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11人像模式怎麼用(蘋果11相機人像模式怎麼設定)
上個月可謂是手機界的黃金盛宴,各大手機品牌新機扎堆亮相,如iPhone 11系列、華為Mate 30、VIVO NEX 3、小米MIX Alpha等新機一一發布,各款新機都各有亮點。
其中蘋果對相機的色彩還原度、整體觀感上獨樹一幟。這樣的特性在iPhone 11系列上得到了延續。
新發布的iPhone 11系列對比去年的iPhone XS系列在相機方面多了不少的的進步和提升,比如新增的超廣角鏡頭、夜景模式、人像模式的升級、視訊的防抖效能提升等等都吸足人們的眼球。
大叔也在拿到iPhone 11 Pro Max真機使用了一段時間後,有了不少心得體驗,這一期首先來跟大家分享一下iPhone 11人像模式的使用心得。
【玩轉手機攝影,每天早上分享原創的手機攝影教程,從成立至今,已累積1500多篇原創教程,關注我們,回覆“教程合集”領取人像拍攝、夜景拍攝、旅行拍攝、後期修圖、後期調色、安卓手機&iPhone教程等教程合集。學會了,你就是攝影大神!】
人像模式
以iPhone 11 Pro Max 相機操作頁面為例,在人像模式裡我們主要能看到以下幾個調節選項(非常重要)。
注:iPhone 11 與 iPhone 11 Pro Max操作頁面相比少了2x的長焦鏡頭切換選項。
人像模式的光效功能共有6種,分別是:自然光、攝影室燈光、輪廓光、舞臺光、單色舞臺光,以及新增的高調單色光。
iPhone 11 Pro Max 的人像模式,除了可以拍人物之外,還新增了識別主體功能,這就意味iPhone 11人像模式同時具備了“大光圈”功能,在拍攝其他物體能做到與拍攝人像同等的背景虛化效果。
上手實拍
大叔為了驗證iPhone 11 Pro Max 的人像模式除了人像外,拍攝其他物體時是否也能精準識別輪廓邊緣以及虛化是否過渡自然、真實,拍了不下有100種物體!
新升級的人像模式到底表現如何,首先來看看幾張樣張:
大叔在拍完這100多種物體後,發現iPhone 11 的人像模式在大多數情況下都能精準識別被攝主體邊緣,並且虛化過渡非常自然。
比如這張長頸鹿照片,長頸鹿並非像我們拍攝人像能穩定保持一個Pose,在它不斷運動的同時,開啟iPhone 11 Pro Max 2X長焦拍攝到的。
即使是輪廓和邊緣比較複雜的花束,能也拍出比較理想的“大光圈”虛化照片。
下面這張,中景是實的,前景和背景是虛的。
再來看一下iPhone 11 Pro Max的人像功能虛化過渡效果。
從下面這張樣張中,可以看出景深範圍過渡自然。眾所周知,手機的人像/大光圈模式通常是以軟體演算法來模擬景深效果,但從照片中可以看出,iPhone 11 Pro Max拍出了接近於專業單反相機的光學景深效果。
iPhone 11的人像功能雖然強大,但也並非“百發百中”。當遇到光線不好、背景過於雜亂或者距離太近等情況,我們發現它並不能很精準的摳出對焦主體邊緣。而且光圈越大,背景越虛化,物體邊緣過渡越不自然。
經驗總結
最後大叔總結了用人像模式拍攝時的6大注意事項,幫助大家來拍出更加自然好看的背景虛化效果。
1、使用人像模式拍攝需要充足的光線,儘量選擇簡潔、明亮的背景拍攝,否則會出現被攝主體邊緣邊渡不自然的狀況。
如上圖,由於向日葵後邊的花叢背景距離較近,而且有些雜亂,導致相機不能並不能很準確的扣出向日葵花瓣邊緣上的細節。
上圖背景簡潔明亮,相機能精準識別出物體邊緣,拍出過渡自然的背景虛化。
2、相機與被攝體的距離不宜太近或太遠,根據主體的大小移動機位。一般0.5-2米是最佳拍攝距離,當移動到合適的位置時,相機裡就會出現黃框的提示。
被攝物體與背景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太近或及遠會導致無法識別主體,沒有虛化景深的效果。
主體較近
主體較遠
3、拍攝時可以任意選擇光效或者調節景深的深淺,也可以在拍完人像照片後在相簿【編輯】裡調節。
拍攝時可調節光圈和光效
4、按下快門後要保持手機穩定1-2秒,可以留意檢視快門按鈕轉動的時間,否則可能會出現照片模糊,對焦不準的狀況。
5、最後拍完後還可以進入相簿點選圖片-【編輯】重新對光效、光圈值、色彩等進行調節。光效一共有6種選擇,分別是自然光、攝影室燈光、輪廓光、舞臺光、單色舞臺光、高調單色光。
如在拍攝完圖片後發現物體邊緣失焦或曝光過度情況,可以通過後期編輯得到及時的調整。
在照片編輯器中可以改變光圈值,更改背景虛化的程度。
最後來看一下6種光效的成片效果
好了關於人像模式的分享就到這裡,後續大叔還會跟大家分享更多的iPhone 11系列相機的使用心得,大家對夜景方面、視訊拍攝方面、或者有其他想要更多深入瞭解的功能都可以在留言區寫出來,咱們下期再見!