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怎麼自己做筆刷(ps怎麼把圖片變成筆刷)
這篇主要是教大家自己製作樹葉筆刷,以及通過設定樹葉筆刷的筆刷預設,來做海報、文字和貼圖等。
不擅長繪畫,也可以快速製作素材筆刷,用素材照片做筆刷。
素材照片:
文字效果圖:
海報背景效果圖
飄落的樹葉效果圖:
現在開始說明一下詳細的操作步驟:
第一部分、製作樹葉筆刷
1.將素材照片匯入PS中,複製背景圖層,得到背景副本圖層。
2.一分鐘快速通道摳出樹葉;
檢視通道,找到對比度最大的通道,藍通道;
點選選擇>色彩範圍,選取天空部分,將容差和範圍調到最大,確認;
按住ctrl,用套索工具將其他不需要的部分一起選取進來;
點選RGB,然後回到圖層欄;
右鍵點選,選擇反向,就可以選中樹葉部分了;
點選圖層欄下標,建立圖層蒙版,樹葉部分就完整摳出來了。
3.畫出葉脈;(這個也可以用鋼筆工具)
用5px筆刷,按住shift,畫一條直線;
點選編輯>操控變形;
將直線彎曲貼合原照片中的一條葉脈;
用橡皮工具,實心圓,176px大圓,在白線內邊緣點幾下,做出如下圖葉脈的效果。
複製9條葉脈,並用自由變換和操控變形工具,調節每條葉脈的大小和位置;移動好後,上邊的支葉脈部分就全部做好了;
複製上邊支葉脈所有圖層,垂直翻轉,移動貼合主脈和每條下邊支葉脈的位置。調節大小,刪除多餘的,這樣兩側支葉脈都做好了;
做好後得到如下圖狀態。
4.用步驟2做出主葉脈部分,如下圖。
5.將樹葉(背景副本)顏色疊加為黑色;
6.選中背景副本圖層,.建立圖層蒙版;
用44px白色柔邊圓,不透明度36%的畫筆,塗抹樹葉邊緣的幾個位置
用橡皮工具塗抹邊緣的幾個位置,做出高光的感覺。
7.設定為筆刷。
編輯>點選定義畫筆預設;
確認即可,這樣樹葉數額筆刷就做好了。
第二部分、筆刷的應用
1.畫筆預設的位置,點選畫筆邊上的資料夾圖示,就可以開啟畫筆預設;
2.設定畫筆預設;
形狀動態:
(抖動即隨機變化)
大小抖動:就是在塗筆刷的時候,圖案的大小變化範圍(0%-100%),最大是畫筆大小的百分之幾;
控制這個是在數位板情況下用的,鋼筆壓力這類在滑鼠模式下無影響;
最小直徑:最小的圖案大小是畫筆大小的百分之幾;
角度抖動:圖案隨機旋轉的角度變化範圍;
圓度抖動:可以理解為圖案隨機壓縮的變化範圍;
最小圓度:可以理解為圖案隨機壓縮的最小值。
這裡我們將大小抖動和角度抖動都設定為最大值;
散佈:
散佈:散佈區域的大小;兩軸就是往兩軸隨機散佈,不勾選就是全區域隨機散佈;
數量:畫筆點一下,能畫出的圖案數量;如果設定為7,那麼點一下就隨機能畫出7個樹葉圖案;
數量抖動:每一筆,數量隨機的比例;
這裡將散佈設定為650%,數量設定為7,數量丟東誒7%。
顏色動態:
前景/背景抖動:前景色和背景色隨機混合的最大值;移到最左邊,則全部都是前景色;移動到最右邊,則全部都是背景色;往哪邊移動的多,那麼隨機顏色就會偏向哪邊。
色相抖動:這個就是顏色隨機變換情況,比如說原色是綠色,那麼會隨機變換成紅色,黃色藍色等等。
飽和度抖動:顏色深度變換範圍。
亮度抖動:亮度變換範圍,如果移動到100%,那麼最大值就是黑色,畫出的會隨機出現黑色。
純度:純度越低,顏色越淺,純度到-100%,則成黑白;純度到100%,則顏色就是原色。
另外要說一下應用每筆尖,這個打鉤,那麼每一筆裡面都會包含所有顏色變化;如果這個不打勾,那麼同一筆裡面不會有這些顏色變化,只有再下一筆才會發生這些顏色變化。
這裡我們設定如下,應用每筆尖,前景/背景抖動46%,色相抖動21%,飽和度抖動32%,亮度抖動23%,純度-16%。
傳遞:
不透明度抖動:不透明度變換範圍的,設定100%,則不透明度範圍為0%-100%;設定0%,則不透明度範圍為100%-100%;
先講一下流量:流量也就是畫筆的墨,流量100%,用普通圓畫筆則畫出很流暢一條線;如果流量低,則會斷斷續續,用普通圓畫筆表現在畫面上就是原先的線變成N個圓組成並相互疊加。
流量抖動:就是流量的變換範圍。
流量抖動設定用在密集線條上比較明顯,對於目前的隨機分佈上效果和透明度差不多。
這裡我們設定不透明度抖動:100%,流量就不設定了。
然後點選畫筆筆尖形狀,設定一下大小480px和間距158%;
3.按上面的畫筆預設,隨意畫幾筆,我們就可以做一個樹葉的海報背景,如下圖。
4.修改一下顏色動態,取消應用每筆尖的勾,可以畫出一個單色系的樹葉分佈背景。
如下圖
5.去掉顏色動態的勾,修改散佈範圍和數量,修改一下畫筆大小150px,畫一筆,可以做出飄散的樹葉效果,這個可以用於補充帶有綠色樹木的海報效果。
6.組成字型,可以先輸入字型;
前景色選西瓜紅色,調節散佈和數量到比較小的範圍。調低純度。
新建圖層,按照文字的位置用畫筆去塗抹,這樣就可以組成簡單的字型效果。
到這裡,筆刷相關的內容就說完了。
最終效果圖:
文字
飄散的樹葉
背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