TR200 480GB固態硬碟。選擇自定義:僅安裝Windows(高階)後,通過容量就能辨別出哪個驅動器對應機械盤,哪個對應TR200:
如果希望避免在安裝系統後出現引導選單,可以在進行到上圖介面後同時按下鍵盤上的Shift和F10鍵,就會彈出管理員命令提示符。輸入diskpart並回車:
輸入list disk回車,根據容量判斷機械盤的硬碟號,然後select disk X,再執行offline disk,就可以將機械盤離線。
回到安裝程式介面,重新整理硬碟列表後機械盤已經處於離線狀態,我可以安心在東芝TR200上全新安裝Windows作業系統了:
系統安裝完成後可以下載固態硬碟的工具箱軟體,檢查介面速率是否正常、AHCI模式是否正常啟用。下圖是東芝的SSD Utility工具箱介面,支援東芝TR200、RC100固態硬碟。
效能跑分不是必要的,像4K對齊這樣的問題只要你不是使用古董Ghost方式安裝系統或是在老版本PE系統中給硬碟分割槽,通常已經不大常見。效能方面,4K Read與日常使用的關係最為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