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表機怎麼打字出來(印表機如何列印文字)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一個人發達了,有了賺錢的門路,會接著把親戚朋友都帶上致富路。
於是就會出現,親戚帶著親戚,老鄉帶著老鄉,同一個地方的人全部從事同一個行業,後來就把整個行業壟斷了。
列印店在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如果你夠細心,你會發現列印店老闆基本都是湖南口音,這是因為全中國80%以上的列印店都是湖南新化人開的,他們從最早維修打字機起步,逐漸開始維修影印機,倒賣二手產品,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整個新化縣有近20萬人從事這一行業,在中國這樣的行業還有很多,例如桐廬人做快遞,青海化隆人開蘭州拉麵店,福建連江人開網咖,還有莆田人開的醫院。
印表機是現在必不可少的辦公裝置,它是計算機外部輸出裝置之一,可將計算機,手機等裝置中,經過編輯後的檔案,資料,圖片,資訊等以黑色或彩色列印到各種載體(紙張,膠片,塑料薄膜)上。
印表機的發展歷史
1885年第一臺針式印表機出現,但當時由於技術原因沒有推出市場
1968年日本精工株式會社推出針式印表機,並推出市場得到商用
1976年第一臺噴墨式印表機誕生
1977年第一臺將鐳射技術和電子照相技術結合的商業鐳射印表機出現
1991年HP推出了第一臺區域網印表機,從此開始了網路列印
1993年聯想推出了第一款中文鐳射印表機
1998年HP推出自動雙面列印和彩色鐳射印表機
2003年首款9色照片印表機誕生
1983年第一臺3D印表機誕生,這臺機器命名為“SLA-1”,功能描述為快速成型。
印表機的種類
印表機的種類有很多,有財務使用的專用印表機,有方便攜帶的行動式印表機,還有藍芽印表機等,我們最常接觸到比較多的是以下四類:鐳射印表機,針式印表機,噴墨印表機,熱敏印表機。
鐳射印表機是將鐳射掃描技術和電子照相技術結合的列印輸出裝置,它的列印質量更高,速度更快,成本相對較高,鐳射印表機的控制器中有CPU,有記憶體,控制器相當於計算機主機板,它可以進行文字,影象,圖形處理,這是其它印表機不能完成的。(就是裝硒鼓的,列印店裡基本上都是這種。)
針式印表機在印表機歷史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服務於一些特殊的使用者,它列印成本低操作簡單,從誕生開始就一直擁有自己的市場份額,但因其較低的列印質量,工作噪音大無法滿足所有使用者的要求,所以現在只能在一些票據列印的地方看到。(發票專用,前幾年快遞單也是用的針式印表機)
彩色噴墨印表機因其有良好的列印效果,以及較低的價格佔領中低端市場,此外它還有靈活的紙張處理能力,既可以列印紙張這種普通介質,還可以列印各種膠片,照片紙,光碟封面,捲紙等各種特殊介質。
熱敏印表機我們接觸最多的就是在超市裡,有產品上貼的標籤,條碼,還有結賬時的小票,彩票也是屬於熱敏列印,熱敏從名稱裡就能看出,熱了就敏感了,買了彩票一定要保管好,別隨便揣口袋裡,特別容易損壞,不中獎還好,真中獎了哭都來不及。
印表機工作原理
1.鐳射彩色印表機與黑色鐳射印表機的原理是一樣的,都是採用鐳射掃描技術,只不過黑色鐳射印表機只有一種黑色墨粉,彩色鐳射印表機有黃,紅,藍,黑四種顏色的墨粉。
首先將電腦傳來的列印訊號轉化成脈衝訊號傳送到鐳射器,主充電輥給機感光鼓充上負電,為成像做好裝備,隨後由影象資訊控制的鐳射照射到感光鼓上,受照射的區域帶上正電,形成潛伏的影象。
接下來粉倉中的墨粉被不斷攪動,由一個送粉輥轉移到顯影輥上,顯影刮板使墨粉以一定的厚度平鋪在顯影輥上,墨粉在不同部件之間轉移時帶上負電荷,能吸附到感光鼓表面帶正電荷的區域上,感光鼓上的墨粉隨後被轉移到紙張上。
帶有墨粉的紙張經過加熱元件,使墨粉融化滲透到紙張中。
感光鼓表面殘留的墨粉由鼓刮板刮到廢粉倉中,感光鼓上的潛伏圖案被主充電輥擦試,未轉移到感光鼓上的過量墨粉由送粉輥送回粉倉中,
2.針式印表機主要分為9針和24針,列印頭從驅動電路獲得一個電流脈衝訊號,電磁鐵驅動線圈,產生磁場吸引列印針運動打擊色帶,列印針在紙上列印一個點的圖形,同時列印針橫向運動,產生列間距和字距,再列印下一列,這個過程反覆進行。
3.噴墨技術是一種無接觸,無壓力,無印版的列印技術,可將計算機中儲存的資訊輸入噴墨列印,利用微小的噴嘴,直接將墨水噴到紙上以產生影像,繼而實現列印。
當印表機收到列印訊號後,列印資料驅動電路,對列印頭施加電脈衝訊號,列印頭內的電熱元件會迅速升溫,使其內部的墨水溫度急速上升,並氣化形成小氣泡,持續的預熱使氣泡膨脹,內部的壓力將墨水從噴嘴中擠出,電熱元件降溫氣泡開始冷卻,墨水收縮回到噴頭內,在噴嘴處形成的墨滴噴到列印的介質表面,形成圖案或者字元。
4.熱敏印表機所用的紙也是專用的,就是原紙上塗有一層“熱敏塗料”(熱敏變色層),列印頭上有加熱元件,當印表機接收到電腦傳來的列印訊號後,加熱列印頭並與熱敏紙接觸,紙遇熱產生化學反應,圖形文字就出來了,通俗一點就是燒出來的。
最後再說說3D列印
3D列印又稱三維列印,是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它是以數字模型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列印的方式構建物體的技術,廣泛用於在電子,建築,醫學,工業設計等廣泛領域。
日常我們使用的普通印表機只能列印電腦設計的平面物品,而3D印表機能列印出真實的物品,軟體通過電腦輔助設計(CAD)完成數字化三維設計,並將這些數字化資訊傳送到3D印表機上,再經過對列印材料加熱融化,3D印表機控制把融化的材料,按設計的形狀逐層堆積形成最終的產品。
隨著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有人預言無紙時代即將來臨,印表機的時代將被終結,從1885年第一臺印表機的出現,到後來的針式印表機,噴墨印表機,鐳射印表機和3D印表機,這些印表機不但沒有消失,而且發展越來越快,應用的領域越來越寬廣,它們都在各自的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更多機械,製造,原理 乾貨類文章,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製造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