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洩露了會有什麼影響(ip地址洩露嚴重嗎)

我們上網其實就在訪問不同的伺服器,抖音有抖音的伺服器、英雄聯盟有英雄聯盟的伺服器,你現在看到這篇文章也是因為訪問了微信的伺服器。

但是在茫茫網路海洋中,我們怎麼找到不同的裝置,建立連線呢?

這就是 IP 地址的作用。所有連線網路的裝置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 IP 地址,就像我們在現實中的家庭住址。網站伺服器就像是網際網路中的公共設施,店鋪等,比如百度在網際網路中的地址是 202.108.22.5,當我們要去「百度」,其實就是去百度的 IP 地址。(可以直接輸入該 IP 地址開啟百度首頁)

「家庭住址」是可以隨時更換的,當裝置換了一個網路環境,就會換一個「IP 地址」,而原來的「IP 地址」也可以被別的裝置使用。

IP 怎麼回事

目前我們使用的 IP 地址主要是 IPv4,它是 32 位地址,表現為十進位制形式。

前面說了每個裝置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 IP 地址,IPv4 在設計之初並沒有意料到網路發展會如此迅猛,短短几十年間 43 億個 IPv4 地址已經全部消盡。

那為什麼我們依然能夠暢快上網呢?

我們的家庭寬頻通常都是由光貓和路由管理,所有連線這臺光貓和路由器的裝置都在同一區域網下。

可以把區域網想象成一棟有許多房間的房子,每個房間都有自己的門牌號。光貓路由就是這個房子的管家,它也有自己的門牌號,通常是 192.168.1.1。

在區域網下的所有裝置都是這棟房子的住戶,他們的門牌號也是 192.168 開頭。我們稱這種 IP 為「區域網IP」。

當其中一位住戶網購(下載檔案),賣家(伺服器)不能直接把快遞發到 192.168.**.** 這個門牌號上,因為網路世界有很多房子,每棟房子中都可能存在 192.168.**.** 門牌,這位住戶的門牌號只在它所處的區域網中是唯一的。

因此賣家只能把貨發到這棟房子的地址,再由管家分發給住戶。這樣的地址轉換過程我們稱為「NAT技術」,把我們的「私有地址」轉換為「公有地址」。

正是因為 NAT 技術,我們才能在 IPv4 用完的情況下也能繼續暢快上網,因為網路運營商也對我們的寬頻使用了 NAT。

原本每棟房子都是獨棟的別墅,就像白宮一樣,只需要說白宮就能找到。但逐漸黑宮、黃宮、紫宮…… 這些地址都被用完了。

運營商就把一個區域內的別墅給圈起來,成為了「小區」。以後大家暢遊網路世界用的都是小區的地址,而不是自己房子的地址。我們網購也不是直接送上家門,而由小區內的分包點統一接收,再按房子編號發放。

以後只要小區的名字不同就行,每個小區都可以有自己的白宮、黑宮、黃宮、紫宮……。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我們使用的其實是一個大的區域網。

但有一些比較倔的別墅並沒有搬進小區,依然使用自己專門的地址,這種稱為「公網IP」,它的等級和小區地址是一樣的。

因為「公網 IP」在網際網路中是獨一無二的,它可以辦很多事。比如從外網訪問家裡的攝像頭或 NAS,如果你有公網 IP 就可以直接連線家庭網路地址,否則就只能到小區地址或者通過其他方式轉接。

但是因為 IPv4 地址枯竭,公網 IP 價值很高,現在運營商預設不會分配個戶寬頻公網IP。

另外因為 IPv4 地址枯竭還誕生了 IPv6,它使用 128 位地址,帶來了2^128 個新的 IP地址,比地球上的沙子還多,就不存在 IP 地址不夠用的情況。

然而因為各種關係,目前 IPv6 普及程度還非常低。

暴露IP地址有危險嗎

回到標題,暴露 IP 地址會使我們在網際網路上被人定位嗎?

IP 地址確實包含運營商和位置資訊。但如因為我們現在使用大區域網的緣故,僅知道「私網IP」地址並不會直接鎖定你的真實位置,只能知道個大概。

不過因為 IP 地址是運營商提供給我們的,運營商後臺則能看到 IP 對應的開戶人資訊(住址、電話、身份證等),這也是為什麼網警能夠找到網路犯罪分子的原因。

雖然找不到你在真實世界的地址,但理論上可以直接從網路世界與你的 IP 地址通訊,破解防火牆,入侵裝置,盜取資訊。

但這個難度太高了,還不如衝到你家揍你一頓來的方便,有這技術幹嘛還要專門攻擊你呢?

即便黑客拿你練手,攻陷了你的防火牆,IP 地址也還分為動態和靜態兩種。

動態 IP 相當於這塊地都是專屬於你的,你把房子拆了重建(重啟裝置),你的 IP 地址也不會改變。靜態 IP 則相反,你把房子拆了,運營商會重新給你劃一塊地,重建的房子地址就變了。

如果沒有特別要求,運營商一般給我們都是動態 IP,定期更換。如果 IP 地址暴露,重啟光貓和路由器也能換一個 IP。

P2P 下載也可能暴露一些問題。P2P 是現在最基本的下載方式之一,簡單來說就是當一個裝置獲取了 P2P 資源,那該裝置也會成為分享資源的伺服器,其他使用P2P 的裝置也能從他這裡獲取該資源。

同一個資源下載的人越多,上傳的人也越多,這樣模式是網際網路精神的極致體現。

我們使用 BT 種子或磁鏈下載檔案其實就是 P2P 下載。BT 和磁鏈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伺服器,所有下載該資源的人既是下載者也是上傳者,BT 和磁鏈將所有下載該資源的人連線在一起。而要進行連線就需要 IP 地址。

因此通過 BT 和磁鏈就能查到所有下載過該資源的 IP 地址,有專門的網站將該操作逆向,輸入 IP 地址就能查詢到該地址下載過的 BT 和磁鏈檔案。

網址小淙就不發了,使用 BT 的人大多是電影愛好者,沒什麼好稀奇的。

另外因為動態 IP 的原因,通過 BT 下載並不能精準確定誰家下載了什麼,可能昨天你鄰居下載了某些檔案,今天他用的 IP 分給了你,這樣就冤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