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基站裡面有什麼裝置

基站包括微蜂窩、巨集蜂窩。基站(BS)即公用行動通訊基站是無線電臺站的一種形式,是指在有限的無線電覆蓋區中,通過行動通訊交換中心,與行動電話終端之間進行資訊傳遞的無線電收發信電臺。基站是行動通訊中組成蜂窩小區的基本單元,完成行動通訊網和行動通訊使用者之間的通訊和管理功能。

1、 名詞解釋

微蜂窩( microcell )是在巨集蜂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技術。與巨集蜂窩相比,它的發射功率較小,一般在 2W 左右;覆蓋半徑大約為 100m ~ 1km ;基站天線置於相對低的地方,如屋頂下方,高於地面 5m ~ 10m ,無線波束折射、反射、散射於建築物間或建築物內,限制在街道內部。微蜂窩最初被用來加大無線覆蓋,消除巨集蜂窩中的“盲點”。同時由於低發射功率的微蜂窩基站允許較小的頻率複用距離,每個單元區域的通道數量較多,因此業務密度得到了巨大的增長,將它安置在巨集蜂窩的“熱點”上,可滿足該微小區域質量與容量兩方面的要求。

巨集蜂窩式行動電話的建網初期,蜂窩小區的覆蓋半徑較大,一般在1~2.5千米左右,有的甚至達到20千米以上,因此被稱作“巨集蜂窩”小區。

直放站(中繼器)屬於同頻放大裝置,是指在無線通訊傳輸過程中起到訊號增強的一種無線電發射中轉裝置。直放站的基本功能就是一個射頻訊號功率增強器。直放站在下行鏈路中,由施主天線現有的覆蓋區域中拾取訊號,通過帶通濾波器對帶通外的訊號進行極好的隔離,將濾波的訊號經功放放大後再次發射到待覆蓋區域。在上行連結路徑中,覆蓋區域內的移動臺手機的訊號以同樣的工作方式由上行放大鏈路處理後發射到相應基站,從而達到基地站與手機的訊號傳遞。

RRU(射頻拉遠模組)和BBU(基帶處理單元)之間需要用光纖連線。RRU(Radio Remote Unit)技術特點是將基站分成近端機即無線基帶控制(Radio Server)和遠端機即射頻拉遠(RRU)兩部分,二者之間通過光纖連線,其介面是基於開放式CPRI或IR介面,可以穩定地與主流廠商的裝置進行連線。BBU(Building Base bandUnite)室內基帶處理單元

巨集蜂窩

微蜂窩

直放站

2、 微蜂窩、基站、巨集蜂窩、直放站和BBU RRU的特點

1)巨集基站,直白點,鐵塔站,比較大的那種,一個站覆蓋幾十公里。造價及建設週期更大。

2)微基站,在樓宇中或密集區安裝的小型基站,覆蓋小,使用者量低。

3)直放站,不能單獨使用,它將基站訊號放大,發射至基站覆蓋不到的地方。

4)BBU RRU,是一種射頻拉遠技術,3G網路大量使用分散式基站架構,RRU(射頻拉遠模組)和BBU(基帶處理單元)之間需要用光纖連線。一個BBU可以支援多個RRU。

5)原理及區別:基站都有自己的頻點,頻率範圍,有使用者數,網路好,便於規劃,當然費用也較高;直放站是借用基站的資源,它的下掛使用者數是佔用基站資源的,它的價格便宜,便於覆蓋,但網路不好,規劃困難,訊號如果洩露到基站覆蓋範圍會對其造成影響。

3、 微蜂窩、巨集蜂窩和直放站的特徵及區別

1)巨集蜂窩一般是指機櫃,一個小區配置可達到12載波,發射功率也比較大,比如47db,適合城區或者郊區的廣覆蓋或者正常覆蓋,需要建立機房;

2)微蜂窩大小有如一個熱水器,一般只有2個載波配置,當然有的可以級聯數個微蜂窩增大配置,但功率較小,一般33db,適於城區補點,室內覆蓋等,可以不用機房,吊在弱電井就可以搞定;

3)由於城區巨集站建設趨於飽和,而覆蓋向縱深的發展對微蜂窩和直放站的需求越來越多;

微蜂窩將在室內覆蓋佔據很大市場地位.目前城市高樓多而密,遮蔽多,室外訊號無法很好的滲透到室內.需要在大樓內增加覆蓋.現在全國各地都在陸續建設室內覆蓋,市場還是比較大的.

