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基金的人怎麼買基金(基金如何選擇技巧新手)
如何判斷一支基金的好壞?如何選到讓自己滿意的基金?這是很多買基金的朋友最大的困惑,今天我從五個維度來談一下好基金的標準是什麼,我們該如何選擇?
一、看基金經理
買基金,其實就是找一個“專業的管家”幫我們理財,這個“管家”就是基金經理。在支付寶的基金詳情中,我們可以找到基金經理這一欄,我們可以看到基金經理的任職年限、從業經歷等,是不是金牛獎得主?金牛獎是基金行業最高榮譽獎項,是基金經理能力最重要的體現之一。俗話說“薑還是老的辣”,基金經理屬於越“老”越值錢的職業。經驗對基金經理來說非常重要,經過多輪牛熊和市場洗禮的基金經理,往往更可靠。因此我們在選擇基金經理的時候,儘量選擇從業時間久的,經驗豐富的基金經理。
二、看基金評級
看基金評級非常簡單,其實就是看晨星評級。晨星是第三方基金評級機構,每季度都會從全市場幾千只基金中選出投資價值相對較高、業績表現持續性好的基金進行評級。5顆星評級最高,4顆星次之,1顆星是最低。但是,要注意一點,沒有顯示晨星評級的基金不一定就代表業績不好,有可能是因為成立時間短,還沒有參與評級。
三、看基金排行
以支付寶為例,我們點選基金排行,可以看到業績排行、定投排行、和估值排行。業績排行裡分為混合型、股票型等等型別。我們選擇股票型,就能看到基金短期的漲幅排名,我們可以看今年來、近1月、近3月和近6月的漲幅。同理,也可以檢視定投和估值的排名情況。如果一隻基金,短期和長期的漲幅,大多數時候均排在同類基金的前列,那麼這隻基金應該是支好基金。
四、看基金分析指標
在支付寶中找到一支基金,點選詳情找到基金分析指標,可以看到和這支基金有關的資料。我們重點關注二個資料,第一,最大回撤。最大回撤的意思就是在所選區間內,買入該基金可能出現的最差情況。數值越小越好,表示基金的抗風險能力。通常最大回撤低於20%,說明該基金風險控制得不錯。第二,夏普比率。夏普比率是衡量基金每承受一單位風險,可獲得的超額收益。說得通俗點,就是承擔基金風險獲得收益的價效比。數值為正時越大越大,表示基金價效比越高。
五、看基金檔案
我們買基金,就要全面地瞭解這支基金。基金檔案裡有基金的概況、公告、持倉、行業等資訊。這裡重點看二個資訊,第—,資產規模。對於被動管理的指數基金,規模越大越好。但是對於主動管理的股票型基金,資產規模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而是適中最好。規模越大,對基金經理操作難度越大。規模太小對於業績有負作用,因為一支基金有固定的支出成本,像資訊披露費、審計費等等,規模太小分攤到單位份額上的成本就越高。第二,看基金持倉。看持倉,我們能瞭解到這支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是哪些。是屬於一個行業,還是不同的行業都有。瞭解基金經理的偏好,知道我們買的基金是買了哪些行業的股票。學會這五點,你就可以去挑選自己喜歡的基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