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對著電腦拍照不清楚怎麼解決(手機拍攝電腦螢幕怎麼能清晰)

小王最近走起路來十分歡快,因為他的口袋裡揣了一臺全新的iPhone 8plus。

廣角長焦鏡頭、1200萬畫素、光學防抖,作為資深自拍狂人,沒有什麼比iPhone 8plus能夠給小王帶來更多欣慰。

從餐桌到浴室、從席夢思到洗手間、從花鳥蟲魚到人間百態,端詳撫摸著精緻的螢幕裡那一張張親手拍攝的華美照片,小王前所未有的感到自身散發出一股只有攝影大師才有的氣息。

有一天,小王正在看愛情動作片,看到精彩處他忽然想起了遠在千里之外那孤苦伶仃的兄弟。

於是,小王抱著悲天憫人的情懷拿起他的新手機,打算拍一張精美而有收藏價值的視訊照片給他的兄弟解悶。

但不管他怎麼對焦、怎麼調距、怎麼變換角度,拍出來的照片不是有橫紋就是有豎紋,或者乾脆模糊不清,小王拿出攝影大師有的和沒有的解數都沒能拍出一張讓人滿意的照片,氣得小王把手機重重地摔在了柔軟的沙發上,並大喊:

WTF?

是啊,為什麼會這樣呢?

遇到困難和問題就退縮或者不了了之不是小王的風格,小王雖然猥瑣,但求知慾還是很旺盛的。

小王開始思考:螢幕顯示的畫面很清晰,所以這不是螢幕問題;手機拍攝螢幕以外的景物也很清晰,所以,這也不是攝像頭的問題;但這兩樣結合在一起就出現了問題,那一定是它們之間產生了某種不為小王所知的反應,這會是什麼呢?

小王搜腸刮肚,利用有限的知識試圖解答這一現象,雖然相關的知識點遠遠超出了小王所掌握的,但他並不是一無所獲:人眼之所以看到影象是因為光的反射,影象模糊則說明光之間產生了干涉,小王意識到,要解決這個問題,大約需要三個前提知識:螢幕的成像原理、攝像頭原理和光的干涉。

於是,小王開始動手查閱相關資料。關於這三個知識點的資料很多,液晶顯示、電子、成像元件、光的衍射等等,絕大部分都無法與這一現象聯絡起來,小王開始覺得有些煩躁,甚至懷疑起尋找這個答案的意義,就在此時,他發現了一條有關光的干涉知識:莫列波紋。

百度百科:“莫爾條紋是18世紀法國研究人員莫爾先生首先發現的一種光學現象。從技術角度上講,莫爾條紋是兩條線或兩個物體之間以恆定的角度和頻率發生干涉的視覺結果。當人眼無法分辨這兩條線或兩個物體時,只能看到干涉的花紋,這種光學現象中的花紋就是莫爾條紋。”

概念聽起來也許很複雜,舉幾個生活中的例子就馬上明白了,比如動物園的圍欄柵格和網格椅子。

小王一看莫列波紋的圖案,心中大悟,這跟手機拍螢幕的照片何其相似!於是,小王就產生了一個初始假設:莫列波紋是導致照片模糊的原因。

要證實這個假設,小王就要找到互相干涉的頻率源,類似柵格的內外兩層,小王知道,在螢幕中影象是通過一個一個的畫素點來顯示的,那麼,分佈電腦螢幕的橫排和豎排的畫素點就構成了第一個網格,手機螢幕上的畫素陣列就構成了第二個網格,這兩個網格互相干涉就產生了莫列波紋。

想到這裡,小王頓時豁然,急忙拿起他心愛的手機,溫柔道了一聲:

Soga。

忖者,專注生活中的為什麼

關注我,做全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