巨集蜂窩和微蜂窩的區別在於無線資源(載頻)配置的高低,前者大於後者.

基站是巨集蜂窩,直放站用於企業、大樓、商場內,接收巨集蜂窩的無線訊號——放大——再覆蓋樓內,微蜂窩也用於大樓、商場.

直放站與微蜂窩的區別在於,前者的訊號源在遠處的基站,它負責接收和放大,它並不增加容量,後者本身就是一個訊號源,增加容量

4、 微蜂窩、巨集蜂窩和直放站的容量和覆蓋範圍

1800比900自由空間的傳播損耗多6DB,而且繞射能力較差,但是建築物貫穿損耗兩者差別不大,1800稍好。所以巨集站方面通常雙頻網是900保證覆蓋,1800吸收話務

傳統的蜂窩式網路由巨集蜂窩小區(macrocell)構成,每小區的覆蓋半徑大多為1km~25km,基站天線儘可能做得很高。在實際的macrocell內,通常存在著兩種特殊的微小區域。一是“盲點”,由於電波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而造成的陰影區域,該區域通訊質量嚴重低劣;二是“熱點”,由於空間業務負荷的不均勻分佈而形成的業務繁忙區域,它支援macrocell中的大部分業務。以上兩“點”問題的解決,往往依靠設定直放站、分裂小區等辦法。除了經濟方面的原因外,從原理上講,這兩種方法也不能無限制地使用,因為擴大了系統覆蓋,通訊質量要下降;提高了通訊質量,往往又要犧牲容量。近年來,隨著業務需求的劇增,這些方法更顯捉襟見時,這樣便產生了微蜂窩技術。

——微蜂窩小區(microcell)的覆蓋半徑為30m~300m,基站天線低於屋頂高度,傳播主要沿著街道的視線進行,訊號在樓頂的洩露小。因此,microcell最初被用來加大無線電覆蓋,消除macrocell中的“盲點”。由於低發射功率的microcell基站允許較小的頻率複用距離,每個單元區域的通道數量較多,因此業務密度得到了巨大的增長,且RF干擾很低,將它安置在macrocell的“熱點”上,可滿足該微小區域質量與容量兩方面的要求。

——實際上,microcell主要安置在macrocell內的“熱點”地區。不同盡寸的小區重疊起來,不同發射功率的基站緊鄰並同時存在,使得整個通訊網路呈現出多層次的結構。相鄰microcell的切換都回到所在的macrocell上,macrocell的廣域大功率覆蓋可看成是巨集蜂窩上層網路,並作為移動使用者在兩個microcell區間移動時的“安全網”,而大量的microcell則構成微蜂窩下層網路。隨著容量需求的進一步增長,運營者可按同一規則安裝第三或第四個microcell層。一個多層次網路,往往是由一個上層巨集蜂窩網路和數個下層微蜂窩網路組成的多元蜂窩系統。

——智慧蜂窩是指基站採用具有高分辨陣列訊號處理能力的自適應天線系統,智慧地監測移動臺所處的位置,並以一定的方式將確定的訊號功率傳遞給移動臺的蜂窩小區。對於上行鏈路而言,採用自適應天線陣接收技術,可以極大地降低多址干擾,增加系統容量;對於下行鏈路而言,則可以將訊號的有效區域控制在移動臺附近半徑為100~200 波長的範圍內,使同道干擾大小為減小。智慧蜂窩小區既可以是macrocell,也可以是microcell。利用智慧蜂窩小區的概念進行組網設計,能夠顯著地提高系統容量,改善系統效能。

室內分佈:是覆蓋室內的分佈系統,應該含信源和天饋系統;信源包括巨集站、微蜂窩直放站等

巨集蜂窩:巨集站,就是一般說的基站,容量相對最大

微蜂窩:相對巨集蜂窩而言的,容量和覆蓋範圍較小

直放站:本質是放大器,不具有基站的功能,只是把基站小區的訊號放大,是基站訊號的延伸~容量取決於施主小區

微蜂窩不能擴容(2載頻),巨集蜂窩可根據需要擴容

室內分佈系統的訊號源有以下幾種接入方式:

(1) 巨集蜂窩作信源接入訊號分佈系統;

(2) 微蜂窩作信源接入訊號分佈系統;

(3) 直放站作信源接入訊號分佈系統。

5、 室內分佈中的微基站,微蜂窩,光纖直放站,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都是什麼意思~!

