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照片轉成黑白的方法

在數碼時代,黑白攝影的拍攝不同於銀鹽膠片時代,通常是先拍攝彩色照片,再後期根據自己的審美調整成想要的黑白效果。

絕大多數初學者的第一印象裡,所謂的黑白攝影就是簡簡單單的將拍好的彩照轉成黑白;但是黑白攝影絕不僅僅這麼簡單而已。

要拍出一張好的黑白照片,你要考慮很多問題:黑白攝影適合表現哪些題材?什麼樣的場景適合轉黑白?在前期拍攝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等等。

事實上,即使只是最基礎的“彩色轉黑白”這一步驟,就有 10 種不同的方法。我們今天就來為您細數彩色轉黑白的方法以及它們各自的特點。

根據這 10 種方法的特點,我們可以將它們分為以下幾個大類:

1. 簡單暴力類

最“簡單暴力”的方法,是直接抹掉所有色彩的飽和度和色相,只保留明度。這種方法的特點是“一鍵式”,很快捷卻無法對輸出結果進行調整。慎用。

  • 影象 -> 調整 ->去色

這或許是絕大部分人都知道,也最“簡單暴力”的轉黑白手法。

這是非常“自動化”“一鍵式”的操作,沒有可以調整的引數,而且只能輸出一種結果。

正因為沒什麼可以執行“個性化調整”的引數,這種方法輸出的結果也只能說“還行”——至少,確實是黑白的嘛,但也就這樣了。

  • 影象 -> 模式 -> 灰度

這也是一種“一鍵式”的方法,通過更改色彩模式改變原影象的性質。

選擇灰度以後,會彈出一個視窗,“扔掉色彩資訊”。別猶豫,點“扔掉”。

然後,你就會得到一個結果。同樣地,因為沒有引數可以調整,你無法“個性化”地調整輸出影象的效果。

  • Lab 模式去色

Lab 模式由三個通道組成,但不是 R、G、B 通道。它的一個通道是明度,即 L。另外兩個是色彩通道,用 A 和 B 來表示。

A 通道包括的顏色是從深綠色(底亮度值)到灰色(中亮度值)再到亮粉紅色(高亮度值);B 通道則是從亮藍色(底亮度值)到灰色(中亮度值)再到黃色(高亮度值)。

從 Lab 模式的定義上看,Lab 模式專門拿出一個通道儲存明度資訊,也就是說,我們將 RGB 影象轉換為 Lab 色彩模式之後,直接抹掉 a、b 兩個通道的資訊就可以得到一張黑白照片。

選擇影象->模式->顏色,在通道面板中單擊選中明度通道。最後,選擇影象->模式->灰度,會提示是否扔掉其他通道(a、b)並單擊確定。

最終輸出結果......貌似要好一些?層次上更為豐富。

不過,這同樣屬於一種“一鍵式,不可調整”的輸出方式,仍舊是不太好用。

2. 通道類

在 RGB 模式下,影象有紅、綠、藍三個基本通道,分別用不同的灰度圖來記錄照片某些資訊(比如亮度、顏色分量、不透明度等等)。善用這一工具,我們可以對轉黑白的輸出結果進行一些調控。

  • RGB 通道去色

通過選中R、G、B通道中的任意一個通道,影象->模式->灰度,去掉其他兩個通道的資訊,可以得到任意一個通道的灰度資訊。

雖然,你還是無法對輸出結果進行精細調整,但你至少有得選——可以從 3 張不同通道,基於三原色其中一種的基調上建立的明度圖裡選擇一張。

可以看到,3 張圖之間還是存在明顯差異的。

  • 影象->計算

和上邊的“三選一”相比,這種方法更像是“抽獎”。選擇影象->計算,會彈出計算命令的對話方塊。

影象的計算方式是把自身的通道綜合計算。由於每張圖都有 4 個通道(R/G/B/灰),加上反相就是 8 種通道,兩者綜合計算就會有 64 種計算結果;再算上 23 種通道混合模式,就會有 1472 種組合結果。

