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公轉私才合規(合規的公轉私業務有哪些)
近期,銀行全面排查企業對公賬戶,十幾萬家企業對公被凍結,被凍原因多數因為公轉私!動不動就凍結賬戶,本來已經讓正規經營的企業叫苦連連了,這下可好,銀行直接禁止公轉私!從來沒聽過,誰家公賬是不能向個人賬戶轉賬的!
一、加強公轉私監管≠禁止!
2018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試點取消開戶許可證改為備案制,並定於2019年底前,全面取消企業銀行賬戶許可。同時,還明確加強“公轉私”監管,但並沒有禁止“公轉私”。
二、公轉私是有政策依據的!
《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
第三十九條:個人銀行結算賬戶用於辦理個人轉賬收付和現金存取。下列款項可以轉入個人銀行結算賬戶
1、工資、獎金收入
2、稿費、演出費等勞務收入
3、債券、期貨、信託等投資的本金和收益
4、個人債權或產權轉讓收益
5、個人貸款轉存
6、證券交易結算資金和期貨交易保證金
7、繼承、贈與款項
8、保險理賠、保費退還等款項
9、納稅退還
10、農、副、礦產品銷售收入
11、其他合法款項
第四十條補充:單位從其銀行結算賬戶支付給個人銀行結算賬戶的款項,每筆超過5萬元的,應向其開戶銀行提供下列付款依據
1、代發工資協議和收款人清單
2、獎勵證明
3、新聞出版、演出主辦等單位與收款人簽訂的勞務合同或支付給個人款項的證明
4、證券公司、期貨公司、信託投資公司、獎券發行或承銷部門支付或退還給自然人款項的證明
5、債權或產權轉讓協議
6、借款合同
7、保險公司的證明
8、稅收徵管部門的證明
9、農、副、礦產品購銷合同
10、其他合法款項的證明
三、哪些情況允許以公轉私?
公轉私合法即存在,轉賬不一定等於違規,下面這八種情況是可以放心大膽地轉。
1、人員工資:工資發放到員工工資卡,且已履行代扣個稅義務
2、企業稅後利潤: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將定期扣除費用、繳納完經營所得個稅後的利潤,通過對公賬戶轉給企業負責人
3、差旅費用:公戶上的錢轉給業務員用於出差的備用金,且出差回來後實報實銷、多退少補
4、股東分紅:企業分紅所得,通過對公賬戶給股東個人打款,且所轉金額為已繳納完股息紅利個稅
5、個人合作:勞務報酬通過公戶轉給個人,且所轉金額為已繳納勞務報酬所得個稅的稅後報酬
6、個人採購:向個人採購物品並取得稅務部門代開的發票,向個人賬戶轉銷售款
7、借款:所轉錢款為公司向個人的借款
8、違約金:公司支付給個人支付違約金、賠償金
四、銀行應制定合理有效的監管機制
公轉私的情況,普遍存在於所有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這些都會涉及公對私的轉賬,轉賬金額有大有小。
銀行作為監管執行機構,採取控制措施降低風險本無可厚非,但切忌矯枉過正。對於公轉私,銀行可視情況等級進行監管:
1、只要合法合規,在一定額度內(如:單筆5萬)的正常轉賬屬於允許範圍;
2、公轉私頻繁達到一定的預警級別,銀行按照規定,要求企業配合提供證明材料方可審批通過;
3、對於無明確資金用途,且企業無法說明清楚的交易,銀行可視情況採取只收不付、不收不付、限制網銀交易等控制措施。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您認為是否可行呢,請留下您的看法,一起交流交流
合規寶:作為國內首家專注於微商、社交電商財稅合規的服務平臺。可為微商、社交電商平臺、網紅主播等提供頂層架構籌劃、財稅顧問、佣金結算、核定徵收等全套財稅合規方案!
關注今日頭條“合規寶財稅”,讓你遠離財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