所謂的微基站應該是指室內站,室內基站有的是從巨集站直接耦合訊號,有的則是直接在機房裡新增基站,只作室內分佈用,而微蜂窩則可以對比巨集蜂窩來理解,它的功能和巨集站差不多,只是它的功率較小,覆蓋範圍要小,覆蓋距離在100m-1Km之間,它可以增加系統容量,一般結合巨集基站使用,安裝在話務量密集的地方,可以增加系統容量和質量,它的針對性是使用者密度,像北國商城和北國先天下,因使用者較多,話務量密集就是安裝的微蜂窩來解決的問題,而對於直放站則可理解為訊號中繼器,首先需要說明的是直放站可以把巨集站或微蜂窩的訊號拉到弱覆蓋區,增加基站訊號的利用率,但它不能增加系統容量,因此話務密集的地方不可採用直放站,直放站有很多中,有同頻直放站,移頻直放站,而光纖直放站是隨著光纖技術的成熟而產生的!光纖直放站由近端和遠端組成,近端一般安裝於機房內,而遠端則根據設計需要安裝於需要覆蓋的區域,採用光纖直放站的好處有,傳輸距離大但損耗小,比採用同頻直放站和饋線損耗要小的多!而且光纖直放站可以採用一拖多的方式,安裝靈活,不許增加其他有源器件,因此對系統的干擾要小很多。但效果很好。

室內分佈系統有很多種:

1)微蜂窩直接覆蓋

2)微蜂窩 幹放覆蓋方式

3)微蜂窩 光纖直放站覆蓋方式

4)巨集基站直接覆蓋

5)巨集基站 幹放直接覆蓋

6)巨集基站 光纖直放站覆蓋方式

耦合器與合路器作用正好相反。耦合器用於接收端,合路器用於發射端。耦合器將接收到的無線訊號分為幾路給不同的接收機,合路器則將幾路從不同發射機過來的射頻訊號合為一路到天線發射。

耦合器和基站合路器是不同的。耦合器是需要對輸入訊號進行不等份分配,輸出端包括一個耦合端,一個直通端。輸入端只有一個,輸出端有兩個。

基站合路器是將基站的兩路輸入訊號合為一路,或者將兩路訊號混合再輸出兩路,需要的是大功率,低插損。輸入端為兩個,輸出埠可以為一個,也可以為兩個。

電橋是同頻合路器件,和耦合器的實現原理也不同。

功分器和合路器的區別:

(一)、功分器和合路器使用區別

1、功分器是實現訊號分配的器件。

2、合路器是將同頻段及不同頻段的訊號進行合路。

3、將合路器作為功分器使用沒有問題

4、將功分器作為合路器用時需注意其輸入的訊號要求是等幅。

5、但要注意二者在使用時都要注意功率容量及頻段範圍。

(二)、功分器和合路器原理區別

雙工器和合路器在我看來是不一樣的,雙工器一般用在裝置的輸出和輸入端,用來隔離不同的頻段的訊號。比如:行動通訊的上下行訊號。合路器在硬體電路中一般用在功率合成方面的。比如:要得到一個40dbm的訊號,就可以用兩個輸出功率為20dbm的功率放大器進行合路。他們內部的結構原理也應該不一樣的,雙工器的內部應該是濾波腔體(大的雙工器),合路器內部應該是一個偶合電路。

(三)、功分器和合路器詞語區別

“合路器“這個名詞已經被用在兩個地方,是要區別一下一個就是異頻合路器,也叫天線共用器,簡單來說就是幾個濾波器共用一個埠,節省天線數量。另外一個場合也叫合路器,我更想叫它功率合成器,把功分器”倒“過來用就是功率合成器了吧?請高手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