這個方法的選擇雖然多,卻非常不直觀——你沒法看到系統計算出來的是什麼樣的結果,充滿了“撞大運”的色彩。

有沒有更直觀、更可控一些的黑白轉換方法呢?有。

  • 影象 -> 調整 -> 通道混合器

在通道混合器介面,在左下角勾選“單色”,我們就可以獲得灰色的輸出通道。

這裡可以拖動 RGB 任意一個通道的滑塊來直觀的調整影象的灰度,有一個大致的原則是總計約等於 100% 是比較合理的輸出;常數 N,可以調整影象的整體明度。

通道混合器中也內建了一些黑白預設,我們也可以通過這些預設,簡單快捷的獲得一些黑白照片的效果。

3. 其它功能類

除了通道以外,PS 還自帶一些和轉黑白相關的功能,它們有許多可以調整的引數,實現對輸出結果的調控。或許有些麻煩,但值得。

  • 影象->調整->漸變對映

大光比場景,最適合使用漸變對映的方法來獲得高質量的黑白照片,可以有效地凸顯明暗的反差對比,並強調紋理反差。

首先將工具欄的前景色設定為黑色,背景色設定為白色。

彈出漸變對映視窗,點選確定,就會生成一張反差明顯的黑白作品——前提是場景本身就要有很大的明暗反差。

如果對反差的效果不滿意,點選漸變條,拖動漸變條的遊標,也可以對畫面的明暗色階進行進一步的調整。

  • 影象->調整->黑白

PS 自帶的黑白轉換功能,可以說是最直觀,最好理解的手動控制的黑白轉換工具了。影象->調整->黑白 ,彈出黑白轉換選單。

它可以精確的控制每種顏色轉換後的亮度。單擊色調覈取方塊,可以調整張圖的顏色效果,讓每種成分的色彩在輸出的黑白照片中產生不同的表現力。

要用好這個工具,你需要對原圖的色彩理解到位。

以上上張圖中的海灘照片為例,通過觀察,發現中前景的海灘對比明顯有些不夠。沙灘基本是橙黃色的,我們只要將紅色的亮度拉低,黃色的亮度拉低,沙灘就變的更黑一些,這樣海浪和沙灘的對比更加明顯,畫面更具有衝擊力和層次感。

調整前

調整後

4. 外掛類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些很有用的小外掛,能兼顧效率與便捷性,幫助我們更好地輸出想要的黑白照片效果。

  • 亮度/色彩蒙版外掛

通過使用半島雪人的 StarsTail 外掛,可以生成 31 個亮度選區和 10 個色彩選區:

很多時候,亮度選區就可以滿足我們對黑白轉換的基礎要求。即使我們對輸出的黑白影象不夠滿意,也可以通過亮度蒙版來進行區域性微調。

  • NIK | Silver Efex pro2 外掛

NIK 外掛中的 Silver Efex pro2 外掛,預設了很多色彩轉黑白的效果預設,而且還有很多調整引數,比如每一種效果還可以對亮度、對比度,紋理細節等引數進行近一步的調整。

而且,底部的直方圖方便檢視當前影象屬於十種影調種的哪一種,點選 11 個分割槽,也會顯示當前分割槽的畫素範圍,對於分析黑白作品也有很大的幫助。

結語

  • “簡單粗暴”類,能不用就不用。

  • 外掛能用就用。它或許不能一步到位,但你只需要後期微調一下就能得到滿意效果,省事又快捷。

  • 反差強烈的場景,不用考慮了,漸變對映!

  • HSL 是最複雜繁瑣,但也最可控的黑白轉換方法。

  • 4 種通道類,建議在彩色照片轉換前,做色彩統一或者色彩分離時使用。

  • 亮度蒙版很有用,是黑白照片後期微調的“萬金油”。

以上就是本期要為您介紹的全部內容,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期再見。

(本文由 極影AdventureX 授權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