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醫生能開處方單嗎(網上問診可以開處方嗎)
點選疾病名即可收到線上處方 平臺“免費問診並開方”卻無醫生詢問病情
網購處方藥 真的需要“處方”嗎?
日前,有網友表示,在網上買藥非常隨意,包括麻醉類處方藥品均可隨意購買。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藥品健康類網站上購藥,對“處方”的稽覈流於形式,只需點選疾病名稱即可收到線上處方,甚至無需上傳處方照片,最快3分鐘就可完成驗證,等待收貨。專家表示,處方藥隨意開具可能帶來用藥風險,建議平臺從嚴加強稽覈。
調查
網購處方藥無須處方?
目前,網上有不少線上醫藥平臺,不僅有專門做送藥服務的O2O公司,大型電商平臺也都開通健康服務,提供藥品線上購買,此外,外賣網站也可以買藥。
在一家電商平臺的“網上藥房”,北青報記者選擇了一款治療甲狀腺疾病的處方藥“優甲樂”,該藥品價格一盒38元,兩盒58元。支付完成後,系統提示,“購買處方藥需要24小時內補充用藥人資訊,問診開方後為您發貨,否則超時將自動退款”。 北青報記者補充了一位實名患者的名字及身份證號碼,這時,在“確診疾病”一欄中,自動出現了該藥品的適應症“甲狀腺功能減退”,只需點選該選項,並勾選最下方的提示“確認已線上下就診並服用過訂單中藥品,無不良反應”,即可提交問診資訊。點選後自動進入“問診開方”頁面,雖然並不知道對方醫生來自哪裡,但系統已提示“藥師為你審方中”,約1分鐘後系統便顯示“醫生開方已完成”。至此,不到3分鐘,全部流程基本結束,消費者可退出頁面,等待系統藥房稽覈後就會立即發貨,記者不一會兒便收到了發貨提醒。
北青報記者在另一平臺上的調查也出現類似情況,比如一款面板麻醉藥膏“複方利多卡因乳膏”在下單後,要求使用者填寫用藥人資訊,直接點選平臺提示的“針刺麻醉”,勾選“確認已線上下確診並服用過該藥品,無禁忌症及不良反應”,點選“免費問診並開方”即可進入稽覈階段。在這一過程中,甚至沒有彈出對話方塊,也沒有網際網路醫院醫生詢問病情及用藥情況。約2分鐘後,北青報記者就收到簡訊,提示“醫生已根據您的病情描述開具處方,稽覈通過後將為您配藥並安排發貨”。記者發現,這時訂單中增加了一個免費的“購藥開方服務”。
迴應
無處方者可通過“線上問診”開具
處方藥,是指憑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方可購買、調配和使用的藥品。據《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實施細則》第六節第七十二條第(二)款,銷售藥品時,應由執業藥師或藥師對處方進行稽覈並簽字後,方可依據處方調配、銷售藥品;無醫師開具的處方不得銷售處方藥。
在網上購買處方藥是否有相關規定?據平臺客服介紹,處方藥預定流程包括:點選產品立即購買、勾選套餐提交預定、成功提交預定、填寫資訊同意問診、網際網路醫院開電子處方。對於如果沒有處方怎麼辦?客服表示:“我們平臺就可以開具處方。”
據瞭解,目前多個購藥平臺不僅提供“藥品”銷售服務,而且繫結了“線上問診”服務。如果患者有處方,可以提交線下醫院開具的處方;如果患者沒有處方,醫生只需幾分鐘,甚至不需要與患者交流,即可開出一份“處方”。
提示
隨意購買使用處方藥有風險
一位醫生表示,處方藥一般不良反應發生概率較大,有一定的治療風險,需要在醫生評估過用藥風險和健康收益後再決定是否使用。部分處方藥需要根據患者的生理狀態選用藥品,或者在用藥前後需要做一些特殊檢查,比如降壓藥以及上述北青報記者調查時購買的治療甲減的藥物,需要醫生根據病人的情況隨時調整用藥情況,一些需要減量,另外一些需要加量,否則會帶來危險。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全國有上千家企業取得了“網際網路藥品交易資質”,同時電商銷售藥品的業務量增速很快,給監管帶來了不小的壓力。我國對於醫藥電商銷售處方藥的限制也才剛剛放開,根據2020年11月釋出的《藥品網路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藥品零售企業通過網路銷售處方藥的,應當確保電子處方來源真實、可靠,並按照有關要求進行處方調劑稽覈,對已使用的處方進行電子標記。此外,血液製品、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等國家實行特殊管理的藥品,仍然不得通過網路銷售。因此,未來需要國家相關機構對處方藥銷售從嚴管理,避免藥品錯用、濫用,維護消費者身體健康。
來源: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