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s所有設定詳細教程(bios的設定方法)
BIOS是什麼?
BIOS是“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的英文縮寫,直譯過來就是“基本輸入輸出系統”。
那麼我們要如何讓電腦進入BIOS設定介面呢?事實上不同品牌的主機板進入BIOS設定程式的方法是不相同的,具體方法要根據電腦開機後介面左下角的的提示進行操作(在此要說明一下的是:一般情況下,大部分計算機進入BIOS設定介面的方法都是按鍵盤的F2或者delete鍵)。
如上圖倒數第二行的提示:“Press DEL to enter setup”,這就是告訴我們開機後要按“delete”鍵進入BIOS。
BOIS設定的主要功能:
標準CMOS功能設定(Standard CMOS Features):可以使用此選項對系統的IDE、時間、日期、軟碟機和裝置等引數進行設定;
高階BIOS特徵設定(Advanced BIOS Features):通過此選項我們可以設定系統的高階特性;
高階晶片組特徵設定(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此選項可以設定主機板的晶片組;
外部裝置設定(Integrated Peripherals):通過此項可以對所有外部裝置進行設定。例如說:USB鍵盤、Modem、音效卡和是否開啟等。
電源管理設定(Power Management Setup):用來設定顯示器、硬碟和CPU等裝置的節電功能執行方式。
即插即用/PCI引數設定(PnP/PCI ConfiguraTIons):設定ISA的PnP即插即用介面及PCI介面的引數,此項功能只有在系統支援PnP/PCI的情況下才有效。
電腦健康狀態(PC Health Status):此項主要用於顯示系統通過自動檢測後得到的電壓、風扇轉速和溫度等的資料,通過此項你還可以把你的電腦設定成當電腦超負荷時發出警報或者自動關機來防止機器由於過度使用而發生故障。
頻率/電壓控制(Frequency/Voltage Control):此項可以設定CPU的倍頻,選擇是否自動偵測cpu執行時的頻率。
載入最安全的預設值(Load Fail-Safe Defaults):此項可用於恢復BIOS的出廠預設設定
載入高效能預設值(Load OpTImized Defaults):此項可以用於載入BIOS的最佳效能,但對穩定性有所影響。
設定超級使用者密碼(Set Supervisor Password):此項用於設定超級使用者的密碼。
設定使用者密碼(Set User Password): 此項用於設定使用者密碼。
存檔退出(Save & Exit Setup):用於儲存BIOS的設定並退出。
不儲存退出(Exit Without Saving):此項不儲存你BIOS的設定並退出。
標準BIOS設定
在BIOS設定主頁面中,通過方向鍵選中Standard CMOS Features選項,按Enter鍵進入BIOS的標準設定頁面。 BIOS設定之前,有必要知道一些控制鍵位功能,如下所示。
各項功能鍵介紹:
《↑》 上移
《↓》 下移
《←》 左移
《→》 右移
確定
退出選單
《 /PU》 增加數值或改變選項
《-/PD》 減少數值或改變選項
主題幫助,僅在狀態顯示選單和選擇設定選單有效
從CMOS中恢復前次的CMOS設定值,僅在選擇設定選單有效
從故障保護預設值表載入CMOS 值,僅在選擇設定選單有效
載入優化預設值
儲存BIOS的修改值並退出
在BIOS的標準設定裡可對電腦時間、日期、光碟機、軟碟機的資訊進行設定。
1. 時間和日期的設定
在標準BIOS介面中通過方向鍵移動游標到Date和TIme上,( Page Up/Page Down或 /-為翻頁鍵)即可對系統的時間和日期進行修改。
2. IDE介面設定
IDE介面設定主要是對IDE裝置的數量、工作和型別模式進行設定。電腦主機板中通常有兩個IDE介面,一條資料線之多隻可以接兩個裝置。
IDE介面各項引數設定的含義。
IDE Primary Master:第一組IDE插槽的主IDE介面。
IDE Primary Slave:第一組IDE插槽的從IDE介面。
IDE Secondary Master:第二組IDE插槽的主IDE介面。
IDE Secondary Slave:第二組IDE插槽的從IDE介面。
選擇某個IDE介面後,選擇硬碟型別(Page Up/Page Down或 /-鍵):
None(表示開機時遮蔽檢測該IDE介面上的裝置)
Manual Manual(表示允許使用者設定IDE裝置的引數)
Auto(表示自動檢測IDE裝置的引數)(建議使用該選項,有助於系統自動查詢出硬碟的資訊)
3.軟碟機設定(Drive A/Drive B)
Drive A和Drive B可以用來選擇軟碟機型別。通常情況下,BIOS是可以支援兩個軟碟機的,所以系統分別稱其為A盤和B盤(即Drive A和Drive B)。 如果軟碟機連線在資料線有扭曲的一端,則在BIOS中應設定為Drive A;如果在資料線中間沒有扭曲的位置,則在BIOS中應設定為Drive B。 軟碟機設定中存在4個選項:None、1.2MB、1.44MB和2.88MB,現在的軟碟機幾乎都是用1.44MB的3.5in軟碟機,所以對應設定為“1.44MB,3.5in”就可以了。如果你的電腦沒有安裝軟碟機,那麼就設定為None。
4. 顯示模式設定(Video/ Halt On)
EGA/VGA是系統一般預設的顯示模式,無需修改。 Halt On項是系統錯誤設定,電腦開機自檢出現錯誤時使用。
5. 記憶體顯示
記憶體顯示有3個選項設定:基本記憶體(Base Memory)、擴充套件記憶體(Extended Memory)和記憶體總量(Total Memory), 完成標準CMOS設定後,即可按Esc鍵可返回BIOS設定主介面。
高階BIOS設定
在BIOS中選擇Advanced BIOS Features,可以進入高階BIOS的設定。此介面可以對啟動順序、病毒警告、CPU快取以及快速開機自檢等資訊進行設定。
1. 調整系統啟動順序
啟動順序設定一共有4項:First Boot Device(第一啟動裝置)、Second Boot Device(第二啟動裝置)、Third Boot Device(第三啟動裝置)和Boot Other Device(其他啟動裝置)。其中每項可以設定的值有:Floppy、IDE-0、IDE-1、IDE-2、IDE-3、CDROM、SCSI、LS120、ZIP和Disabled,系統啟動時會根據啟動順序從相應的驅動器中讀取作業系統檔案,如果從第一裝置啟動失敗,則讀取第二啟動裝置,如果第二裝置啟動失敗則讀取第三啟動裝置,以此類推。如果設定為Disabled,則表示禁用此次序。 另外,Boot Other Device項表示使用其他裝置引導。如果將此項設定為:Enabled,則允許系統在上述裝置引導失敗之後嘗試從其他裝置引導。
2. 病毒警告
Virus Warning(病毒警告),開啟(Enabled)此項功能可對IDE硬碟的引導扇區進行保護。 開啟此功能後,如果有程式企圖在此區中寫入資訊,BIOS會在螢幕上顯示警告資訊,併發出蜂鳴報警聲。 此項設定值有:Disabled和Enabled。
3. 設定CPU快取
設定CPU內部的一級快取和二級快取,此項設定值有:Disabled和Enabled。 開啟CPU快取記憶體有助於提高CPU的效能,因此一般都設定為: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